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个案咨询报告
2009-05-22张海珍
张海珍
[摘 要]本文主要报告了一例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对一名出现考试焦虑的大三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四个阶段的心理咨询,有效缓解了焦虑情绪,能够正常地学习和应对考试。
[关键词]考试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一般资料
陈某,女,21岁,南京某大学大三法学专业学生。体态稍胖,无重大躯体疾病的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是一国企普通工人,母亲去年下岗,现在一家饭店打工。陈某从小性格较内向,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优越感很强。近三个月来,该生因害怕考试出现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失眠头痛,食欲差的症状。经同学介绍来到咨询室时身体略微发抖,意识清醒,但说话非常拘谨紧张,整个咨询过程不敢正视,表情不自然。
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述:学习时无法注意力集中;失眠头痛、无食欲;持续时间近三个月。
个人陈述:我父母是双职工,从小经常是我一个人在家,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爱说话、不太爱和同学交往的性格。但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大学以前我一直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周围的同学都那么优秀,原本的优越感消失了。大三以来,同学们都在暗暗加劲,除了迎考还准备自己的考研路或公务员考试。我很着急,想早日报答父母,又怕自己考不出好成绩让他们失望。但看着厚厚的课本,渐渐开始莫名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晚上闭上眼就会想到考试,噩梦很多。现在我害怕到教室,害怕看到书、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和同学说话,害怕考试。我觉得自己快疯掉了。
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他人的反映:父母家教严,关注的更多是陈某的学习成绩和基本健康状况;老师认为该生性格较内向,不大爱说话,但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与之相处较融洽,认为她话虽不多,但不影响正常交流,近期每天很烦躁的样子。
咨询师本人观察:该生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身体略微发抖,说话非常拘谨紧张,且声调非常低。来访者意识清醒,能自行陈述,自知力完整,无妄想与幻觉。但整个咨询过程不敢正视。
心理测验结果:
EPQ:E41;P51;N69;L36:提示中性偏内向,情绪不稳定;
TAS(考试焦虑量表):21分,属较高水平考试焦虑;
SAS(焦虑自评量表):64分,提示有中重度焦虑;
评估与诊断
1.评估
(1)该陈某目前状态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根据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显示无躯体异常情况,缺乏器质性病变依据,失眠,食欲不振;学习状态下降,部分社会功能受损。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2)根据临床资料的搜集,总结典型症状为:回避行为;情绪反应已泛化;轻度抑郁;中重度焦虑。
2.诊断
(1)诊断结果: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对陈某问题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与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诊断结果为:严重心理问题。(2)诊断依据:①按照“三项原则”分析:该陈某其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自知力完整,个性也是相对稳定的,不属于精神疾病,应属于正常心理范畴。②按照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陈某进入大学三年级,课程考试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形成较强烈的现实刺激;有自知力,主动求治,且内心冲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情绪反应已经泛化,生活中到处受焦虑情绪困扰;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量支持以上诊断。(3)鉴别诊断:①与神经衰弱鉴别:虽然陈某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易烦恼;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但其只是怕考试、怕老师、怕课本,不想和同学说话,并无精神疲乏、不想做事等症状,而且病程不超过三个月,因此,应排除神经衰弱。②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尽管测试显示陈某存在中重度焦虑,但焦虑的内容只针对与考试相关的对象;而且担心有现实意义,没有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特征;症状持续时间仅三个月左右,故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③与抑郁症相鉴别:陈某虽有情绪低落,但属阶段性而非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失、自罪自责自杀等意念,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咨询目标的制定
据上评估与诊断,双方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改变陈某对于考试的不合理观念,降低焦虑水平,改善睡眠状况,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最终目标: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有效应对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促进陈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应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RET):本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本案的治疗的目标之一,是要让陈某意识到自己对考试产生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导致了她现有的焦虑现状。(2)行为治疗:通常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的方法,针对本案中陈某出现的对考试焦虑引发的对教室、教师、课本的焦虑情绪以及由此导致的失眠等睡眠障碍,帮助她逐步学会对适应教室等环境或对象,从而达到减轻不适情绪的目的。
咨询的过程
在充分了解陈某相关信息、做出正确诊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义后,咨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目的:了解陈某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1)备案询问核实陈某的基本情况,并介绍心理咨询的相关事项。(2)做心理测量:EPQ;SAS;TAS。(3)将测验结果反馈给陈某,做出初步问题分析,并制定咨询方案。(4)布置咨询作业:①近期遇到考试或其它感到紧张焦虑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请仔细描述;通过专注与倾听,使陈某感觉到被理解和接纳,让来访者处于安全的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领悟阶段
目的:介绍ABC理论;介绍放松训练方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2)介绍ABC理论:依据ABC理论,引导陈某找出考试为诱发事件(A)、考试焦虑为情绪性后果(C)、“必须考高分”和“成绩差就等于失败”为相关事件的信念(B)。表面看来,情绪性后果(C)是由考试这一事件(A)引起的。通过分析,实际是因为她的固有观念“分数论成败”过分担心考试成绩,才导致焦虑性情绪(C)的出现。通过解说和分析,陈某能够接受此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3)介绍放松训练:本案采用渐进式放松训练法,具体做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4)布置咨询作业:①问周围亲友和同学,如果自己考不好,他们会不会笑话自己。②列举三个内心与现实冲突最大的两个信念。
3.修通阶段
目的:根据构建的焦虑等级表进行系统脱敏和放松训练。运用多种技术帮陈某修正原有不合理观念,从而使症状减轻。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
(1)反馈咨询作业。(2)挑战不合理信念:通过辩论让陈某意识到不准确的逻辑语言是思维过程歪曲的一个重要原因。(3)布置咨询作业:①学习制作RET自助表:填表列出几种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分别列项回答“合理吗?有危害吗?该怎么办?”三个问题,并记录自己的情绪感受。②根据引起焦虑情绪体验的强烈等级构建焦虑等级表。(4)巩固咨询效果。
进一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伴以系统脱敏联系和放松训练,逐步降低焦虑水平。①作业反馈②让陈某闭上眼想像不同焦虑等级的情境,在感受到焦虑情绪时进行放松训练(伴随音乐)并谈感受,再次回到焦虑情境谈内心感受,直到焦虑水平达到最低为止。(5)布置咨询作业:①应用ABC理论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分析②加强与亲人、同学、老师的沟通,并记录沟通过程。
4.再教育阶段
目的:固前三阶段的治疗效果,同时引导进行自信训练和职业规划,提高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方法:会谈、自信训练
针对陈某较内向但有强烈沟通意愿的情况,教授自信训练方法。
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信和社交训练,加强自我管理。
咨询效果评估
1.咨询后心理测验的结果TAS:11分,稍有考试焦虑情绪显示;SAS:52分,轻微焦虑;两次测验结果对比显示症状明显减轻。
2.陈某的自我评估:随着对情绪认识的加深、实践的体验,自己对病因有了较深的了解,并自觉主动地改变自己。最近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听课效率很高,能面对教室的学习环境,复习渐渐有序。
3.社会支持系统评估:与父母的沟通增多,关系改善,与同学沟通良好,也会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4.咨询师的评估:通过观察、回访,发现已经达到预期目标,陈某自信心增强,通过咨询能以理性乐观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人格的完善得以促进。
参考文献:
[1]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6~97.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6.
[3]http://www.rebtnetwork.org/whatis.html.
[4]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下册)》,民族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5]姜宏等.渐进式肌肉放松在控制焦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23).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