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之我见

2009-05-21宋锦秀王建兰

甘肃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家长

宋锦秀 王建兰

〔关键词〕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游戏;配合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B)—0055—01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健康与安全不是教师被动地给予,而是应该让幼儿主动地获得。幼儿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有意教育

1.通过游戏进行教育。游戏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们则通过游戏《小动物找家》《我的家》《我爱幼儿园》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应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特征,并让他们想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通过游戏教育幼儿,不但能使他们情绪高昂,主动地参与游戏,而且能使他们在积极交流、讨论的氛围中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

2.开展安全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只有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能较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因此,我们把幼儿的需求作为安全教育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生成了一系列活动。如安全主题活动。(1)寻找危险处,并设计、制作各种安全标记等。即组织和引导幼儿找出幼儿园中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贴上标记,以提醒全园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并由认识这些标记延伸到认识交通标记,知道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要留意危险标记等等;(2)利用角色游戏《我是小小驾驶员》让幼儿懂得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3)开展演练活动。如地震演练、防火演练等,让幼儿掌握一些安全应急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体育训练,增强幼儿肌体的协调能力。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运动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他们的平衡能力、动作的灵活性还有所欠缺。为此,教师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设计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则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如《老狼老狼几点了》《小狗乖乖》《解放军炸敌堡》等体育游戏活动,其中囊括了跑、跳、爬、钻、投掷、平衡等基本动作训练。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使其动作灵活、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最终养成自我保护能力。

二、随机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保护教育,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教幼儿正确有序地穿脱衣服 、系鞋带 、 进餐时不嘻笑打闹等;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加以引导教育;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从中获得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伤害,学会自我保护。教师可利用一些突发、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如一位小朋友突然流鼻血了,我们便开展了“我流鼻血该怎么办”的讨论,幼儿们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们得出如下答案:1.告诉老师某某流鼻血了;2.用纸塞住鼻孔并用凉水拍额头;3.找医生看;4.打电话给爸爸妈妈;5.去寝室休息。这说明幼儿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三、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我们成立了“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主要负责检查幼儿园内寝室、厕所、操场、活动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则要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并让其改正。“检查员”不但要检查别人,而且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这样做,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家园同步教育幼儿

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自我保护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应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以便更加顺利地实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如教师可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等。另外,还可以在“家长园地”上开辟“安全自救知识园”,以提高家长教育幼儿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