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估算·笔算
2009-05-21胡文丽
胡文丽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4(B)—0044—01
数学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和形成的,它直接影响到学习数学的效率。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我从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能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奠基石,它对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必须从培养学生说清算理入手。因此,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讲清算理。如,教学“6+7=?”时,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做练习。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纲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能口算的尽量让学生口算,长此以往,必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速度进行训练。教师要对学生的口算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当然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定,逐步提出速度要求。
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要了解大概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都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就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算某个方阵出操的学生人数有多少?家中住房的实用面积大约是多少?一个近似长方形剧院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等等。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估算能力。
笔算能力的培养
笔算是小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自备规范的草稿本的习惯。不允许随便拿张纸出来打草稿,更严禁在书上、作业本上打草稿,并且定期对草稿本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从而使其养成认真打草稿的习惯。
2.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把题目抄下来后先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3.审题的习惯。在审题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数字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并引导他们灵活选择学习方法。
4.良好的书写习惯。
5.订正的习惯。当学生计算产生错误时,教师要要求学生保留错题,分析原因,看看是题目抄错了,还是运算顺序不正确,是计算法则混淆了,还是计算方法不正确,找到原因后在旁边订正并注明做错的原因。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记住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要提高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同时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