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009-05-22贾玉华
贾玉华
残疾儿童、少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障碍,比起正常儿童更显得智力迟缓,思想刻板,缺少是非辨别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因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多而烦恼痛苦,在与同龄儿童的比较中,又会感到自卑和忧虑。因此,学校从残疾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需要出发,着重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现就学校几年来对残疾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实践,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注重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1. 新生入学,抓好常规教育。学校招收的残疾儿童相当部分没有进行过幼儿园就读,加上家长过分溺爱,教育不得法,使他们对家庭有种依附心理,不易适应校园生活。因此,学校坚持对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训练,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认识食堂、教室、宿舍、男女厕所,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带学生观看高年级的上课、课间活动,了解教学的常规要求等,让学生初步体验校园生活,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2. 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从小事做起,注重日常行为训练,制定校规,对上课、课间、午间、晚自习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把规范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如:开展绘画比赛、文艺表演等。把文明礼貌用语、课堂常规编成儿歌,教会学生背诵,理解内容,并教育他们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建立卫生检查、纪律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由值班教师、生活教师对各教室、宿舍、食堂的卫生和纪律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每日公布检查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勤学守纪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期末再根据平时成绩进行“文明宿舍”、“卫生先进班”、“文明班”评比活动。同时,班内开展“看谁的进步大”、“谁的小红花多”的评比,学校开展“每周一星”的评比,利用墙报表扬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强化训练,检查评比,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加强了,课内课外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养成讲卫生、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劳动教育,增强残疾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观念
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生,由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劳动观念淡薄,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细致的训练计划,从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校园生活。值班教师手把手、不厌其烦地训练学生铺床叠被、穿衣穿鞋、刷牙、扫地等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学校定期开展一些如整理书包、穿衣、洗衣等比赛,并买来简单的劳动工具,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的花圃里学习种花、养花等栽培知识;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生活能够自理,学会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1. 通过班、校的集体生活认识集体,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理解什么叫集体利益,怎样做才能叫关心集体。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拨河比赛,团结一致可以增加班级凝聚力;结合教育,各班分别开展“我为集体争光彩”、“民主选干部”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集体主义思想。
2. 坚持正面引导、树立榜样。教师选择《新三字经》中一些小故事、寓言故事、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等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把一些小故事如《孔融让梨》、《过桥》、《司马光》编成小品表演,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及时表扬各班涌现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使学生学习有榜样、行动有方向。
3. 坚持每周升国旗制度,陶冶学生爱国情操。升国旗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升旗后,由校长和辅导员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国情、形势及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
4. 结合低年级认识特点,开展对祖国的感性认识,初步萌发学生的爱国心。通过宣传画廊、黑板报、科室宣传阵地,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国歌、首都、重大节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和老一辈杰出革命家;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心愿;认识国旗、国徽、党旗、队旗等。结合教育,开展“我爱国旗”、国庆贺卡比赛,拼祖国版图比赛、观看革命教育事故片等活动,不断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同步,全面渗透思想教育
1. 注重抓好课堂教学。各科教材都有很强的德育功能,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阵地,又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由课本知识向行动、修养方面转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2. 走出去,讲进来。学校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收到了课堂上收不到的效果。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到山海关登长城,到昌黎李大钊纪念馆等地参观,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感情。近几年来,学校与附近学校和武警中队建立友谊,经常举行联谊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还组织部分学生到本县、秦皇岛、石家庄等地参加文艺会演。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勉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学生不仅知道社会关心他们,他们也要学会关心别人。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智力,还培养了交际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五、逐步形成教育网,树立全员育人意识
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力求做到组织严密、管理细致,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由校长管理全面工作,德育专职干部具体领导,团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后勤人员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加强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思想统一认识,定期碰头,共同讨论教育问题,围绕“一切工作都服务于育人”这个中心,树立“育人”意识,并自觉地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岗位育人。如厨工、值班教师发现学生浪费水电、乱倒剩饭剩菜时,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向班主任反映情况,共同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进行检查和督促。
由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长期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各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个性逐步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