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室开展“图书漂流”游戏

2009-05-22苏西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室图书

苏西云

班内的课外阅读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年,同学们大都在阅读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习得了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收获了知识,体验了阅读成功的快感。但时间一长,外显的热闹日趋平静下来,总有部分学生渐渐淡出,游离于这个群体之外,漠视着大家的感受与兴奋,显得那样格格不入,呈现出一种疲惫倦怠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呢?

观察与思考

经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有些同学所表现出来的读书热情只是由于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同学的参与等外部诱惑的从众行为,并未形成真正的阅读兴趣,由于不是自发的主动行为,因而热闹一过,便又漠然了。这种倦怠现象严重阻碍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怎么办?如何扳倒这只拦路虎,怎样才能再度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阅读的行为与热情向更深层次发展。逐渐稳固下来,并形成习惯呢?

我想起了游戏——儿童最迷恋的就是游戏了。在活动中他们需要自由和精力的释放,只有通过游戏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儿童与游戏是不可分的。如果把学习作为儿童自主选择的游戏方式出现,儿童将会把全部的个性都投入其中,他们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觉得生活不断地变得充实,会把学习看成一种存在的需要,并在游戏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所了解的关于读书活动就有一个游戏的形式——“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有着独特的神秘感和浪漫情调,就像中世纪的“飘流瓶”,“我是一本‘漂流书,我不属于任何人。欢迎您阅读我,也希望您帮助我继续漂流。”“不用借书证,不必付押金,把它带回家看完后,再按书内说明将它放到特定地点,让它‘漂流到下一位读书人手里。”看来“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全世界的共识。

对策与行动

“漂流图书”的故事给了我启发,何不让图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教室漂流?就用这种近似游戏的方式再度激起孩子们“我要读书”的热潮,实现林语堂倡议的“自动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自由的探险,一次魂灵的壮游。”

渲染气氛,激起参与游戏的欲望。

于是我就积极准备,首先,我为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了“漂流瓶”与“漂流图书”的故事,激起了孩子探究神秘感的欲望,触动了学生的游戏情结,孩子们跃跃欲试。接着,我拿出精心挑选的装帧精美、最经典的儿童作品《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孩子们和我一起把它们重新命名为“幸运漂流书”,并赋予新的含义:漂流书香、漂流知识、漂流文明,如果谁发现了它谁就有好运,谁就有了读新书与思考的机会了。孩子们被这种幸运、稀有、独特与神秘感所吸引,满怀紧张与期待,更加珍惜自己发现漂流宝书的机会了。我告诉大家,我要把它放在教室的某个地方,等待幸运者去发现、去阅读。当学生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看到这本书时,光是别人那羡慕的目光就会让他得意好一阵子了。

制定规则,强调开展游戏的要求

这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制定“图书漂流”游戏的宗旨和游戏规则,确定宗旨为:分享、信任、传播。游戏规则为:分享而不占有,心中有他人,在读漂流图书时抓紧时间享受一个幸运者的快乐。不忘记把这份幸运亲手传递给下一个幸运者,放在教室内你认为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待下一次的漂流,做一个播洒快乐与幸运的人。并强调读书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有思考,思考就要有所得,所得就要记录下来。可圈圈点点,可在书内加注,及时记录自己的收获、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体会。要让同学们认清:笔记不是教师向他们要的赋税,而是他们读书学习不能不写的一种记录。参考得来的零星材料,临时触发的片段意思,都足以供排比贯穿之用,怎能不记录?

虽然这些要求有些难度,但是冠上了游戏的外衣,就像注入了一种神奇的活力,快乐的情绪令他们欣然接受。得到“幸运图书”的孩子们异常兴奋。有的同学是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读,边读边思考,圈划感兴趣的地方,写下与家长共同研读的心得,有的同学是独立思考,写下稚嫩的见解,还有的干脆是好朋友几个一起阅读。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也留下了争论的结果,还特别署上了各自的名字。更让我高兴的是其他没有得到“漂流图书”的同学也加密了课外阅读的频率,增添了课外阅读的时间,为迎接幸运图书的降临而准备高质量的读书见解。我发现孩子们之间的攀比之风又盛行起来,但这不是攀比吃喝穿,而是在比谁先得到了幸运书,谁的读书笔记写得工整,谁有独特的读书见解,谁更会思考,谁更爱读书。就这样,“漂流图书”搅起了班级内又一次课外阅读的高潮,处处充满“我要读书”的激情。

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游戏的方案

刚开始,大家还循规蹈矩,一人看完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待又一个幸运者去发现,再后来,有些同学等不及了。好朋友几个联合在一起,一人幸运,好朋友共享。于是,漂流图书由当初的个人行为慢慢发展成自发的小组行为。由个人书写读后笔记变成小组人员共同记录,由独立的阅读到同学与家长一起参与的亲子阅读行为,甚至为了自己能在书上发表见解,有的同学竟然提出在书上另附纸张的要求。我非常高兴地批准了,还热情地表扬了他的好创意。不久,一本薄薄的漂流图书变厚了。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一再调整游戏方案,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只要是有益于读书的行为和建议我都采纳,并借此机会增加了漂流图书,让更多渴望得到幸运图书的同学也能大饱眼福,使那些跃跃欲试却苦于拿不到书的同学也得到一份惊喜,一个机会。由于有了共同的话题,同学们对于读书的讨论交流渐渐多了起来,绝大多数的同学在读完书后就对全书做了回顾,写出了读后感,有对文中人物的点评,有对写作方法的回顾,有对全书的感悟。有对此引发的思考,还有一些迷惑与困扰等。我心头窃喜,我的目的达到了。在这样积极的状态下学生不仅培养了兴趣,还收获了知识,学到了阅读的方法,锤炼了思考的能力。

课外阅读因为这游戏又被学生迷恋上了。在这个过程中,总有学生不断向我提出新的要求:“老师,可不可以和家长一起读、一起讨论?”“老师,好长时间他都没有拿到这本书,我们可不可以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写呀?”“老师我可不可以……”这时候不再是我要求他们如何如何,反而变成他们向我请求要如何如何了。那些对于课外阅读漠视着的孩子早已趋之若鹜,早在争取着阅读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了活跃分子完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了。至此,这表明我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因为一个游戏的介入,扭转了课外阅读倦怠现象的尴尬局面,正引领孩子逐渐走上乐读之路。

分享成功,快乐回顾成长的足迹

一本书在教室漂流完成使命以后,我就会做一个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在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室图书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图书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