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
2009-05-22文佳
文 佳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婺源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这里的民居是徽派民居,有很多明清时代的建筑,石库门坊、高宅厚墙、水磨青砖,精雕细刻,显示出婺源曾经拥有的繁华与富裕。如今,岁月流逝,老屋风光不再,但婺源仍如陈香佳酿,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即使现在的民居,虽省去了一些修饰,但仍然保留着先辈们的遗风,粉墙黛瓦,依山傍水,远远望去,朴素而淡雅。
每一棵树都是一道风景
晓起是个古朴典雅的,具有明清风格的村庄,一般是婺源之行的第一站。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日的古树……使晓起别具韵味。
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盘。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院落均有天井,厅堂宽敞,大门口三级台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和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以及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晓起村始建于公元787年,村中保留着有600余年历史的房屋几十幢。一路走来,“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古建筑,都风格鲜明、气势非凡,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但晓起的美更来自于它对绿色的依恋,而绿色也似乎十分眷顾这片宁静悠远的土地,青山在春的辉映下着上了绿装,秀水随着绿的到来而露出笑颜,绿的触角遍布晓起的每一个角落。绿得最让人惊异的是婺源的古老樟树,无论是在村庄里,还是在山野的小河边,高大茂密的樟树,把婺源妆点得秀美清新而充满古意。树冠盖天的、弯腰过河的、粗壮如汉的,每一棵树都是一道风景,它们使婺源的山更青、更绿,空气更纯、更净。站在晓起的街道上,闻到的是空气的清新;蹲坐在晓起的古屋边,嗅到的是泥土的芬芳。
当之无愧的婺源“文化”代表
江湾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这里的绿茶、雪梨都久负盛名。这里还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官职者有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文化”代表。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和“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也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江湾历史悠久,村中大部分居民都是“萧江”家族的后代。“萧江”家族一世祖萧祯是唐朝宰相萧遘的第3个儿子,因有战功,曾任江南节度使。有一次,他奉朝廷之命,带兵攻打后来当上后梁皇帝的叛将朱温。渡江前,他对江发誓,不打败朱温誓不姓萧。后来他未能战胜朱温,便指江为姓,改名江祯。为了不忘祖先,也为了同其他江姓人氏区别开来,江祯的后裔自称“萧江”。
当地不少人都说江湾“风水”好。居高俯视,4条巷子把全村分为5部分,整个村落宛似仙人献掌:村东一马平川,稻浪起伏,村南清流淙淙直通长江,村西、村北群山环绕,林木苍苍生云走雾。后龙山据说是江姓发迹的龙脉。自古以来流传这么一句话:“江湾绿泱泱,必定发萧江。”
醉在西下夕阳里
走进李坑,只见一条蜿蜒的小溪如玉带般环绕着村落,村中遍布明清古建筑,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等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一幅令人陶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画卷立刻呈现在眼前。
村中有两棵古树:一棵是桂花树,年代久远,树身庞大,高11米,树冠半径达7米,每逢秋月,桂花开放,有“香飘十里”之说;另一棵是紫薇树,生长在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后院内,树龄500余年,看似衰老不堪,树干和树枝几乎枯萎,只靠树皮吸收养分,但至今仍旧开花,且花期长达90天。有诗赞叹:“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二月久。”
李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具特色: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小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河水清澈见底。山光水色与古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李坑如同江南水乡一样,有水从村边流过,有桥连接村头两岸,但这里流淌的是更为清澈的山泉小溪,在没有涟漪的时候,泉水明净可鉴,把黑白斑驳的老屋静静地映照在水中央。这里的桥是更为简朴实用的石板桥,几块石条,一横一竖,便可行人。在村外的山涧中,又是古朴浑厚的石拱桥和婷婷少女般的木板桥。赶集的村民头戴斗笠、肩挑箩筐从木板桥上走过;桥下流水潺潺,白鸭嬉戏;石矶上,村妇洗衣捣素;河岸边,小舟独自横躺……耕牛从山涧的拱桥上缓缓踱过时,村庄已是炊烟袅袅,而至山气日夕、倦鸟归巢、暮霭烟霞的时候,醉,就是在这夕阳西下的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