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刊概要

2009-05-2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世界知识 2009年7期
关键词:所罗门群岛援助阿富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不再是华盛顿的后院

Michael Shifter(《当代史》编辑,乔治顿大学助理教授,美洲国家对话政策副主席)

Daniel Joyce(美洲国家对话项目伙伴)

拉丁美洲33国首脑峰会在奥巴马就职一个月前在巴西召开,这表明了另一种地区秩序的出现,加强了拉美在全球扮演独立自信角色、要求从美国历史霸权中谋求更大空间的渴望。事实上,拉美多家区域组织已排除了美国,巴西峰会代表拉美开始了重新定义与美关系的新阶段。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拉美各国开始通过寻找共同利害作为提升影响的方式。但此次巴西峰会也凸显了由经济与能源问题引起的巨大分歧,这一长期存在的政治纷争掩饰了区域团结的呼声。拉美渴望与美国在新条件下相处,例如沿循美欧友好关系的框架,由美国参与部分议题而不是全部,这种“互换”对于旧有的美洲国家关系来说,是一次高调的新征程。(黄莹)

2009年韩国经济展望

黄仁星 (三星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首席研究委员)

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经济陷入停滞。虽然韩国未处于金融危机中心,但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反受创更重,各项经济指标都在1998年后首度出现大幅萎缩。目前各界都预计要在2010年后世界经济才可能开始全面复苏,2009年可能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最不景气的一年。对于韩国,今年极可能成为继1980年、1998年后历史上第三次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年份。预计2009年韩国经济将呈上半年继续下滑,下半年略有起色的“U”字型走势,全年GDP增长将为-2.4%,其中国内消费、固定投资与出口额分别将出现3%、8.1%和15.2%的萎缩。政府应扩大财政支出,调整不合理的企业结构,全面实施经济复兴政策来应对此次危机。 (刘天聪)

所罗门群岛援助的社会政治内涵

Shahar Hameiri(默多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2003年7月,澳大利亚开始“所罗门群岛援助行动”,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澳大利亚为避免该国沦为失败国家在援助行动中贡献颇多,但因未给予其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足够关注而广受批评。援助行动旨在重建政权,重构所罗门群岛社会政治关系,然而其结果却更像一场仓促的危机管理。在所罗门群岛建立新自由主义治理结构的设想,与旨在降低冲突的初衷背道而驰。新自由主义意义上的良好治理意味着任何对新自由主义理念构成威胁的社会政治行为都将被视为有碍政治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因此,澳大利亚将反对援助行动的言论和行动视为非法。结果,旨在处理所罗门群岛政治转型过程中存在冲突的援助行动却降低了该国建立可持续政治和解的可能性。2006年4月,维和士兵前往该国首都霍尼亚拉制止骚乱,更凸显援助行动的危机管理性 质。(王世达)

波斯湾的安全Alexander Zasypkin(俄外交部中东和北非司副司长)

在波斯湾建立稳定的安全体系,一直是俄重要的外交方向之一。2004年俄提出以调和伊拉克危机为基础保障波斯湾安全的构想,2007年俄罗斯根据中东形势新变化对其加以重新定位:波斯湾安全体系应建立在尊重该地区和其他相关国利益的基础上;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谈判或其他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以调和最尖锐问题入手。分阶段采取步骤;在安全、互信和监督方面实行一揽子措施;缩减该地区外国驻军;在安全体系建立初期签订协议,达成信任;促成各方协调一致打击恐怖主义、武器非法运输、贩毒及有组织犯罪;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波斯湾安全体系以建立吸收多方参与的安全合作组织为最终目标,而目前的主要任务则是达成利益相关国间的双边或多边协商。(尚月)

现代化将导致民主化

Ronald Inglehart(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

Christian Welzel(德国不莱梅国际大学政治学教授)

《外交》2009年3/4双月刊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

与冷战后大量国家过渡到民主社会相比,近年来全球民主化出现衰退,但现代化最终将导致民主化。现代化进程一旦开始,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成岗位专业化、城市化、教育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和经济增长。首先,现代化孕育出知识社会,大量受过良好教育、习惯于独立思考的民众越来越重视自我表达。其次,现代化保证了人们的经济安全,当生存不再是一个问题时,人们便更重视寻求政治上的自由选择与自治。在这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中,民主制度的建立最终成为可能。对现代化这种新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的国际关系:民主和平论之所以有效,在于民主国家的人们在认识到战争不可接受后,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来影响决策;在伊拉克实现国内稳定和人民的仇外情绪平息前,对其移植民主不会取得成功;要促进古巴民主,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经济封锁而是帮助其发展;中国和伊朗的持续繁荣,将在他们国内产生民主化的巨大压力,这从长远看符合美国的利益。

(张文宗)

奥巴马的越南

John Barry(《新闻周刊》记者)

《新闻周刊》2009年第6期

美新闻周刊杂志社出版

阿富汗战争正在向我们十分熟悉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总统发誓要赢得战争,急于显示自己铁腕手段,另一方面,阿富汗四分五裂、濒于崩溃、政府腐败无能。我们的敌人对于抵抗外来入侵者轻车熟路,转眼就能钻进边境的难民营。阿富汗战争和越南战争确实惊人的相似,美国都能赢得每一场战役却依然无法赢得战争。当然,越南和阿富汗也存在明显差异,塔利班不像越共那样强大和团结,而越南并没有构成对美国的直接国家安全威胁。阿富汗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一场正确且必须打的战争。现在准确判断奥巴马打算在阿富汗做什么为时尚早,但美民众对于在阿富汗究竟有几成胜算相当怀疑。尽管有七成的美国人相信奥巴马能打败藏身洞穴中的敌人,但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国人认为他能在阿富汗取得进展。美国如果撤军,不堪一击的阿富汗政府会土崩瓦解,而美国不能承受在阿富汗失败的代价。人们期待曾经成功指挥伊拉克战争的现任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能够再次神奇地扭转战局。

(刘冲)

猜你喜欢

所罗门群岛援助阿富汗
爱心援助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阿自杀袭击频发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