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德格尔与老庄论物之意义

2009-05-21夏绍熙

理论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存在海德格尔自然

夏绍熙

摘要:海德格尔对物之意义的思考与老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老子从道的立场出发,引导人们思考物的质根本性。庄子以自然为中心,破斥人们对物的狭隘的功用态度,认为物的意义在于其无用乏大用。海德格尔对物的思考有前后期的变化,早期主要从用具性理解物,后来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以诗意的态度思考物,最后将物的意义归结为物的无用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老子;庄子;物;道;存在;自然

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章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4-0045-03

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经历了思想的转向,开始对真理之本性的思索,这也涉及到对物的意义的思考。这时期中国道家思想进入了他的视野。1943年,海德格尔曾引用《老子》第11章全文探讨“诗人的独特性”,其中就强调对物的简朴的看和诗意的态度,后来他又把物的意义规定为“无用”。1946年,海德格尔又和中国人萧师毅合作翻译了《老子》81章的前八章,而且就老庄书中若干字句的奥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斟酌。老庄对物的思考是以“道”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海德格尔对物性的讨论受到老庄的直接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他提倡物的意义在于物之无用。

一、海德格尔思考物之意义的两个阶段

海德格尔的思想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关注的焦点是此在(Dasein),他从此在入问,深究存在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的思想发生转向,开始直接追问真理的本性和存在的整全性。海德格尔认为,这是他在《存在与时间》之后,在思存在之全体的指引下,循存在之实事本身进行反思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思想的断裂。“人在此不是任何人类学的对象。人在这里是在那种最深刻而又最广泛,真正探本的洞察中成为问题的,人与存在相关——或转过来说也一样,在和在之真理与人相关。”在和在之真理被置于最基础的地位,说明海德格尔将追问转向存在本身。相应地,海德格尔对物之意义的论述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海德格尔从工具或器物的角度来理解物,对物的意义不予重视,但他没有停留于对事物的用具性进行规定,而是把眼光从对象化的物体转向在日常生活中现象的事物,从而为后来的思考开辟了新的思路。海德格尔早期从此在开始追问存在的意义,“物”在其思想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在《存在与时间》中,此在作为“在世界中存在”是一种统一的现象,海德格尔将其区分为三个环节:(1)世界与世内存在者,(2)此在之“此”的展开,(3)共同此在与沉沦。在论述世内存在者时,海德格尔提出关于物的看法。此在操劳(Be-sorge)着与事物打交道,事物作为存在者被分为上手的(zuhanden)事物和现成的(vorhanden)事物两类。首先在世内来照面的存在者是上手的事物,它被用作工具,工具有所用,每种工具总是在用具整体中突显出来,在其中每件工具都相互关联。工具用得越称手,就越不触目,越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当工具被损坏用得不称手时,它才脱离了用具整体显现出来,引起人的注意。上手的(zuhanden)事物在使用中被揭示出来,但有用性不是上手事物固有的某种性质。上手的事物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存在着,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人们不经意的使用中。人们对工具的使用揭示着世内事物的存在,这种揭示就是寻视(Umsicht),寻视把事物从因缘(Bewandmis)整体中揭示出来,而因缘整体最终与此在的存在相关联。

海德格尔早期对事物的看法总是围此打转,但其总体思路与科学态度不同,他没有从实体性和广延性出发,将事物对象化和理论化,而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和对待事物的现象出发,把此在与上手的事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对存在本身的思索中,他越来越重视“物”。他追问物,不是追问物的某种理论属性,也不是追问某种特殊的物,他问的是物本身,通过思考物本身,物居留于其自身,人栖居于其近旁。在这方面,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海德格尔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物,丰富多彩的物被磨去棱角,变成普通的物质,然后经过分类,被放入固定的框架当中,要使用时,再按程序组装起来。不管是什么事物,动物、植物甚至精神世界中的事物,都可以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弄得像机械钟表一样。人们不再去沉思物本身,而是算计着把物设置装配起来以备使用,连人也被当作人一种可以牟利的资源来对待。他认为这是传统形而上学影响造成的结果。

海德格尔把传统形而上学对物性的规定总结为三种:“特征的载体,感觉多样性的统一体和具有形式的质料”。第一种规定与西方语言的构造相应,陈述句的结构被投射到物的结构中,实体对应着句子的主语,偶性对应着句子的谓语。这种方式不能揭示物之物性,因为在别的语言中,句子可能不是主谓结构,另外,如果物是不可见的,又怎么可能把句子结构转嫁到物上面呢。第二种规定把物性作为感觉多样性的统一体,主张感知即是对物本身的感知。第三种解释认为物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是从用具出发来探讨形式与质料,这不适用于自然物和艺术品。

传统形而上学的这三种规定都不能揭示物的意义,这样把物当作客体,把思想当作主体来对待,对追问物本身没有多大帮助。“物之物性因素既不在于它是被表象的对象,根本上也不能从对象之对象性的角度来加以规定。”物作为物本身,正如存在作为存在本身一样,保持在自身之中,这种保持同时也是不断创造着,成就自身的过程。

二、老庄论物的意义:清静无为与无用之用

老子和庄子在讨论道的过程中也对物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道的运行产生万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万物的生灭是自然而然的。他们强调对待物的清静无为的态度及其物的无用之大用,也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本应处于不相互搅扰的自然的和谐的状态。

1、老子从有无统一的道论出发,对物的意义进行过深刻的反思。老子认为人们对物的态度应该是清静无为的。《庄子·天下》对老子的思想有精到的概括:“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本,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在老子看来,道囊括万物通而为一,是无比精微的,而物却是粗疏的。但只要心中不存偏见和私欲,以柔弱谦虚为外在的表现,就能随机应变,体察事物变化的实理。道常动不居,不断生成和变化。道是常变不居的,处在不断的生成和变化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从本原的角度看,道通过一二三的分限环节而生成万物;从天地万物的角度看,它们都分有“道”。是道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道作为整体是混沌的,人难以全面把握其运行,但这过程又是确实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孔德之容,味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忧兮,其中有像;恍兮偬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老子》第21章)。”老子肯定道是一切物的共同本质。物之为物是因为物获得了与道的同一性,道成其自身,物也在道中成其自身。但是,人的活动却可能阻碍对物的认识,“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第57章)。”这是因为人缺乏对道的认识,而自作主张。所以老子主张人们以清静无为的态度对待各种事物,“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16章)。”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19章)。”

2、庄子对物之意义的探讨以道为中心。强调物的无用之大用。认为人应该顺从物的自然,不以狭隘的为我所用的态度对待万物。庄子对物的看法,也与其道论一致。他认为道的世界是以自然为中心的,万物都有道性,都属于道,道是一终极整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庄子·秋水》)。”从道的意义上说,万物都是平等的,各种事物具有不同存在方式,没有哪一个更优越。效法道的人不执著于用某一固定的属性规定事物,他立足于整体的道,顺从自然,不阻挠事物的生成变化,“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庄子对事物的认知应采取自然的开放的态度,人的自然应和着物的自然。庄子进一步认为,人们对道的对象化认知分裂了道,是引起是非争执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从自身需要出发以对象化的思维去把握某物,物就只从某一侧面突显出来,以适应人的需要,“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这种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的对事物的拘限之心,就是“机心”,这是对物的自然的打搅,是目光短浅的行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性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机心与道相违背,因此为道所不载。庄子强调人要顺物游心,亦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无乎待哉(《庄子·齐物论》)!”如果人们顺从万物的本性,从道的角度对待事物,那么事物在无限广阔的领域中就拥有了丰富的意义。人们在对待事物时能做到游刃有余,看到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就不会固守一己之私,造作妄为,破坏人与物之间自然和谐的状态。

三、海德格尔与老庄对物之意义探讨的联系:从简朴的看到物之无用性

1、海德格尔对物之意义的讨论与道家有密切联系,老庄以道观物的思想直接启发了海德格尔。1943年,海德格尔在一篇题为“诗人的独特性”的文章中引用了《老子》第11章全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海德格尔认为老子在这一章中探讨了对物的简朴的观审,他说:“那些简朴事物的不显眼的简朴使我们靠近了那种状态,依循古老的思想习惯,我们就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存在,并与存在者区别开来。”这种简朴的看是对物的诗意的态度。在世界中,物保持着自身,这世界不是此在(Dasein)的世界,而是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世界。物正是居留于四重整体的世界之中,本质地聚集着四重整体,把天地神人融入自身,天地神人也因此赋予物保持自身的尺度。老子对物的探讨总是在道的有无统一的视域中展开的,海德格尔的思考与此同出一辙,他在存在的境域中讨论物性,后来又将物性描述为居留于天地神人四重整体映射游戏的世界。他一反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不为物的本质设置外在规定,而主张让物回到物本身,同时也让思回到思本身。这与老子“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第16章)”的自然无为思想相通,他们都强调谨守事物各自的界限,在整体的境域中探寻物的独特性,拒绝对物的妄用。

庄子对物的态度以自然为依归。他认为物本身的内容比人为的规定丰富得多,与其不厌其烦地争执是非,不如顺从道自然而然生成变化的过程,那样既能保持物的丰富性,又能保持思想的敏锐性,无须劳神累心就能顺应事物的变化,这就是“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海德格尔认为从对象性出发不能把握物之物性。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对物性的三种规定(已如上述),不是把人拉得离物太远,就是把人扯得离物太近,从而错失了物之物性本身。物之物性是依循存在而获得的,是在四重整体的世界中得到的。海德格尔说:“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不是一种存在者。”这与庄子的“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庄子·知北游》)”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以自然的态度在道的整体中深思物的意义。说明生成物的并不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第25章)”的道生成万物,所以万物才不断地产生和不断地变化。

2、在对待物的态度上,海德格尔和庄子都强调物的意义在于“无用”,驳斥人们对物的狭隘的工具观。庄子从逍遥游的精神出发,主张以自然的态度对待万物,这种态度不把物作为现成的工具,不以有用性评估事物的价值,它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以道为中心来对待事物。《庄子·逍遥游》中表达了这种“无用”的思想:“子独不见狸胜乎?卑身而伏,以侯教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以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在无何有之乡,大道是自然而然的,人是因时而动,物来顺应,随遇而安的。人与树都回归其自身,人因此而逍遥,树因此而无用。从而达到“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境界。

海德格尔对庄子的思想非常熟悉:“海德格尔早在三十年代就已经熟悉一个由马丁·布伯编选的《庄子》德译本。……三十年后,海德格尔又再一次公开处理了马丁·布伯《庄子》选本中的一个段落。”海德格尔把物的意义归结为无用性,也受到老子特别是庄子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由于工业文明的过度发展,生活在技术时代的人们把崇高的精神,把艺术和诗歌都工具化了,这些曲解使得人们精神沉沦,失去了创造性,“这一世界没落的本质性表现就是:诸神的逃遁,地球的毁灭,人类的大众化,平庸之辈的优越地位。”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唤起人们对物的诗意的思考,使人们从物的奴役和机械技术中解脱出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把物的意义归结为物的无用性,并告诉人们不必为物的无用性担忧,他说:“人对于无用者无需担忧。凭借其无用性,它具有了不可触犯性和坚固性。因此以有用性的标准来衡量无用者是错误的。此无用者正是通过让无物从自身制作而出,而拥有它本己的伟大和规定的力量。以此方式,无用乃是物的意义。”海德格尔关于物的意义的思想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他所面对的人的精神沉沦与老庄所处的时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3、海德格尔和老庄关于物的意义的思考对当代的启示意义。正如首先在中国翻译、介绍和解释海德格尔思想的哲学家熊伟先生所说:“正是对此懒于运思的警戒促使道家还有所随带的中国思想进入真实洞察的通道,事隔两千年,相距两万里,进入托特瑙山庄,还将进入更为广远的未来。”老子庄子对道和物的精辟见解直接影响了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本性和物的意义的构思,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有着深层的共鸣。海德格尔与老庄揭示出物的意义在于物之无用性,他们从存在或道的深度强调和关注物之无用性,批判人类普遍采用的实用的、功利的主义的态度。从整体论的角度看,个人是宇宙、地球、海洋、大陆、生物圈、种族、国家、社区、邻居、家庭等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宇宙大生命的一部分,对处于同一有机整体中的各种事物的尊重就是对人的生命本身的尊重。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的思想纲领,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它采取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把自然置于优于人的地位,在整体之中关注事物的内在价值,消除人在万物面前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这促使我们深入思索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也为我们解决当今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背景中,人的完整是源自人与自然的交流,并由自然支撑的,因而这种完整要求自然相应地也保持一种完整。”人是扎根于自然,受惠于自然,也受制于自然的,在人与自然万物的交流中,不能一味地控制事物,无休止地榨取自然资源。只有尊重自然万物本身的完整性和运行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存在海德格尔自然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