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师生有效互动促进幼儿良性发展

2009-05-21万兰花

甘肃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角色氛围

万兰花

〔关键词〕 师幼互动;角色;氛围;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4(B)—0054—01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建构有效的师幼互动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做法。

一、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有效引导,充分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幼儿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和创造欲望。但教师如果能够转变观念,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组织者的身份去引导幼儿,适时地转换师幼间的角色,与幼儿形成积极、和谐的互动关系,这会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

如在儿歌“老师本领大”的仿编过程中,传统的教法是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仿编,其间过程比较平淡。转变观念后,我和幼儿互换了角色,让他们来当本领大的“老师”,把自己想画的内容用身体动作表演出来,我则以“小朋友”的身份和其他幼儿根据其表演的动作创编儿歌。如“小老师”模仿小鱼游的动作,我则编出“画条小鱼水里游”;模仿大象甩着长鼻子的动作,我则编出“画头大象鼻子长”……幼儿们争先恐后地当“小老师”表演自己的“绝招”,我这个“小朋友”则适当地给予评价。这使得整个活动不但具有了趣味性,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创设和谐、愉悦、宽松的互动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幼在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积极的互动。而如果让幼儿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中,他们就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就根本谈不上师幼互动。因此,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是师幼进行积极互动的基础。同时,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应该学会聆听童声,与幼儿进行对话,并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让他们选择合作伙伴和活动材料,自由地展示与表达。如在语言活动“一片小树叶”中,幼儿手拿形状各异的树叶,惊喜地向同伴展示着自己的发现:“看,我的叶子像饭勺。”“我的叶子像小船。”……我问:“想想看,你们手中的树叶会变成什么,能帮助小动物做哪些好事呢?”于是,幼儿们兴致盎然地在贴有小动物的白纸上粘贴上不同的树叶,并进行填画,如有的幼儿把叶子贴在蚂蚁身下,画上水波纹,说:“我的树叶变成了小船,送蚂蚁过河。”有的贴在小鸭子的头顶上说:“我的树叶变成了伞,给小鸭子挡雨。”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和同伴、教师、材料之间实现了积极、有效的互动。

三、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使互动更加积极有效

要在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离不开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的言行应充满鼓励与欣赏,只有真正地体会幼儿的心理感受,才可能让他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才可能让幼儿想说、敢说、爱说,从而形成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记得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出示了一根毛线,让幼儿们想象它像什么。他们想到了妈妈的头发、豆芽菜、飘带、电线、水草、弯曲的小路、一条皱纹等等,而祥祥小朋友说他想到了尿,其他小朋友听完后哄堂大笑,祥祥眼里则噙满了泪水,腾地就坐在了地上。我赶紧摆了摆手说:“瞧,祥祥观察的多仔细呀!想得非常棒,这个答案连老师都想不到呢!来,我们一起给他鼓鼓掌。”掌声中,我看见祥祥笑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优点,尊重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才会在积极的互动中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四、构建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尽可能增加师幼间的互动机会

在教学中,通常是一个教师面对许多幼儿,加之受到活动时间有限,以及受到一些外来因素干扰等的影响,一天内真正能够进行师幼互动的次数和人数并不是很多,且在统一学习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能力强的幼儿“吃不饱”,能力差的幼儿“吃不了”的情况。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尽量为幼儿提供符合他们各自发展水平的机会。比如分组教学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分组教学中,参与人数少了,无关刺激也相对减少,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自然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有了更多的机会。教师不但可以充分地关注每一个幼儿,有目的地进行交流,而且还可以及时总结不足,调整方案对下一组幼儿进行教育,并能在反思和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角色氛围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