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诗歌”的诉求与守望

2009-05-22倪秀维

凉山文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彝族诗人诗歌

倪秀维

引言

梦亦非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设定一个地域让自己的写作驰骋,他的写作便是无根的、虚妄的,中国许多诗人之所以没有背景,就因为他们的写作空间过于阔大,阔大到没有。”

关于地域,发星自己的定义是:“即遗留异域色彩与保留独特文化气质的属地”。

发星,一个闪亮而孤独的彝族青年诗人,一颗大凉山上孤傲的星星,凭一己之力主持《彝风》、《独立》两份民刊之余笔耕不辍,曾在《诗刊》、《星星》、《诗林》、《诗歌报》、《中外诗歌》、《诗家园》、《诗歌月刊》、《守望》、《终点》、《存在》、《火种》等诗刊及美国的《新大陆》、日本的《蓝》上发表作品,有诗作及文论人选《中国新诗白皮书》、《中国二十世纪民间诗人二十家》等。2000年编辑出版的《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在诗歌界很有影响,发星是上个世纪90年代西南“地域诗歌写作”的重要倡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民间诗歌资料整理者之一”。

由银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地域诗歌》是发星二十年来的心血之作,该书收录了《“地域诗歌”诗学随笔辑》、《“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群”论》、《中国民间诗歌版块,四川大凉山民间现代诗歌运动简史》、《大西南群山中呼吸的九十九个词》等重要文论及部分诗稿,收录了他与梦亦非、克惹,晓夫、马德清等多位当代诗评家、诗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还有部分民刊的发展史以及民刊图影,实属一部具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

普格是彝族人的聚居地、火把节的故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域环境赋予发星无尽的精神动力,其特殊的写作背景和心理结构与情结积淀使得发星在地域诗歌的创作主体投入的情感上有较高的浓度、深度和强度,在创作的意趣指向和感情基调上略显异样品质,诗人是在民间世界里阐释一个民族,在野性、雄悍的基调中呈现一个“半人半神”的世界。“地域诗歌”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文坛理论的空白,在后现代主义席卷狂潮中给中国诗界带来一股清新的蛮野彝风。品“地域诗歌”,聆听那来自大凉山自由地域的脉动。

一、诗骨:蛮出一种精致的粗糙

“诗无骨则无以立”(老丹语),发星对地域文化的掌握有比较强的吞吐量,其诗作无论从深度、浓度来说都接近饱和,是完全站立起来的,不象大时代潮流中的虚浮、名利、变态、颓废、阳痿等等那样需要补钙补铁,发星的诗歌使人在阅尽城市的苍白无力中品味出生机盎然与勃发奋进。司汤达说:“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材料溶冶于一炉。”发星以饱满的热情和熟练的语言驾驭技巧书写地方文化,其诗作“在大西南群山中呼吸的九十九个词”汲取充满浓郁的地域气息的原基质来阐释词语,牧马之地、黑石野溪、芳香的洋芋、送鬼、斗牛场、黑巫林等词汇充裕着的野性的原始气象与纯质的诗意,蛮出一种精致的粗糙。

石头堆咸的峡谷常常寂寞被点燃

死鹰的翅膀活了

在谷顶上空拖起一些树枝煽动起上升欲

孤独的男人喉咙中很快形成一支歌

石头开始晃动

进而碰响

黑色衣衫飘飞自如

漏出石头坚硬似铁的骨头

据说先前此地倒下无数真正的男人

石头成堆是他们的骨头聚拢来

让一种精神不至被岁月驱散

——《石头成堆的峡谷》

诚然,每一个有血有性的男人都是激情澎湃的,而发星孤独的心中奔放的热情却是令人敬佩的,“让一种精神不至被岁月驱散”,石头成堆,形成一定规模,那种宏大的气势“点燃寂寞”、“死鹰的翅膀活了”,是“先前倒下无数真正的男人”用他们的身躯与心血堆积而成的精神驱然。今天我们依旧激情奔放,不是为一己之欲望,而是让“煽动的上升欲”点燃寂寞,让“孤独的男人喉咙中很快形成一只歌”,我们需要的是继承并发扬的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石头堆成的峡谷更坚韧,更不易被驱散。

诗人不滞囿于民俗风情的画面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民族文化精神的内蕴,熔象征(Symbol)、隐喻(Metaphor) 、通感(Synaesthesia),暗示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于一炉,炼出一种沉厚深邃的意境。再如:

坚硬的石头上裂出青春的根须

——《肝》

一句简单的话语凝聚了诗人对肝透彻的理解。“对于诗人说,最完满的表达就是表达出不可表达之物的不可表达性”,从人体的一个功能器官迸发出对生命动力的诠释,发星无愧于精神灵魂的引导者。其力度与内在张力来自发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然积淀即“集体无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传承与自觉超越。

在另一种生命中获取另一种生命

——《宰杀》

与天空与大地平行

——《死亡》

死是一种再生,是另一种形式的永存,如日月经天,如江河行地。按照“弗洛伊德Freud在《新导论讲稿》(1933)中规定的公式,我们现在必须把作为生物的个人分为三层或三级意识(Conseiousness),也就是自我(ego)、超自我(the super-ego)和本能(id)”发星将生与死,现世与来世结合,把死亡看成是通往祖先的世界、连接历史的一种方式,这种思想既存在于族群的祖先崇拜中,更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存在发星的思维及文本的创作中。“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民族从原初阶段以来世代相传的某些普遍的心理沉淀与生命体验,荣格认为它并非来自于个人经验,而是先天存在的,是以“种族的记忆”保存下来的。

发星的诗朴素地提示了彝族的生死观、生命的存在形式,即在现代化潮流中逐渐被遗忘或忽略了的原始的哲学思想,将人性的关怀和天然的本质展现于人们面前。

二、诗艺:巫出一种艺术的真与美

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认为艺术是天才和技艺的共同创造,而天才就是判断力,即理性的认识、判断的能力。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它比技艺更重要,但又必须相互为用,相互结合。应该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寓教于乐”是诗人艺术创造的愿望、目的,又是诗人艺术创造的影响和效果。贺拉斯强调通过情感影响去实现教谕的目的,“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而魅力来自作者的情感,发星以天才的判断力和创造力,在地域诗歌里体现一种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中求创新的精神。

彝族的毕摩与苏尼文化充满神性与巫性,发星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淫,无论是创作的积蓄与储备,还是生活的、知识的、感情的、文字技巧的积蓄与储备都有深厚的积淀。其作品中的巫术文化描绘得精妙、诡秘、传神、传奇,却又能使人读出一种历史的现实感。正如托马斯。艾略特所说的那样,一部作品的历史感要“牵涉到不仅要意识到过去之已成过去,而且要意识到过去依然存在……他感觉到远古,也感觉到现在,而且感觉到远古与现在是

同时存在的。”在发星的“鬼”系列诗作中,在民族风情浓郁的意象之下,我们亦可以读出现代“鬼”的诠释。

彝人心中的鬼都是美丽绝伦的

她们穿着彩裙

唱着恋歌

被经师挂于山林的路边

——《此为送鬼一》

交头接耳的树露出洁白的内脏

每一片树叶盖住一张黑色的面孔

——《鬼林一》

发星笔下的“鬼”刻画的可爱传神,真正的“鬼”是美丽无邪的,可怕的是人们心中的“鬼”。每个人心中都有鬼,物欲的社会同时蒙蔽了人们,人们被“鬼”驱使,“夜里偷木者丁丁的伐声,砍伤月亮寂静的表情”,而发星心里也有“鬼”,那是一种纯净的、令人愉悦的“鬼”。

直达地狱

——《鬼路》

直达天堂

——《神路》

诗歌是一种神示的语言,鬼路与神路是人生的两条路,站在十字路口,驱除心中的恶鬼,我们能象发星一样变得纯静!

人之初,性本善。在彝族这个边远的山地民族原始观念里,男女交合如同生物呼吸一样呈自然状态。

那里的草

那里的石头

那里的土地

每时每刻都在狂热的野合

——《野爱之地一》

野地

可自然的盛开一朵美丽的裙

看里面

白色的雪花

洋洋洒洒

——《野地二》

性,是奔放的,如果说对性的描述是一种道德低俗的粗犷,那么对性的赞美则是一种艺术,与所谓的“青春写作”中的激情描写不同,发星对性、对欲望的阐释是饱满的,弗洛伊德(Freud)认为性欲乃一切人类成就之泉源。没有欲望的生活如一塘死水,如行尸走肉,我们该做的是把欲望升华。发星将人性的美好展示于美妙的诗句中,其诗作里的性爱描写是一种自然与美的结合,没有一丝亵渎之意。

三、诗风:黑出一种本色的艺术诠释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诗人的灵魂根基深潜于彝族文化的黑色土壤,黑色地域文化与黑色诗歌的创作是一种根与花的关系,诗人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土壤的基质中,其作品才能开出奇葩。发星将彝族原住居民的生活场景及其山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的体验外射于作品,作出一种艺术诠释。

雪之子

踏雪而来

在灵魂中种入虎经

——《黑祭师》

只剩下这一群黑眼睛的人在大西南的山梁上吟唱

他们把河流啸起来

成为一个民族的狂血

他们把黑石滚起来

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

他们把养子奔起来

成为一个民族的呼吸

孤独

是保留一种纯粹族性的浓密意象

孤独

是站立在天地间形成高大之躯的惟一姿态

孤独

沉没了那些古血的喧嚣凝固了那些闪光的咒词

——《黑石群像·龙之崛脊》

只有那些在诗中领受到孤独的声音的人,才能算是懂诗的人,发星是发自内心的直白,纯静的思绪接近一种自然而平静的“妙悟”状态。这种“孤独”,是彝魂的凝聚,更是整修中华民族的素质体现。

在彝族的审美意识构成中,黑、红、黄、几乎是一致认同的“审美色素”。在彝族世界里,三色是一种精神,是族群长期的历史积淀,红色是火文化,象征神圣与荣耀;黄色是精神文化,是一种金子般的品德及道义;黑色是铁文化,是彝族这个黑眼睛、黑皮肤、黑布粗衣的民族威武不屈、深沉凝重的精神气质之所在。在这个崇拜颜色的族群里,三色凝聚了彝文化的精髓,象征彝族人民的内在精神。

在发星的诗作“在大西南群山中呼吸的九十九个词”中,“黑虎群”、“黑石群像”、“黑皮鼓”、“黑祭服”、“黑祭师”、“黑呻吟”、“黑水谣”、“黑裙子”、“黑皮肤”、“黑金水(男阳之血)”、“黑银水(女阴之血)”等黑色系列现代诗歌,发星从黑色出发,以本色抒情,制造出一种奇迹,塑造了黑色彝魂。

四、结语:地域文化的坚守与自觉

海德格尔(Matin Heidegger)曾说过:“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地域文化,通俗说法也可叫做地方文化,融风俗、仪式、典籍等的地方性知识文化为一炉。在大西南尚存着彝族毕摩神性文化、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藏族的藏传佛教、水族的巫端之术等原初的、粗糙的、野性的地方文明,正如狄德罗所说:“一般来说,一个文明愈是文明,愈是彬彬有礼,他们的风尚就越少诗意,一切在温和化的过程中失掉的力量。”反之,愈是蛮野之地(当然这也是相对城市文明来说,在所谓的主流文化者心目中,地域与边缘始终是蛮野、落后以及不屑之地的代名词),越容易产生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栖居者。地方文化构成了地域文化的写作,梦亦非认为地域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人类学者,他得知道本地的事物,本地事物中形而上意义、本地精神。遗憾的是中华民族在演进的历程中由于传承中的断代、隔离与疏远,使得很多诗人对地域文化中的民族性很陌生。而这也恰使地域诗歌显露其先锋性与优越性,而发星笔下的地域文化就是以少数民族为依托,保留其特性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地方性文化知识,运用现代诗技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开拓“地域诗歌写作”的新景象。

在这个灵魂与精神信仰极度震荡的时代,许多诗歌失去了最初的那种自然形态,在全球化语境下,在各种新的诗歌不断解构意义,消解情感之际,却能看到发星仍孤独地立足地域家园文化,其精神气质是可嘉的。发星是混血诗人,在努力回归族群的彝文化之旅中以诗歌为媒介,以强烈的情感为底蕴,以地域诗歌写作来彰显凉山彝族特有的毕摩神性文化。品发星的地域诗作犹如读其人,灵魂深处总是深邃的、纯静的、愉悦的,在发星地域诗歌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而发星以其“有根性的言说方式以及自由的语言之舞”将人们带人一个彝族的民间世界,在言说与书写大凉山彝族人民的同时也书写了人类所共有的东西,缔造了世界文明。正如发星自己所说:“作为一个民族诗人,不为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优秀的东西,那是对这个民族的不敬。”发星用他的混血气质,孤傲地屹立于大凉山的边缘,又能超越封闭的自我,在现代思潮中制造一种耐读的彝族原生文化文本,用诗歌进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内部以及山脉的硬度”,以充满强烈质感的语言传达模式使其诗歌具有真正的民族性、地域性,越是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才越是具有世界性、人类性。《地域诗歌》切实体现地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指向更为广远博大的世界性和人类性。

猜你喜欢

彝族诗人诗歌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