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彝族婚俗中的哭嫁歌
2009-05-22王秀英
王秀英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叙事长诗,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多有叙事长诗,而彝民族的叙事长诗的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传承之久,影响之大,是不可比的。彝族的民间抒情长诗,大都是控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为题材的歌。它的发展与其社会制度和婚姻形态紧密相联。《阿嫫尼惹》和《阿买恳》就是彝族文献里典型的叙事长诗,都是婚嫁时哭唱的婚嫁歌之一。
哭嫁歌产生于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父权的兴盛,女权日益衰落,由原先的“男从女婚”转变为“女嫁男娶”。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婚姻家庭逐渐演变为男性为核心,妇女随之失去自己的地位,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有了男性为主导的家庭及其构成的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土壤,才会产生反映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哭嫁歌”。云、贵、川各地彝族哭嫁歌“同源异流”,唱词异同相间,都是很正常的,哭嫁歌可随人随事、随地而即兴增减唱词。各地“哭嫁歌”都是:女人创作,女人哭唱,哭唱女人,哭唱是在姑娘出嫁前夕,哭唱者可为姑娘的伙伴、母亲、邻居阿妈等。哭唱的内容丰富感人、唱腔低沉、幽怨婉转。
一、《阿嫫尼惹》和《阿买恳》的主要思想内容
《阿嫫尼惹》是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哭嫁歌”之一,描述了阿嫫尼惹的出生,成长,出嫁以及嫁到婆家后的痛苦生活,是千百年来彝族妇女对买卖婚姻和家庭奴役反抗意志的结晶。临嫁姑娘愤然对奴隶社会的婚姻制度进行了鞭挞,对父兄进行了指责,语词犀利,把买卖婚姻揭露得无比深刻。
长诗以一户人家的女儿远嫁他乡,思念自己的父老乡亲,追忆自己童年生活成长过程,哭诉包办婚姻制度给她带来的“苦难”为主线,铺展诗意,刻画一个旧时代彝家民女的一生。她是旧时代千万个彝族女儿的代表。《阿嫫尼惹》是凉山旧时代彝族妇女生活的典型化的提示:从“幸福”地降临人世到“活无路,死无处”的境地。阿嫫尼惹的一生,也是每个劳动妇女的一生,长诗中的每一诗句都是她们用血与泪洗练出来的,字字是血,句句是泪,从阿嫫尼惹呱呱落地来到人世开始,度过天真浪漫的童年,在繁重劳动的磨练中长大成人,被迫嫁到婆家后终日哀叹,凄苦过着惨淡的一生。它向人们展现了世世代代千千万万个美丽、勤劳、能干和善良的彝族妇女在黑暗的奴隶社会里的必然命运。长诗从阿嫫尼惹出生到童年,青年,婚后的生活经历,分为序歌、出生成长、议婚、订婚、接亲、出嫁、哀怒、怀亲、明志等十章。
《阿买恳》是流传在贵州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彝族哭嫁歌,哭嫁歌的口头流传部分称“阿买恳”,为布摩、摩史(布摩和摩史:指的是彝族古代知识分子,在凉山地区叫做“毕摩”)所收录。本子流传的部分则作为“诺区”的一部分,口头流传与本子流传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比较贴近口头语,后者严格保持着书面语。《阿买恳》是在姑娘出嫁活动中所举行的各种仪式的用歌,即每个仪式用一首以上的歌来完成。
二、《阿嫫尼惹》和《阿买恳》和两个文本的异同
1相同之处
从功用上看,《阿嫫尼惹》和《阿买恳》都是彝家姑娘出嫁活动中所唱的歌,它是女子出嫁过程中各种民俗的载体。这些歌场从一开始,就在一种悲伤和压抑的气氛中进行,并在悲伤的高潮中无可奈何地结束。
从语言和文学方面看,它们都有着浓厚的语言和文学艺术特色,如比兴手法的运用贯穿始终,比喻、夸张等手法的娴熟运用,浪漫主义色彩随处可见,丰富了作品的感染力。两部作品语言朴素生动,比喻形象奇特,富有感染力,成为彝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诗,尤为青年男女所喜爱。
如《阿嫫尼惹》里:
妈妈的女儿哟。出生的那晚上
烧(彝族说“杀鸡”为“烧鸡”)了一只黄母鸡,
推了一升黄荞面,来了邻居阿妈七十七,
七十倒是顺口,七个倒是没有少……”
妈妈的女儿呀,血已换成酒喝了,
肉已换成肉吃了,骨已换成钱用了,
女儿怎么也得走,旋风顶天也得走,
细雨蒙蒙也得走,冰雪盖地也得走,
狂风暴雨也得走,洪水泛滥也得走,
妈妈的女儿哟,不走不行了……
《阿买恳》里的:
是谁让太阳升起,是少男让太阳升起
是谁让月亮西沉,是少女让月亮西沉
如果不是他二人,太阳就不升起
月亮就不西沉……
又如:九十九朵花,生在什么上?
生在日月上。六十六朵花,
生在什么上?生在星云上。
三十三朵花,生在什么上?
生在土地上……
以上诗句都娴熟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浪漫主义色彩随处可见,作品语言朴素生动,比喻形象奇特,富有感染力。
从感情方面看,突出一个情字,父女、母女、兄妹、姑嫂、姐妹之情,情浓至深。一曲曲倾诉衷肠的歌,一次次的歌唱,让人们一次次感受无自由可言的婚姻制度造成的切肤之痛,体验“原本就是这样,不得有任何改变”的专制下的无可奈何。哀愁的曲调被淋漓尽致地发挥,称得上字字是血声声是泪。
如《阿嫫尼惹》里的:
妈妈的女儿哟,女儿走了后
妈妈睡时没有伴,羊皮褥子做伴了,
可是羊皮褥子会睡不会说;
妈妈站时没有伴,屋內柱子作站伴,
可是柱子会站不会走;
妈妈坐时没有伴,锅庄石头作坐伴了,
可是锅庄石头会坐不会走……
和《阿买恳》里的:
白白的大米,白白的颗粒
阿妈备晚饭,阿妈的本意
为爱女备饭,却是分别饭
女儿吃不得,快把饭收了
白白的大米,白白的颗粒
阿妈备的饭,阿妈的心愿
备的爱女饭,女儿快吃呀!
不要收了饭……
还有很多很多,都诉说着女儿对家人的不舍。因为彝区自身的生活环境,还有彝族特有的婚俗,要讲求什么门当户对,所以姑娘都会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嫁到夫家就很难回娘家一趟,所以在婚场上就会有很多这样不舍的诉情歌调!
2不同之处
虽然两部文本都是用在婚嫁场合里,但也有很大的不同点,以我收集的和先有资料相比,就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唱的方式和场地还有时间上。
凉山彝族地区哭嫁歌场大多设在女方家,哭唱者由出嫁姑娘的伙伴、母亲辈、邻居阿妈来唱,凉山彝族地区姑娘出嫁时姑娘要禁食的(也就是出嫁前不能跟家人一起吃饭,只能吃点糖果鸡蛋之类,喝点水,但水也不能喝太多,)而哭嫁歌也就在姑娘开始禁食的那天唱起,(一般都会选个吉日来禁食和开唱,选的时间都以单数为吉)在这几天时间里出嫁姑娘的姐妹朋友都会聚集在姑娘家,来的每个人都带来礼物和糖果鸡蛋等等,姑娘的禁食顿数一般是三顿五顿甚至更长,但都以单数计,按出嫁时路途的远近来定,嫁的远禁食的顿数会多些。如今由于交通方便,所以新娘禁食一般都只是象征性的。
在开始唱哭嫁歌时都会找个特别会唱《阿嫫尼惹》的女性来唱序歌部分,因为开头那部分是不能唱错的。唱者和听者一般都是围坐在火塘边,有些地方也有两个人披着披毡相互
交叉走动在堂屋里转着唱的。妈妈的女儿的唱调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两个人组合,一个领唱,另一个跟唱。只要唱了序歌部分之后,后面的歌词只要是稍微懂点哭嫁歌的人都可以来唱。
序歌部分很美,在壮美的气势中透出淡淡的愁绪,磅礴的大山、草原、林海满是女儿的离愁别绪,序歌是这样唱的:
妈妈的女儿哟,快乐是高山的快乐,
但高山不是真正的快乐,
绵延无边的高山上,
牧放在那儿的羊儿才是真正的快乐;
茫茫无际的車原上,栖息在那里的云雀才是真正的快乐;
秀丽是林海秀丽,但林海不是真正的秀丽,
阴森的林海里,长在那里的漆树才是真正的秀丽。
人说世间苦,世间不是真正的苦,
密如蜂巢的世间,只有女儿才是真正的苦。
哭嫁歌里面还有一部分是挽留歌,感人至深,如果唱的好会把在坐的人都唱哭的。在凉山彝族婚嫁歌场还有个场地就是姑娘送到婆家后的歌场,那就由父兄来唱,唱歌的人分两组,一组是新娘娘家人,一组是婆家人,双方唱的就不是《妈妈的女儿》了,而是两家的家谱家史,到最后还要分输赢的。
流传在贵州西北部的彝族婚嫁歌《阿买恳》也是在娘家唱,和凉山唱《阿嫫尼惹》不一样,他们是迎亲的人一踏进寨门,就要被新娘的女伴设下一道道关卡用歌盘问,迎亲者要闯过一道道关卡,就必须娴熟掌握动作要领及礼仪用歌,依次为:敬迎亲者—开篱门—开司礼台之门—打开司礼台—出示礼物—歌颂名望声威—上石梯—开寨门—叙碗盏根源—开始进餐—婚嫁起源—克武曲姐—开箱锁—出嫁歌序歌—开篱门—巡视查验歌场—嫁女送亲—迎歌神—披披毡(女方歌手与男方歌手抢夺披盖在新娘身上的毡子,反映女性对出嫁的不甘心和反抗)。至此,出嫁歌舞由固定式转换为自由式,根据时间来组织对歌。出嫁歌唱到最伤心处时,也正是被嫁姑娘被抱上马,踏上人生转折之路的第一步。唱到一定时辰时要举行收场仪式,用一首叫“署忍”的歌收场,把悲伤留在歌场。
同是婚嫁歌曲,但《阿嫫尼惹》和《阿买恳》在内容的连接上也有很大的差别,《阿嫫尼惹》里讲的是同一个故事,是从妈妈的女儿出生到出嫁到最后嫁到婆家的生活历程连贯起来唱的。《阿买恳》里的婚歌分了章节,而且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不一样。每个章节都讲了一个故事。而且《阿买恳》唱的过程中虽也有悲伤,但大多都是在一种愉悦欢快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唱《阿嫫尼惹》虽也是一种婚俗,也有娱乐的成分,但大多都在一种很悲伤的氛围中完成。
《阿嫫尼惹》和《阿买恳》同是彝族文献里不可多得的文本,它们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社会更加信息化、知识化、商场化、商品化等,还有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包围下,构筑《阿嫫尼惹》和《阿买恳》这种原生传统习俗文化的基础已被削弱,传统观念、传统意识正日趋淡化,使之成为一种濒危文化,正逐渐远离我们而去,而这样有价值的文本资料对我们后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珍惜、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