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课堂撒满灿烂的人文性阳光
2009-05-21张芳
张 芳
摘要:本论文从小学作文的教学实际出发,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探索出一条作文教学生活化、个性化、辐射化、评价的多元化的新思路。从作文教学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切入点,通过作文教学的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呼唤人文精神,充实学生的作文,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为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展示的平台。
关键词:人文性教育目标小学作文教学个性表达观察方法选取素材交流平台评价方式
2008年上海高考一篇以“他们”为题的满分作文,作者通过富有真情实感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18岁青年眼中的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的群体形象。这篇作文为什么会令整个社会为之欣喜呢?上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小英认为,这篇作文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是一个城里的孩子,却能如此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不仅关注农民工孩子的物质生活,还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层面,表达了同情、理解和尊重,其中的语句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详见《汴梁晚报》6月21日A5版]同时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人文精神乃是一种可贵的社会责任感。(详见《大河报》2008年6月21日05版)
再一次用心阅读了今年的高考部分满分作文:《精神的三间小屋》、《人生三境》《母亲手中的稻草绳》、《大爱无私》、《美德之花开遍中华大地》、《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深深地被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魅力所折服。
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所体现的人文性教育,就是让学生的作文生活化,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为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平台。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作文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才能让一缕缕充满人文性的阳光,撒进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呢?
中年级作文是整个小学作文能力的过渡时期,它承载着由低年级写话到高年级习作的衔接,训练重点由原来段的训练,转移到连段成篇的训练。为了克服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内容“假、大、空”这一现象,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拾取素材,解决无米下锅的烦恼。
(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非是认真地、一丝不苟地看,而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这六大感觉的协调与合作。在观察的时候要学会看事物的“看点”,如:看大小、看高矮、看厚薄、看形状、看颜色、看数量、看整体、看局部、看姿态。
又是一年秋天到,校园里摆满了菊花,可以带领学生赏菊,有了“看点”的指引,学生们“观之有法,写之有话。”瞧,同学们的杰作新鲜出炉了——“秋天到了,校园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还有白的。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大的如碗口,小的如纽扣。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完全绽放。绽放的菊花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像流星,有的像龙爪,有的像绣球,还有的像舞动的少女。我俯下身子认真观察,花瓣的宽窄不一,宽的有两厘米,窄的不足五毫米,但是他们的样子都很像一把小勺子。一阵风吹来,他们在秋风中频频点头。”
因为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以前有些学生只能写十几个字,现在却能有声有色地写上百个字,这对于我们来说怎能不是一种鼓舞,不让人欣喜呢?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所以,教师还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积极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如:春游、夹黄豆比赛、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泡黄豆、老鹰捉小鸡、踢毽子……
记得在一次观察活动时,有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我把黄豆放进水里约十几分钟后。原来光滑的表而变得皱巴巴的,很像奶奶长满皱纹的脸。谁知,第二天早上皱纹全没了,一夜之间身体竟然长大了一倍,像一个酣睡的胖娃娃,摸起来滑溜的,很舒服。”观察如此认真,感受如此深刻,细腻,读来不由让人会心一笑。
显而易见“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一目标,已悄然实现,看来只要我们把作文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无米下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作文教学展示个性化。
作文教学要摈弃以前作文教学的统一命题,不再刻意强调文章的中心和立意。就拿现行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来说吧,上下两册共有习作16次,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一次统一命题作文,在作文要求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写自己最想写的”“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谁编的童话故事最有趣”。作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表达出来。如朱宇晗同学写的《骑车趣闻》
星期六,妈妈给我的小自行车安了一把锁和一个支架,还说明天让我自己骑车去上英语补习班。
第二天,该去学英语了,我心里既兴奋又害怕。兴奋是因为我终于可以自己骑车了,害怕是因为我这么长时间都没骑车了,我能骑好吗?等到我骑车的时候,才不那么害怕了,虽然车把老是晃,像喝多了一样,但还是勉强能骑。在去学英语的路上一直刮着风,我顶着风前行。一路上我躬着背,眯着眼,奋力地蹬着。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我的车子竟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停了下来。我只好下车推着走,风小了就骑几下,就这样艰难地来到了补习班。
学完英语,妈妈来接我,一路上由于是顺风,我骑得很轻松。正当我悠闲自得地边骑车边和妈妈聊天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喇叭声,扭头一看,原来是位阿姨,她心里也许在说:快让一让,我还有急事呢。正当她准备超过我的时候,我的车把一歪,吓得她赶紧刹车。妈妈见了,忙向那位阿姨解释说:“不好意思,我儿子是新手。”还对我开玩笑说:“应该给你买‘新手两个字贴在你的车上,这样骑车时行人就会关照你了。”我听了,幽默地说:“应该买‘实习两个字贴在我车上。”妈妈听了,笑得眼泪都快流了出来。
骑车可真有意思,我得赶紧练习,争取早一天变成老手。
让学生讲真言、抒真情、追真知、做真人,这是作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教育目标的真谛。读着这充满个性化语言的文章,怎能说不是一种享受呢?
(四)、作文教学的辐射化。
以语文学科为轴心,辐射其它学科,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建立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课堂。
作文教学并非只是局限于自身课堂,当了解到科学课上老师让观察蚂蚁和蚕时,要适时引导,这时学生们的观察是最有童真童趣的;当听说劳动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为母亲制作节日贺卡时,不妨因势利导……,这样,写作文的素材就像海边拾
贝,顺手拈来。再加上及时的写作方法指导,此时的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真正达到了一百个读者眼中,出现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境界。
记得在一节体育课上,天气突变,狂风大作,体育老师不得不让同学们停止踢毽子练习,速回教室。教室里的情景又被张涵茵同学记下了:“老天好像生气了,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转眼就狂风四起,教室的窗户还没来得及关,同学们的书本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课桌上的鸡毛毽被风吹得像个不倒翁似的。”在教学时将视野扩宽,如果能辐射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欣赏到的风景将会别有一番洞天。如李韬魁同学的《分牌妙招》:
星期天上午,妈妈让我帮忙分牌,我一看,差点晕过去i啊,整整五副,要我分成一副一副的,得弄到猴年马月呀!但“母命难违”啊,我就老老实实地一张一张数了起来。“方片A,方片2,方片3……”当我快整理完一副时,隔壁的伙伴来找我玩,见我拿这么多的牌,兴奋地说“我们打扑克吧!”“别……?我的话还没出口,刚被分开的牌又被掺进了没分的扑克中,这下我可真要晕倒了,老天啊,这不是前功尽弃了吗?伙伴知道了我的意图后,和我一块想起了分牌的办法。
有了!我们先把点数一样的放在一起,比如,我们先从一堆牌中找出所有的10,一副牌中有四张10,五副只要找出二十张10就行了,这样依次找下去。等所有的A-大王找到后,牌就变得有顺序了,然后把他们背面朝上,从二十张点数一样的牌中找出四张图案相同的就大功告成了。最后,我们不但分好了牌,而且被分的牌背面的图案也是一样的。最后我数了数,每副牌都是五十四张,一张也不少,再看了一下表,我们仅用10分钟就分完了。
看来,只要肯动脑筋,做事总会找到好的方法的,就像今天分牌一样。
(五)、作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作文教学还要改变以前的单一二的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快乐。
作文教学的评价也应该以学生是否感兴趣为出发点,以往我们只注重作文的批语,这一繁琐的工作,学生受益却很小。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取一些有新意的评价,如:诵读自己的优秀作文,做一次值日班长,当一次升旗手……或制作作文成长记录袋,鼓励学生再次修改老师批优的习作,誊写后,粘贴在教室里的“佳作园地”,供同学们阅览、欣赏,而后教师将作品收藏起来,学期结束,被老师收藏起来的习作最多的同学,便荣获本学期“最佳小作家”的称号。
有位著名作家、教育家曾说过,明确的目标加上合适的行动便是成功。我想,作文评价的新意化,更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去看,用心去感受,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为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学生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我们的作文课堂就会撒满灿烂的人文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