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2009-05-22廖旭刚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寄宿制教学质量家长

廖旭刚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学校布局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以致教育资源浪费。因此,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2007年2月,我市上石镇中心小学采取了集中办学的办法,将本镇的部分骨干教师和村完小所有六年级的学生全部集中到中心小学进行寄宿制教学,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从上石镇中心小学的做法中得到启示,笔者认为,现在对现有的农村小学进行整合,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我们应该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服务。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是撤并村完小,建立寄宿制学校。撤并人数比较少的村完小,把4-6年级的学生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教学。因为4-6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已经能基本自理,他们可以离开家庭和父母,到校寄宿。所以,撤并村完小,集中办学,有利于学校管理。

二是开设教学点,方便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撤并后的村完小改设为1-3年级的教学点,既方便小学生就近入学,又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村完小教学设备简陋的实际问题。

三是调整教师队伍,合理使用人才。撤并村完小后,将优秀的教师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进行寄宿制教学,让他们发挥自己应有的才干,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必将有新的突破。另外,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离职进行业务进修,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撤并村完小带来的好处

1.有利于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市原有35所小学,仅旧房维修一年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本来就不充足,分块维修就更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撒“芝麻”,难办大事。并校后可以把所有的教育经费集中到镇中心小学,添置更加完善的设备,改善教学状况,确保有限的教育投入得到较为集中的利用。

2.有利于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保证效益最大化。首先,扩大了学校规模,使学校布局相对集中,教育结构得到优化,教师队伍优化组合,避免人、财、物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办学效益。其次,能充分发挥各教师特长。并校后,课任老师一般只上一门课,为教好课程提供了时间、条件,便于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发挥自身的专长,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提供了舞台,活跃校园的气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校后,对学生管理越趋规范,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学校通过多形式创建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用技术的基础教育,同时教具和器材得到充分利用,优秀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电脑教学从小学开始,英语课程在小学开设,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得到落实,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确保了学生学习时间。村完小由于学生少,教师的教学比较随意,加上管理不到位,教师随便更改教学计划。例如:村里头有红白喜事,教师和学生就全部放假,有些村小学甚至将学生的课桌椅借给群众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大打折扣,怎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必须将4-6年级的学生集中乡(镇)中心小学统一教学,采取集中进行寄宿制办学的方法,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撤并村完小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1.师生宿舍和食堂需要扩建。撤并后的村完小4-6年级的学生、教师将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学习、任教,乡(镇)中心小学人数增多,必须扩建学生和教师宿舍和食堂,适当增加后勤人员编制,才能解决学生和教师吃住问题。

2.教师、家长思想有顾虑。村完小撤并后,带来给教师、家长心理带来一些影响。一个是村校撤并,引起教师队伍的人员分流,优胜劣汰,部分教师对此有看法,工作主动性不够;另一个是家长认为路途遥远,孩子太小、自理能力差,而不放心;有的家长担心承担不起小孩的伙食、寄宿、交通等费用。

3.学生管理存在隐患。撤并村完小有如“摸石头过河”。首先要解决好学生上学和返家的交通安全问题,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其次是农村家庭经济不宽裕,学生伙食难安排。再次是寄宿生的管理、洗衣洗澡也是困难问题,必须解决好。

4.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大。并校后,原村校学生成为寄宿生,学生每月伙食费、交通费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些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使学生生活费出现问题,学校应当认真做好应变方案。

5.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受条件限制,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比较滞后。如果不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农村小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于实现。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6.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快乐校园工程”。以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为基础,着力推进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建立教师备课检查、课堂教学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检测机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努力使学生形成“乐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想方设法在农村小学实施“快乐校园工程”。

三、加强领导,确保撤并村完小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乡(镇)在进行村完小资源整合时,必须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不能草率从事,应该将撤并的情况向当地群众讲解清楚。同时,要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教育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大力宣传撤点并校的优势和效益,用说服和感化等手段做通群众工作。教师采用家访及家长会等形式,分析讲解撤点并校好在哪里、目前的形势如何,介绍学校的建设情况、环境条件和管理模式,消除家长“疑虑”,使家长主动送子女上学,配合撤点并校工作。

2.要制定好撤并方案。县、镇要制定好撤并方案,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人员深入村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把撤并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去留计划以及教学设备的调配方案。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撤点并校后的校舍用房。撤点并校方案一经立项,各镇要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撤点并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生宿舍和相关配套设施等硬件工程建设,搞好宣传发动群众、学生管理方案的实施等,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学生管理。为保证学生学习、生活安全,寄宿制学校要制订好《学生宿舍后勤人员工作职责》、《后勤人员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防护制度》、《采购人员制度》、《炊事人员制度》、《保管员制度》、《门卫安全制度》等,确保住校学生食、住、行方面规范、有序、安全。

5.要认真清理好学校经费。

总之,整合教育资源,撤并村完小涉及面广,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地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好撤并方案,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为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李景和)

猜你喜欢

寄宿制教学质量家长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家长请吃药Ⅱ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