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2009-05-21李海英

魅力中国 2009年5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师

李海英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法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的学科,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提问的策略、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21世纪的教师,是要在每一节课中都得到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教师不仅是付出,更是生命价值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和延伸。所以现在的教师的职责不是越来越多的追求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激励创造。为了适应新课表,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职业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提问型的教师,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提问研究者,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很好的适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成功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全面审视过去教学中的提问方法。从八年级开始,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由于物理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烈,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要变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

1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兴趣不仅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还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从物理课情景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2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学生在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学生能不能总结实验结论或者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

按照上述原文解读,华佗虽然是身怀绝技的名医,但对于自己作为读书的士人,没有能够学而优则仕,却做医生有时感到不满。自己又有点恃能傲物,不愿呆在相府,侍奉曹操。所以。他托词请假回家,假托妻子生病,屡次拖延,逾期不归。曹操认定他“养吾病,欲以自重”。对曹操的病,华佗也不是针到病除,坦白地告诉曹操,无法根除。只能经常予以治疗,才能够延长寿命。所以。曹操才留他在丞相府。曹操固然是专横残暴,但很难根据这一内容推论华佗不追求功名利禄,一心为百姓治病。更难说华佗有“不为名利所动,不怕权贵欺压”的高尚人格。从历史记载中挖掘材料,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脱离历史真实,随意发挥。

例4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研习升级知识拓展(教科书第105页)

课文原文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尼罗河下游的古代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把文字写在纸草上。……,古埃及于公元前525年灭亡后,他们的文字逐渐成了死文字。公元前3500年左右,亚洲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他们用木棒或芦苇杆把字写在泥版上,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像一个个木屑。后来,随着两河流域被外族征服,楔形文字也成了死文字。

我国比较权威的研究古代西亚北非的研究成果是刘文鹏教授主编《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根据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流行了4000年。由于埃及的象形文字形体复杂,书写速度缓慢,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埃及文字出现了类似行书的僧侣体和类似草书的世俗体文字。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埃及。但对埃及的语言文字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埃及的语言和文字开始发生变化。直到公元3世纪,由于基督教的传播,采用24个希腊字母和7个补充字母的科普特文逐渐取代了古埃及的文字。所以,教科书所讲的“古埃及于公元前525年灭亡后,他们的文字逐渐成了死文字。”是错误的,没有丝毫根据。

对于楔形文字,吴宇虹等指出:苏美尔文字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千纪末,失传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阿卡德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使用最广、最长的一种,起源于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完全废止于公元l世纪左右。实际上,公元1世纪前,在两河流域地区,除苏美尔人外,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梯人、亚述人、米底人、巴比伦人、加勒底人、波斯人、希腊人等外族人征服和统治该地。楔形文字并不是“随着两河流域被外族征服,楔形文字也成了死文字”。

例5除此之外,该册教科书在正文的表述上也有些欠缺和不足。例如:第87页,谈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时,课文写道“通过这些改革,拓拔鲜卑族与汉族迅速融为一体,北方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拓拔鲜卑族”的提法显然不够科学。第117页,谈到佛教的传人时,教科书写道:“东汉初年,朝廷开始重视佛教,派人去印度研究佛学,佛教逐渐在上层社会流传。”根据《三国志魏书》、《魏略西戎传》等记载,汉明帝夜梦神人,始派遣使者到大月氏国求取佛经《四十二章经》,不存在“朝廷开始重视佛教,派人去印度研究佛学”。

作者信息:于卫青,史学博士,广东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张宪才,山东高唐县赵寨子中学教师。

3检查、巩固已学物理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是否记住了,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善,通过提问,常常可以发现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即时改正。

4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通过提问唤起新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成败和师生的思维活动是否协调一致,关系极大。否则尽管都是言之谆谆,但学生感到茫然。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一般来说教师心中有数的,但对学生来说却不一定。如果在关键处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重视,是很必要的。问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答得来,这当然好,再一是答不来,也有好处,便于引起学生注意,使他对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准备(当然不是每个新知识必须提问,也可设问,或用其他方法唤起注意当然也是可以的。)

总之,提出一个问题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的在哪儿。否则乱问一通,看起来气氛很活跃,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什么作用,还可能问得学生晕头转向,反而给教学设下障碍。课堂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作好课堂提问?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尝试采用下述集中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物理情景中提问。如在学习《什么是力》一节中,教师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谁能给力下个定义?要产生力至少要几个物体”。再比如我们学习《蒸发》这一节的时,从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有哪些?”

二、联系学生的知识,导入新课。层层深入提问。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如何调节电视机的

音量大小?音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什么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给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人新课。这样设计的熟悉的事物提问,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列举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列举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物体具有哪些形式机械”。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列举出更多的例子。我们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来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1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2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3题可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三类。

四、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包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五、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显示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六、课堂提问需要启发,不要暗示。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提问是带有暗示性的,暗示的结果,不是培养了真正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盲从。当然“是非问”有时是必要的,遇到一个问题,学生很可能答错时,“是非问”还是可以的。

七、对学生的答案要有着、有落。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学生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后,教师一下子拿出自己的答案,而对学生的回答却不置可否,实际上把提问当成了一个没有意义的过场,特别是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以及与我们现实生活现象相矛盾的答案,尤其不能放过,缺了什么,错了什么,应该落实下来,这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而且在教师和学生活动中,还可以把方法论问题穿插在其中,更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害怕被学生的答案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我认为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适当改变。发现以外答案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当然希望学生全能答对,但不现实)由于问题暴露出来,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有意识的让问题暴露出来。再说出现了相互矛盾的两种答案,便于启发学生思维,这种相互矛盾答案实际上对教与学是有促进作用的。

总之,恰当的物理课堂提问不仅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教师
留言板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