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科学发展 确保教育公平

2009-05-22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公平农村学校

心 海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坚定承诺。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育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表现得更为充分,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然条件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环境的差异尤为明显,我们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仍是最大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结构直接影响到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学校则显得“寒酸”许多。“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数量之巨和覆盖面之广,使教育发展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户籍和学籍壁垒的存在,他们仍未享受到与城市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同一区域之内、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成为突出问题。很多薄弱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距离优质学校有很大的差距,形成了薄弱学校缺生源,优质学校学生爆棚的局面,“择校”、“择班”、“择师”的风气屡禁不止,有愈演愈烈之势,逐渐生成一种新的不公平现象。

要改变以上局面,确保教育公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推进教育公平。

以人为本,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教育质量公平。教育应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坚决克服“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下大决心、下大力气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培养出素质全面、富有个性的一代新人。为此,必须采取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均衡配置资源,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二是均衡配置教师,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积极推进校长、教师定期交流:三是全面推行把示范高中的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全面推动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四是在清理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和办好一批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五是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评价、监测和督导机制。

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目前,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但是,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继续巩固和发展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已有成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在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大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殊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把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新建和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学生生活设施,为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图书体育器材配备质量,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扩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丰富农村学校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使广大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人类文明的光辉照亮每一个角落。

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当前,因经济困难上不起学,因学致贫的现象仍有存在,如何给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让所有接受教育者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验到教育公平,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因此,要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及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实行国家补助,这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在健全和完善扶困助学机制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真正让教育薪火代代相传。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开创广西教育的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公平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