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导读
2009-05-22孙月星
孙月星
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宋仁宗庆历八年九月,在江西临川逗留之际,专程凭吊了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遗迹。又应当时州学教授王盛的邀请为“墨池”作记。于是根据王羲之的轶事,曾巩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记“池”,而在于阐释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以此勉励学者勤奋学习,“深造道德”。
文章开头,作者从大处落笔,以省俭的笔墨,根据荀伯子《临川记》所云,概括了墨池的地理位置、环境面貌:“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又根据王羲之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墨池得名的由来。这样扼要的介绍,给人留下了清晰的整体印象。
其实,对于前人记载临川墨池,作者用略带疑问的语气点到即止、轻轻带过,然后采取了姑妄信之的态度,用“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岂信然邪”等语表示了这种质疑态度。因本文的目的在于说理,不在为池考证,所以皆略而未提。文辞之简约,可谓惜墨如金。对于墨池的记叙,要言不烦,却铺设了通向议论的轨道。文章这样开启,显示出作者的目光不是落在墨池的位置、形状的介绍上,而着意在考查、探索“池水尽黑”的本源上,为下文议论作了张本。
接着文章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据《晋书》记载:骠骑将军王述,少时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述为扬州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属。后王述检察会稽郡刑改,羲之以之为耻,遂称病去职,并于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出来做官。对于王羲之的这一段经历,作者只以”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一语带过,略予交代,随之追述了王羲之随意漫游,纵情山水的行踪:“尝极东方,出沧海”。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眼界大开,“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他完全沉浸在自己对书法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岂有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岂…又…邪”强烈的反诘语气,意思是说王羲之哪有闲情逸致到这里来逍遥遨游来玩乐呢?
我们知道,王羲之七岁便开始学习书法,从小天资聪颖,好学善思。从“东床快婿”的美誉中,我们看到一个连对婚姻大事也任其自然的王羲之,他不可能“徜徉恣肆”,他完全致力于书法艺术,王羲之经过不断勤学苦练,终究练就了一手好字。他站在当时书法革新运动最前列,变汉魏以来的质朴为妍美流便的新体。到南朝时,他的书艺可以和东汉书法家张芝媲美,写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有云,矫若惊龙”,风靡一时,朝野流传,成为一代大家。
“又尝自休于此邪”一语,从结构上讲用了设问,肯定了王羲之曾在临川学书,既与上文墨池挂了钩,又为下文议论提供了依据。随后,在记的基础上转为议:“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王羲之晚年己与“草圣”张芝并驾齐驱,羲之书法所以“善”的根本原因,就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至此进一步说明了锲而不舍、刻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这一设问告诉我们,后世没有人能达到王羲之这样的成就,那是因为不如王羲之那样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的缘故啊!
接着作者又循意生发,进一步议论学习的功夫一点都不能少,而在道德方面要达到很高的成就更应该注意磨练。他说:“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由书法艺术引申到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指出“深造道德”,刻苦学习的品质也是不可少的。就这样,正面立论,反面申说,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当然,这里作者把书艺跟深造道德分开,暴露了他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不足。
作者对题旨的开拓并未就此止步。在简略记叙州学教授王盛向他索文的经过以后,文章再度转入议论:“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作者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他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把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也一并重视起来吗?难道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这虽是对王君用心的推测,实则是作者写记的良苦用心啊!
接着,又随物赋意推而广之,进一步议论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这一句的意思是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推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作者由王羲之的善书法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勉励人们不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学习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从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层。从书法推及风节品德,从具体的书法家推及到更广泛的仁人志士,又以“何如哉!”煞尾,作者不把原意说破,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回味,言外之意是“那就一定更加受人尊敬了!”这种含蓄产生了意在言外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里是从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立论的。两点推论极为自然,表现了曾巩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超群不凡。
这两层意思不仅由小及大,从前者推出后者,顺理成章;从讲书法到讲道德,从怀念书法家到追尚先德,都紧扣题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墨池旧址“今为州学舍”;本文又是作者应“教授王君”的请求,王的目的又是“勉其学者”,重点是一个“勉”字。因此,从学习书法到推崇道德风节,自然是勉励生员们的应有内容。
本文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指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完全是“精力自致”,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学者深造道德更应加强学习,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劝学篇。文章阐明了勤学苦练对于取得事业成就所具有决定性作用,鼓励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借物言道,以论为纲,以记为目,记议交错,纲目统一,写法别致,文情并茂,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散文。
本文构思上以小见大。作者由墨池的一个传说引发出学习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再由学习书法推及到道德修养;最后又由“人有一能”,尚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必将永远影响后世。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紧扣“墨池”这个中心,通过具体实例来阐明道理,生发广开拓深,中心突出,内容丰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文章前呼后应,记事议论紧密结合。本文的主旨在借物言道,所以第一段记叙墨池的地理位置及有关传说均略写,为后文议论作了铺垫,重点突出第二段说理部分。如第一段的“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就是与后文“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相呼应的。第二段“况欲深造道德者邪?”与第三段“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相互应照。而第一段提出“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也与第三段的王先生“恐其不章”、“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等呼应。
文中第一段记叙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第二段记他“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是和紧接其后的议论“羲之之书晚乃善”、“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有紧密的因果关联。由于他“精力自致”,才使后人“欲推其事”。总之,由记叙转到议论照应得紧,显得十分自然。然作者仅以“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就将羲之临池苦练基本功的精神刻画了出来。“晚乃善”、“精力自致”,“非天成”和“深造道德”都恰如其分、非常简洁而又准确地表明了王羲之取得书法的高深造诣的根本原因,使人一目了然。文笔简练犀利,风格朴实。
文中运用了不少的设问句,于委婉含蓄中寓发人深思的无穷意趣。如“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此处用设问推测的语气,指出王羲之曾到过临川,间接解释了临川城东为什么会留下墨池遗迹的原因,补充说明了临川墨池的来历。再如“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用此设问,推究王盛良苦用心,同时也表明作者写这篇“记”的深意是不仅仅重视遗迹,更重要的是“劝其学者”勤学苦练,以成大器。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