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2009-05-22杨飞
杨 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迎接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创新教育重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突出强调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时思维领域较狭小,构思能力差,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立意新颖、有独特见解、另辟蹊径、独出心裁的佳作很少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活动,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得出富有创意的观点。它具有发散性、聚合性、拓展性、延伸性、逆向性等特点。针对创新思维的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发散思维训练
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开拓思路,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由一点辐射出多点,能做到一题多解。比如学习了《周处》一文后,我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从这个故事中得出多个不同的观点,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们十分踊跃,讨论热烈,找出了不少论点。如: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的;立志与彰名;放下包袱,改正自新;善与恶;他(陆云)给了我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谈朝闻夕死等等。这样,一篇篇观点鲜明,内容各异、角度多样的文章诞生了,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聚合思维训练
此举要求学生发挥联合想像,把若干互不联系的事物组合起来,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激活思维,创作出生动完整的文章。如:“森林——树木——沙漠”。有个学生这样说:“古代的原始森林,给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哺育了代代人类。但随着人们的过度索取,乱采滥伐,森林不见了,只留下一小片稀疏的树木。烈日炎炎,人们只好到那仅有的几棵树下去纳凉、休息。过不了多久,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漫漫黄沙从遥远变成现实,昔日的茂盛树林,现在成了一片沙漠,那山清水秀的家园逐渐消失了。”文章表达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三、扩展思维训练
这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段或某节,在领会原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像,变不具体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使形象更加具体鲜明。如杨朔在《荔枝蜜》的结尾中写道:“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我要求学生通过研读全文内容,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作者梦中的活动、要说的话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以 “梦中奇遇”、“我的梦”为题,进行扩展思维训练。我还要求学生对古诗词描绘的意境进行二度创作,写一篇形象具体、抒情的散文,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把王维的《使至塞上》改写成一篇有景、有人、有情、有思的散文。
四、延伸思维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依情定势,展开创造性的想像,合理推测出故事的发展趋势,写延伸情节。如教学童话《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发挥想像,续写皇帝游行结束后的情节。有的学生写皇帝大发雷霆,杀了两个骗子。可他仍然旧习难改,最终国家灭亡;有的写皇帝从此悔过自新,一改酷爱新装的习惯,日理万机,国家逐渐兴盛强大起来;有的写那两个“骗子”又到邻国行骗,被邻国皇帝识破杀头等等,学生的想像十分丰富奇特。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不但提高了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创新的思维能力。
五、逆向思维训练
在写议论文时,学生往往“老调重谈”,观点陈旧。我就培养他们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寻觅新颖独特的视点,使文章耳目一新。比如学习韩愈的《马说》,知道文章中的千里马因未被伯乐发现而“骈死于槽枥之间”,可惜、可叹、可悲。对此你有何看法?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写出不同常人的观点。有的学生提出千里马不应死等伯乐来发现,而应主动出击,自觉展示自己的千里之能,让伯乐先发现自己的才华,才不致埋没了才能;还有的说伯乐相马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片面性,有失公允,不如举行个“赛马”大会,大家公平竞争,挑出真正的千里马,岂不更好?通过这种训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站在新的高度去审视、评判一些旧观点,或在旧的观念中注入新的内容,从而使思维活跃,不断创新。
六、假设思维训练
让学生想像自己在一个假设的情境中,然后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想像去构思。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一些能激发想像的题目,有利于发展创造想象力,如《假如动物比人聪明》、《孙悟空后传》、《未来奇遇记》、《三十年后的聚会》等想像作文,通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除以上几点,还可以通过求异思维、对比思维等一系列思维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训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恩接千载,视通万里”,创造出一个广阔的世界。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散、聚合、扩展、延仲、逆向、假设等思维,促使他们打开思维这个黑箱,放射出耀眼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作文这个环节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