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习得
2009-05-22孙红琼
孙红琼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和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反应。
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在课堂活动中喜爱表演、游戏等活动。他们具有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的特点,这对于英语学习会有良好的帮助作用。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学生如何学习英语。通过自主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自我设计、规划、选择、组织并实施学习计划,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认知来获取、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调控,并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估,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
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原则
基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特点,和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考虑,笔者认为,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自主学习的支撑点在于学生自己想学,并乐于学习。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因此,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设置适宜的近期目标,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使其既有实现的可能,又需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
为了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英语的世界。此外,通过学生自行创设英语学习情景,即语用现实性的问题等学习方式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
帮助小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的设定
制定学习计划和设定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构建的关键一步。由于小学生的身心以及认知特点的差异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时间做出合理、恰当的安排,在学习内容方面,应考虑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教师可预先公布本学期教学的基本计划,如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再由学生参考了教师的基本计划之后,依据个人的学习特点,制定出能发挥自身学习潜能的、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计划在与教师以及家长充分商定后,可适宜地为自己设定本学年的学习目标。
学习计划的目标要力求做到明确,在目标制定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和家长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分解、预评,如哪些容易做到,可少用时间;哪些不容易做到,要花很多时间;罗列出达到目标的步骤,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每个学习阶段的自我评定;确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等。
在掌握了基本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要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制定知识方面的目标,还要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制定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面发展。
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优化构建
学习策略的优化构建是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基本构成要件。教师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包括宏观设计和具体指导两个方面。宏观设计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如我国学者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段力佩的八字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等。具体指导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起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指导时,要因人而异,帮助每个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音、词汇、句子、文章、听、说、读、写等具体学习任务时适宜的学习策略。另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做好探究性的工作,切忌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可充当所需信息提供者,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教师还可依据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学生设置一些基于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
英语学习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应是学习问题的自主解决者。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主解决,合作解决,教师的重点点拨,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师生共同评议解决过程,质疑答案,探究学习内容,巧妙利用错题等。此外,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利用教师、参考书籍以及网络等有效资源来帮助自己提高学习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评价的主体除了学生自己以外,还可由教师和同伴共同来实施评价行为。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也可趋于多元化,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自己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同时也要关注自己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除了重视学习的结果。仍需关注其他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师生交谈,课堂小测验,学习档案袋,红领巾评价表。学习成果展示,自我评价表,同伴互评,学校(社区)评价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样态
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和与大、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差异性。
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怕犯错。主动向老师或同伴请教,会运用网络资源来为自己的学习任务服务;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积极开口说英语,对所学习的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在词汇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或与他人交流,并监控自己和他人的话语;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语句;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英语知识的学习
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包括字母知识、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知识。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小学里,一年级即开始开设英语课,而这时恰逢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时期,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相互结合学习,比如英语元音A,E,I,O,u与汉语拼音韵母的学习相互结合。强化英语字母的学习,并要求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英语字母,大声朗读出来。在英语字母学习时,适当辅助学习英语字典的使用学习,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指导英语字典的使用,为今后进一步的英语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语音的学习应是全方位、多渠
道的正确语音信息来源,如音像音频、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真人真声等。英语语音的学习可伴与英语歌曲、童谣、小短剧、英语词汇接龙,以及网络在线学习等具体学习任务来进行。
英语词汇的学习内容包括词汇读音、词汇拼写、词汇语义、词汇搭配等用法。待大量正确的视听信息输入学生头脑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词汇识读的练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去生活中搜集大量的英语单词,辅以英语字典的使用,并利用多媒体的精彩课件帮助学生在单词与实物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识读和识记单词能力之后,引导学生建立英语单词库,把某一话题的相关单词、词组全部放在一起,把所有的话题单词放在一个大本子里,即成为一个实用的英语单词库。英语单词库的训练为学生阐明和坚持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各种解释和说明,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说”的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语法可由学生用发现法来习得,这其中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与实际运用来进行互动学习。教师给出以下句子:Im a student,You are a student,He is a student,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提示下可归纳出这是一个我/你/他+是+一个学生的结构,即一般现在式。而对于Mary is a student,学生即可演绎出这也是一个一般现在式、第三人称单数的句型结构。学生们进而可以归纳出am,is,are是be动词一般现在式的变化形式,通过相关的资料查询,学生们知道了一般现在式的时态意义,以及相关用法,在今后“说”时,也就慢慢习惯用一般现在式的句子。
英语技能的获得
英语技能主要是指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
英语中“听”的技能坚持让学生从单词——短语——句子——篇章等的“听”的训练程序。另外,听的专项训练一定要每次都具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帮助学生首先在听觉神经中建立起对英语语音节奏群的构成。学生听的训练可以先从歌曲、动漫、动画片开始,让学生自建一个小卡片,在上面画出每听一遍的进步记录,以帮助学生对于听力材料在大脑中听力图式的有效构建。
“说”的技能应与“听”的技能相互结合学习。在听过之后,试着建立模拟——复述——自述的听说互动学习过程。“说”还可基于小小单词库的建设。教师与家长应大胆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说”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际。
小学英语教材中都有一定量的篇章课文,适当介绍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指导重心。如,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归纳,上下文猜测生词意义,段落中心句的理解等快速阅读技巧。
由“说”开始的写作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用、有效的教学技能之一。这可以由小组内各成员进行初步的口头作文,然后每个小组依次向全班汇报,选出好的句子,由班上的每个同学试着把全班通过的口头作文用书面的形式来完成。这种方法有利于发挥基础较好的同学对全班同学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说的能力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迁移为写作的能力。课后学生可自行定题,坚持实施字——词——句——篇的写作过程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习得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英语学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小学阶段的文化教育都是知识层面的。其要求知识“知道”和“了解”。文化知识学习的最终目标即是鼓励学生形成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帮助英语知识的习得和运用。教师和家长可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分成一个一个的主题,如节日、饮食、教育、宗教、旅行等,然后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与中国相应的主题加以对比,以小组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以此来体现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参与。通过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态度,最终形成合理可靠的跨文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