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信仰角度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
2009-05-22张晓燕
张晓燕
[摘 要]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学生信仰角度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高校信仰危机的表现及成因,指出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消除学生信仰危机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信仰危机 高校党建
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给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困惑,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加强党建工作,重视信仰教育,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时期高校信仰危机的表现及成因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对信仰的理解上,重点院校有85.25%、民办院校有77.71%的人认为信仰对自身的成长十分必要,认为“有了信仰人们就会为其执着奋斗、自强不息”。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拥护社会主义”、“爱祖国,努力为国家做贡献”的占73.69%;同意“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不应该完全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应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占85.76%。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信仰主流的同时,调查者也发现,当前大学生信仰的走向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在回答“您的信仰”时,有40.88%的学生填写了“个人奋斗”;在对人生的看法上,有65.18%的人认为“多贡献,多得利”;但也有27.5%的学生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是自私的,因此要不择手段地满足个人欲望”;有13.38%的学生认为“凭本事吃饭,什么社会理想也不要”。这些负面数据比以往类似题目的调查数据结果有明显增长。调查时还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主流信仰体系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而对某些非科学、不健康甚至反动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兴趣,还有的学生什么都不信,处于信仰无所依托的真空状态。尽管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不很普遍,但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信仰危机的出现,首先是源于市场经济浪潮中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冲击。当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被束之高阁或搁置一旁,当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越出经济活动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目标及行为准则时,对物质利益的过份关心就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仰的冲击和淡化。其次,在实践上,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确实对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问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回避,正是由于高校某些群体信仰的无根和迷误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性低迷。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大转型的时候了,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针对自身群体的特殊性,从信仰培养范式总转型上对指导思想、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行彻底反思,把高校党建工作放在战略高位,搁置于社会宏观系统、学校中观系统和个人微观系统之中,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解决校园信仰问题,才能真正走出信仰的浮躁泡沫,重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新时期加强党建,消除学生信仰危机
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等教育战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引领他们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占领高校信仰的主阵地,同心同德地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而努力。
⒈对大学生入党实行分层次分段教育
(1)入党启蒙教育立足于“早”。高校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可以通过党建工作网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的系统教育,让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立足于“实”。认真做好对积极分子的选拔,给积极分子分任务、加担子,促进他们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快速、健康成长。(3)发展对象培训教育立足于“严”。根据中组部关于“发展对象入党前必须经过党的基础知识集中培训”的规定,学校党校统一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的集中培训,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即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予补考,不能入党。(4)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立足于“勤”。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可建立党组织教育制度、党支部党课制度等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体系。除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外,还积极开展讨论会、交流会、答辩会等多种形式活动。坚持每学期对党员进行考核。
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这支队伍建设方面,学校要在入口关、规范考核、重视培养、落实待遇、优化调整五个方面严格要求,通过“专、转、提、派”等途径提高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专”即骨干留用,“转”即愿意从事教学科研者推荐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进修,“提”即成绩突出者选拔到党政管理岗位,“派”即优先推荐辅导员校外锻炼。通过这一举措,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的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未来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过硬的能力素质,更要有崇高的人生信仰和奋斗目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对待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加强高校党建,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前途,这是高校政治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努力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研究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淑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1日第7版.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