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
2009-05-22刘杨于秀杰
刘 杨 于秀杰
[摘 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理论精髓,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核。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对现阶段所提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深入探究儒家和谐思想,对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 和谐社会
“和谐”一词,是“调和”与“谐合”的复合词,《广雅·释诂三》记:“和,谐也。”《尔雅·释诂》曰:“谐,和也。”说明“和”与“谐”两者可以互训。最初,人们试图从功能上把“和”解释为酒器与乐器,《广韵·戈韵》中记载:“和,不坚不柔也,”其意又引申为一种恰到好处的适中状态。“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哲学思想中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内省外修,进而推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道德经》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我国西汉时期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是天地万物的有机部分,认为要顺应自然,依循事物的自然本性,从而实现“太和”景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大传·彖传》)即自然界万物并存共育的盛况。[1]马克思则认为人与自然的相通不是泛神论意义上的相通,而是自然意义上的相通,是现实意义上的相通。他把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辩证法的基础之上,他把“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辩证地统一起来。指出:“因为人和自然的现实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无神论,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2]人与自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当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人类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索取,森林滥伐、江河与空气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肆意开采等等,都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谐调发展,而人类也在不断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目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广泛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保持自身内外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身心内外的和谐,认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根本。孟子指出:天下之大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知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孟子.离娄上》)而提到修养身心的方法,儒家强调要“惠而不患,老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保持中和的态度,实现自身内外和谐,所谓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据,和是对待万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就会“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万物各得其所而生和发育,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3]同时,儒家也非常讲求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仅使个体达到了安身立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最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正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修身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躬行”,只有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践行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寻求自身的和谐。[4]事实上,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和谐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社会各因素的和谐发展必须以实现个人内外兼修为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迫切,一种传统道德感的缺失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人们,往往产生莫名的孤独感、焦虑感、不平衡感等等,所以传统儒家所倡导的内外兼修的思想在今天则具有更加重要的启示意义。
提倡“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思想
人与人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在人与人关系上,儒家传统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是促进“人和”的道德原则,尤其推崇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必须以“仁”作为根本立足点,正如《论语·颜渊》中提到的“仁者,爱人也”。同时,指出人与人间应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己所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他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不断忍让并与人为善,这就是其一直遵守的“忠恕”思想,而这种处理人与人间关系的思想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将小爱升华为大爱,把小我转化为大我,这样人际间的和谐相处最终便会延伸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正所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同时,儒家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出了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主张把握事物的差别性,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以和谐为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5]《礼记.礼运篇》中又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当今世界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民族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不尽相同,目前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对外交往的共识。现阶段,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供一种解决各种矛盾调解冲突的机制,有效调节、疏导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形成总体上的平衡与和谐。[6]
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它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继承与批判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其内涵必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最终实现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合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文化与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4,P21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3]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2008(4):135.
[4]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2.
[5]覃翠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08(6):180.
[6]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2008(4):135.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辽宁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