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海西经济发展
2009-05-22邓琳
邓 琳
旅游业已经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都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作为海西怎样将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为海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海西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海西具有旅游特色的民族自治州,其旅游资源呈现四大特色。(1)高原盆地风光。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四大盆地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盆地,雄浑博大,原始粗犷,雪锋冰川、茫茫盐湖、八百里翰海、雅丹地貌、海市蜃楼、高原湖泊、珍禽异兽、大漠风光、戈壁绿洲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构成奇特的景观,相对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海外游客而言,差异性大,吸引力强,是开展观光、探险、登山、科考、摄影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2)历史文化特色。都兰吐谷浑、吐蕃古王国遗存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吐谷浑、吐蕃文明史及藏族民族文化具有重大价值,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现,已成为青海的重要景区。“横空出世莽昆仑”,昆仑山被誉为亚洲脊柱、万山之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寄怀情思的“圣地”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庭仙界、圣仙福地,每年吸引了不少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团队前来朝拜,在东南亚地区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3)工业旅游特色。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化工、煤碳、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是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支柱和优势资源,也是海西州发展工业旅游重要的物质基础。(4)民族特色。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蒙古族、藏族人民在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民俗风情,并以完全不同的风格全面展示了高原都市、农村和牧区独特的风俗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和奇异的宗教文化,给海西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文化遗存平添了一道绚丽的光环。
2.地理区位优势。海西地处青、甘、藏、新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是出入西藏的主要门户。海西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东有青海湖、西宁市、塔尔寺,北有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嘉峪关长城,西边是美丽的新疆,南边是神秘的西藏,柴达木是期间的交通枢纽,与周边省区的旅游热点遥相呼应。
3.宏观环境优势。首先,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海西旅游业置身于西部大旅游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各种资源投入旅游业,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动力,特别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主要省市以旅游业为主要支柱产业、龙头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将使海西旅游业迈入全新的大旅游发展战略中。其次,州委、州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在深化对旅游工作认识的基础上,从全州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召开全州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引领提高服务业的工作方针,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重要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加强了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海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总体工作思路和发展重点。各地党委、政府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有的地区已经考虑成立旅游局,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安排专人负责旅游工作。全州上下形成抓规划、抓创建、抓品牌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海西地区处于西风带控制中,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盆地气候: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气压低,含氧量低,多风沙,不利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海西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旅游季节性强,许多景点的旅游期大都只有5-6个月,在旅游淡季则造成了现有旅游设施资源的浪费,供求的季节性矛盾突出。
2.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较差。由于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旅游业起步较晚,以及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等原因,在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准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开发程度低,大多处于观光、公务、商务、探亲休假层次,旅游产品数量少品种少,特种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等产品开发不足,旅游设施数量不足,档次不高。
3.旅游景点分布分散。海西地区旅游资源虽然数量丰富、类型众多、独特性强,但是由于面积广阔,景区过于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导致旅游的可进入性差,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
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海西旅游业起步晚、规模小、专业人才队伍成长缓慢。旅游业从业人员3890人,且队伍整体素质低、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许多景点、景区缺乏导游人员。部分商业服务人员外语水平差,且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文明服务的观念淡薄。
(三)机会分析
1.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加强了青藏铁路沿线站点与青藏公路之间的横向联合,形成铁路与公路两路并行的旅游交通网络,路网布局得到完善。它的建成通车将实现沿线旅游与国内其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融汇贯通,与西藏共同串联成为一条环世界屋脊的黄金旅游线路,这就为加快发展海西特色旅游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奥运契机。藏羚羊申报奥运会吉祥物成功,申吉的品牌影响力对振兴青海旅游产业最为直接,我们青海有那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申吉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旅游客人。2003年青海省以可可西里藏羚羊提出申吉后,首先引起了国内民间环保组织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声援藏羚羊“竞选”的大型自驾车之类的穿越活动逐渐火爆展开,申报奥运会吉祥物的成功,不仅迅速扩大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给当地带来了“招商”、“旅游”等经济实惠。昆仑玉也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昆仑玉之所以能让格尔木乃至青海亢奋,原因是,它不但在奥运奖牌用玉的竞争中成功挤走了新疆和田玉、河南独玉、辽宁岫岩玉,还顺势推动了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海西更要抓住这两个奥运契机将其作为海西呈给世界的名片。
3.海西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旅游地当地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会给发展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海西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调发展格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农业和畜牧业也稳步发展,工业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将会有时间和财力去参加旅游活动,旅游也不再是一种奢侈的活动。
(四)威胁分析
1.生态环境资源脆弱。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多以荒漠土壤为主,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茶卡——共和盆地的边缘山地,成土作用受风的影响很大,土壤风蚀、盐碱化、盐渍沼泽程度严重。柴达木盆地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柴达木盆地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6661万亩,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95.53%(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48%),是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
2.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据统计,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4个省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所以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国内东部发达地区与旅游产品成熟地区,利用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对原来旅游产品进行了深度开发,对游客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削弱了西部地区产品竞争力。海西同西部其他民族旅游产品的竞争,属于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雷同性和替代性,加之西部有些省已经先行一步开发民族旅游产品,特别是甘肃对于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和西南云南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海西乃至青海的民族旅游产品开发有极大的替代和削弱影响,对游客有截流作用。
二 加快旅游业发展,推动海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上SWOT分析表明,海西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共存,机遇和威胁同在。因此,海西旅游应当实行发展型的战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开通等历史机遇,变劣势为优势,变威胁为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而实现海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
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真正的经济优势。首先应明确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即突出特色性原则、市场主导原则、力求经济原则、注重保护环境原则。结合以上原则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对我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详尽的普查,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对特色的分布进行明确,为进行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二是加快编制全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海西旅游主打产品,尽快完成中国盐湖城、都兰旅游区、德令哈旅游区发展规划。
(二)深度开发策略
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多品种、高档次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海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而且是民族生活居住区, 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在旅游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应突出自然风光的特色、历史文物的特色、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景点的特色、旅游活动的特色、旅游纪念商品的特色。同时深度挖掘昆仑文化、柴达木历史文化,使旅游文化的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海西旅游业的发展。
(三)品牌发展战略
由于品牌具有使旅游产品突出个性、增加附加值、开拓市场等功能,因此,海西旅游业在今后面对国际、国内两大战场,实施品牌战略无疑将是提升旅游企业“战斗力”的有效选择,一定要以质取胜推出旅游精品。依托激情穿越柴达木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继续办好玉珠峰登山旅游活动、徒步穿越柴达木旅游活动,自驾车越野探险活动,加大旅游与体育赛事的结合,形成以“天路”为连线的世界屋脊探险旅游线,以“丝路”为穿线的盆地生态风情旅游线,从而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借力推进,形成品牌。
(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海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便是人才缺乏,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进行专业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借助本省高等院校集中培养一批民族的旅游管理人才。
(五)精心谋划旅游宣传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以大宣传来营造大市场,以大品牌来抢占制高点。一是以多彩神奇和“聚宝盆”著名的中国柴达木、察尔汗盐湖、昆仑文化为载体,突出青藏高原的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特色。二是通过影视作品、摄影展、歌曲、论坛、宣传册等以文学作品、绘画艺术、歌舞输出的方式,来塑造形象,强化品牌,促进营销,扩大海西的知名度。三是通过推广青藏线“世界之巅旅游列车”,牢牢抓住青藏铁路这个最具聚焦眼球经济的金走廊,提升青海旅游形象。四是通过加强旅游网站建设,以满足自助游、自驾游、个性游不断增加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海西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2]扬红.青藏铁路开通后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3).
[3]李峰.新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4]海西州概况. http://www.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2007-12-20.
[5]黄克谦.加快青海旅游资源开发 促进青海经济协调发展. 青海新闻网.
(作者单位:海西州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