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二元结构

2009-05-22宋春梅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摘要】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看,区域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区域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及金融运行效率的显著差异。其中总量水平是从量的角度反映区域金融差异问题,包括金融资源与金融交易数量、货币与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而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则是从质的方面反映区域金融的差异问题,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融资机制和金融行为的不同特点等。金融总量、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的差异共同构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经济总规模;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金融发展水平的区际差异从根本上讲是由经济状态的区际差异造成的。不同的经济状态给金融成长所提供的成长条件和成长区间是截然不同的。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打破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这种供求不均衡使得区域金融运行的二元结构特征开始显现。

下面从经济总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说明。

1.经济总规模的区域差异

如下表所示,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是显著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全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根源于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对资金融通的内在需求。中国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总量规模的差距,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需求数量与结构上的差距。见表1:

2.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

经济结构的状况决定着金融结构的状况,在金融制度的经济决定因素中,社会经济体制的性质状况和结构安排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定社会经济体制的性质状况和结构安排不仅从根本上制约和决定着金融交易的方式、范围和规模,而且直接体现在金融制度的结构安排中。

2.1 产业结构比较

中国各地区经济成长水平的总体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处在不同的经济成长阶段,而经济成长阶段差异又使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虽然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进步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比较以及各地区就业结构的比较来看,在工业化水平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各区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表2:

2.2 经济对外开放度比较

经济改革与经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中国各区域经济改革推进程度上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各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各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首先直接决定了各区域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致使各地区利用国外金融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带动地区金融成长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源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特有制度变迁模式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是显著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区域金融发展环境的显著差异,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必然造成不同区域在金融需求水平、金融供给能力及需求与供给良性互动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注释:

①东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北京、天津、海南。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西。西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广西。东北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以下类同,但第三节实证部分由于相关数据的搜集问题等因素,我们还是采用普遍认同的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企元.区域差距与区域金融调控[J].金融研究,2006,3.

[2]滕建州,梁琪.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吗?—基于时序列的随机收敛和收敛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宋春梅(197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建设与和谐发展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