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09-05-22罗君飞
罗君飞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但往往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因为是成人教育,他们大都是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差,而生物大都是记忆性的知识,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也给教师出了一道难题。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记忆,让他们很轻松地学到知识,教学中经过探寻我发现使用比较法教学收到的效果最好。
比较法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方法,植物教学中每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重点内容,运用比较的方法展开教学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在讲述叶的结构一节时,把叶片横切成极薄的薄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可以引导学生将植物和人体结构进行对比记忆。人体表面覆盖着皮肤,皮肤以内是肌肉和骨骼。叶的最外层表皮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叶肉相当于肌肉,叶脉相当于人体里的血管。血管是输送血液的,也就是给人体输送营养物质,而叶脉是给植物体输导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等。这样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掌握知识,也有助
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有更多的优势,能识记的更快,保持时间更长久。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困难的材料容易化,使学生懂得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知识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意义记忆。如在学完昆虫纲动物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将各种动物进行比较,使学生既能异中求同,了解昆虫纲动物的共同特征。又能同中求异,了解同一纲不同动物的特征区别。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泾渭分明,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比较是复杂的智力劳动,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透彻,掌握牢固,而且能逐渐摸索总结出比较的一般方法。例如:从被比较对象的角度可把比较法划分为:①纵向比较②横向比较③同类比较④相异比较,如讲昆虫趋向性(即动物的应激性)时,应与高级动物(人)的反射活动相比较,属于同类比较。人对外界的刺激能够做出反应,动物也能。大家都知道楚霸王项羽,传说他被刘邦打败后逃到乌江边上,企图卷土重来。忽然他发现江边的一块石碑上赫然写着“项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他仔细一看,字迹竟由无数蚂蚁组成,项羽认为这是上天意志,于是长叹一声,拔剑自刎了。实际上蚂蚁哪会写字呢,这是刘邦耍的一个诡计,他派人用蜂蜜在石碑上涂了这六个字,招来了无数蚂蚁,蚂蚁爬满涂蜜的地方,呈现出这六个要命的大字。这个“项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就是刘邦的谋士成功的运用蚂蚁趋向性这一行为的杰作。蚂蚁受到的外界刺激就是蜂蜜给的刺激,做出的反应则是趋向有蜜的地方,与人的反射活动是相类似的。
还有一种比较方法是从比较的途径上划分的,有①列表法②图示法③实物对照法④实地观察法。其中列表法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如学完无脊椎动物各门和脊椎动物各纲可以列表进行比较,这样就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们记忆。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几种方法,还不够成熟,甚至有不妥之处,恳请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