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5-22李志勇
李志勇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愉快教育”的教学思想。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人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抑制紧张的情绪,消除学习中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愉快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原则,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那么“愉快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是否能适应呢?下面笔者就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学”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趣味”与“愉快”
有趣的事例最具有吸引力,它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愉快情绪。引进与教学有关的趣味故事进行教学,能使课堂产生十分愉快的学习气氛。数学中的趣味故事很多,如:古代“分牛问题”,一位老头死后,在遗书中说:我的遗产只有19头牛,现是属于你们的了,要求大儿得一半,二儿得四分之一,三儿得五分之一,且不准宰杀。这下三个儿子犯了难,为了遵照遗嘱,他们去请教先生。先生略想了一下,便说,去把我家的那头牛拿来一起分吧。三个儿子只能照办。结果,大儿分得10头,二儿分得5头,三儿分得4头,先生拉走了他的牛,三个儿子也满意而归。这就是趣味题产生的效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思考,也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收到了“愉快教育”的效果。
数学白花园中,趣味题目比比皆是。如我国古代的“百鸡问题”“韩信电兵”“猴子分桃”等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材料。
二、“幽默”与“愉快”
风趣与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一堂“解任意三角形”的课中,有位教师做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接近敌阵而量得敌我间的距离。”学生肃然,教师接着解释说:“我的‘法宝是正、余弦定理,我的‘法是数学方法。”这时,教师将几道解三角形的习题配上有趣的测量内容让学生计算,尽管都是些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学生也都学得很起劲,情绪也很高。
将复杂的数学题在教师幽默、形象的讲解中变得有趣、易懂,这就是“愉快教育”的威力。很多教师就是因为幽默语言与风趣教学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上课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用积极的心态去教学,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美育”与“愉快”
一切美丽的事物都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快感,审美在教学中也无处不在,在教学中贯彻美育原则,可以达到愉快教育的目的。板书工整、作图美观清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生动、言简意赅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数学课本身便充满着令人愉快的美的因素。
黄金分割中的黄金比0.618是一个枯燥的数字,我们在教学中可介绍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当气温处于23℃时,人们会感到心情非常舒畅、愉快,而此时23:37.2=0.618,是气温与人体温度的比例;最和谐悦目的矩形,如我们的课本、彩电,其短边与长边之比接近0.618;人是美的,但最美的人的身段是肚脐到脚底的长与身段的比为0.618;而且我们发现报幕员主持时,不是站到舞台的中央,而是站在舞台宽度的0.618处,给观众一种美的、舒服的感觉。黄金分割点如此美妙,听了之后,学生当然也会感到很愉快。
数学知识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美,在数学中要充分发掘这些美的因素,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美的教学中,产生愉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四、“参与”与“愉快”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参与,不要把学生当听众,而要让学生当主角,是令人愉快的事情。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很强,敢想、敢说,喜欢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他们求知的“新”知识,这就是“再创造教学”的现代思想。所以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启发、诱导、讨论、争议、实验、竞赛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使教学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五、“收获”与“愉快”
“收获”与“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工农业生产上的丰收会让工人、农民无比喜悦,学习上的丰收也同样会使学生万分高兴。在学习中,学生成绩好,习题解答巧,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产生愉快感。所以,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适当地给予“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作。有了“收获”,而这些“收获”又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愉快教育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教师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与教学氛围中增长了新知识,发展了智力,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它不是一种苛捐杂税,额外负担,也不是摆花架子,摆装饰品。它不同与一般的教学方法,而是依据教材固有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使学生既获得愉快,又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