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八法
2009-05-22巩庆坤薛俊荣
巩庆坤 薛俊荣
所谓品词,正如张志公先生在《说“透”》中所言:“读文章,用得着一点反复的工夫——嚼一嚼,吃下去;稍微消化消化,再倒出来,仔细嚼一嚼,品一品味道。”一般说来,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遣词造句。因此,品词必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出文中(尤其是小说、散文等文艺性作品)含蓄蕴藉的词语,玩味再三,让趴着的词语立起来,沉寂的词语响起来。在品味中辨其义、感其情、悟其旨。具体方法如下:
1.想象法。想象是品词的基础,即在理解某一词语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美的图画,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用手攀着上面”,如果把“攀”字仅仅理解为“用手抓住往上爬”,那还远远不够。品味时我让学生注意:①父亲是个胖子;②父亲心情难过——丧母、赋闲、离别。之后,让学生闭目深思,想象父亲“攀”时这一动作之艰难,有的学生甚至想象出父亲的这一动作是很“不美”的,因为父亲动作拙笨。一个“攀”字,真是“丑态”百出,而爱子之心及至。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试想,学生若能感悟到这一点,又怎不会被父亲的爱子之心所感动呢?
2.比较法。把不同语言中的同一个词进行比较,理解词语的内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为周济金老父女“便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鲁达嫌少向李忠借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我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比较不同人物的同一动作“摸”所蕴含的不同心理活动——鲁达倾其所有,惟恐漏掉一点,摸出的是慷慨;李忠惟恐多借,摸些碎银,摸出的是吝啬。再结合《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句中的“摸”字,这样就不难理解孔乙己的生活穷困,精神沮丧。由此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含义是不同的。
3.改换法。把要品味的词语换成某些词语加以比较,去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朱自清《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为了让学生品味“钻”字,我让同学们将其改为“长”或“冒”字,通过比较,用“长”字显得俗气、笼统,想象不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用“冒”字,虽然能让读者想象出春草长速之快,但不能想象出春草芽之“尖”和长势的不可阻挡。至此,“钻”字的妙处也尽在不言中了。
4.删除法。把要品味的词语(往往是修饰性的词语)删除,品味一下删除前后不同的表达效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使用了“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短短”等形容词,为了品味其妙处,我让学生把这些形容词去掉后,再读一遍,让学生自己去悟、去品,一切尽在不“讲”中。这种方法还可以适用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5.重装法。把句中某些词语“剪切”后,“粘贴”到另一位置上去,通过比较阅读去品味词语。(一般适用于句式的倒装)朱自清《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了品味“嫩嫩的,绿绿的”,我将此句重装为:“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通过比较让学生品味句式的参差变化之美,理解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嫩嫩的、绿绿的”,从而品味出小草柔软的质地和旺盛的生命力。
6.质疑法。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巧设问题,顺藤摸瓜,由表及里,以理解文章表现手法,感悟文章主旨。《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作者描绘暴雨时用了很多动词(如砸、射、裹等),表现力极强。我让学生先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①这些动词说明了雨点、雨速怎样?(雨点大,雨速快)。②雨点大、雨速快是围绕文中哪一个字来写的?(暴)⑧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暴雨之“暴”?(烘托祥子拉车之苦)④祥子拉车之苦说明了什么?(旧社会的黑暗)。层层设问,花费时间不多,却能品味到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7.吟读法。对一些名篇佳作,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品读中加深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学习《皇帝的新装》,在学生揣摩、分析出大臣、官员、皇帝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后,我让学生找出描写这三入神态、心理的词语,对有关的语段反复诵读,从不同人物的不同神态、心理去品味他们深层的思想性格特征。
8.体验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动手、动口等去模拟、感受、体验文章某些词语的妙处。《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要追赶齐国的军队。“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为了让学生品味“下”、“登”、“望”这些动词,我让学生到讲台上去表演,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从而理解了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谋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捕鸟”描写,作者运用了很多动词(扫、支、撒、系、牵、拉、罩),同学们也可用此法去领悟作者童年时的机智、活泼、手巧,理解“百草园”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无穷欢乐。
山东省莒县夏庄第三中学教导处(27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