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影响及解决对策

2009-05-22徐小梅

消费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农民收入农民工

[摘 要]农民工提前返乡主要是由近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及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企业违法用工成本提高等原因造成的。农民工提前返乡会影响社会稳定、延缓城市化进程、降低农民收入和拉大城乡差距。因此,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加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工作、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服务、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和落实土地政策等政策措施,来缓解农民工返乡所带来的矛盾。

[关键词]农民工 农民工返乡 农民收入 社会稳定

作者简介:徐小梅,1988年3月26日出生,女,吉林省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经济系。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众多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迫停产、限产,甚至破产倒闭,在河南、安徽、四川、江西、贵州和湖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已有大规模农民工提前返乡,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在我国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大约有两千万农民工由于无法找到工作而大规模返乡。[1]

一、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原因

(一)近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所引起的世界性经济萧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欧盟、美国和日本受这场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其市场仍在进一步收缩,而这三个地区截止2008年7月在我国前十位出口市场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位。外部市场的萎缩和需求的下降,导致我国出口困难。来自海关总署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2009年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649亿美元,下降25.7%,进口600.5亿美元,下降24.1%。至此,我国出口已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负增长,并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2]

外需市场大幅度萎缩,出口下降,直接影响到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出现歇业或倒闭现象。而这些企业正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地方,因而大量农民工被迫提前回乡谋求出路。

(二)人民币升值及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2007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对外相对价格升高,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外向型企业出口锐减,利润降低。在人民币迅速升值的压力下,一些企业纷纷采取裁员的方式来降低劳动力雇佣成本,缓解生存压力。加之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如出口退税减少、信贷紧缩等,一些中小型出口企业融资困难,扩大再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些都大大加剧了农民工的失业矛盾。

(三)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一些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一些生产效率低、缺乏生产技术和新型人才的企业将因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逐步被市场淘汰,就业岗位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也将发生改变,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越来越多地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越来越重视劳动力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

(四)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企业违法用工成本提高的影响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该法律将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依照本法执行。” 这样的规定,不仅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纳入了这部法律的调整范围,而且将法律扩大到所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劳动者,使各种类型的单位在用工问题上更加规范和完善,[3] 但在客观上也增加了一些原本违法用工企业的成本,对在这些企业就业的农民工造成消极影响。

二、农民工返乡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我国2亿多农民工在国内200多个行业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2%以上。[4] 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大量失业返乡,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社会稳定

长期以来,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严重受损。受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如劳动报酬低、工资被拖欠克扣和工作环境恶劣等,面临着比城市其它群体大得多的生存压力和生活压力。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极易对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现状产生不满情绪,容易产生挫折感, 形成压抑、烦闷和消极厌世的社会心理,特别容易产生各种攻击性心理、报复性心理以及其他反社会心理。[5] 然而为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取得收入来养家糊口,大多数农民工采取忍耐和克制的态度。如果这时他们再失去工作,看不到希望,就极易将怨气和无助爆发出来,引发各种社会冲突。此外,农民工回乡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安置,也将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

(二)影响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化人口不到50%。即使城市化以每年1%的速度顺利实现,10年以后,还将有1亿多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同时,我国农村现在还有约80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二、三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势必加剧农村劳动力剩余,影响城市化进程。

3、影响农民收入,拉大城乡差距

农民工外出就业,不仅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成为许多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偏远的山村,很多家庭单靠土地和养殖牲畜不足以或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而供不起子女上学读书,看不起病。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在一些农村家庭里,孩子因父母无法负担学费而被迫辍学、回家干农活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最怕生病,因为没有钱看病吃药的现状也有目共睹。外出打工寄钱回家已经成为现时农村家庭取得收入的重要途径,如果农民工失业,其所在家庭将失去主要收入来源,这不仅会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目标难以实现,更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三、解决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

各地企业裁掉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和可替代性强的岗位,而在岗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很低。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其知识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相关部门机构可以利用农民工暂时失业的间隙,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投入,提高其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为农民工将来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二)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许多农民在常年外出打工的过程中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社会关系和市场经验。针对部分有创业实力和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地方政府应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和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优惠,以创业带动就业。[6] 从长远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既带回了先进生产力和新思想,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又开拓了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的门路,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服务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决定扩大内需,未来几年内,将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医疗文教、安居工程到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农民工是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各地部门应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农民工集体外出务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把返乡农民工有事干、有收人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切入点。要对辖区返乡农民工进行全面的普查统计,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通过用工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7] 还可通过举办现场招聘会,组织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工在现场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大力开展免费职业介绍,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农民收入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