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营造一片“活动”的天地
2009-05-21刘多永
刘多永
〔关键词〕 农村;语文教学;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B)—0038—01
开展语文活动课,是培养农村学生搜集信息,获取新知识以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语文活动课,学生能进行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从而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学目标。
一、语文活动课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不应只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应当从思想、道德、身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2. 语文活动课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多样化。语文活动课要求学生发挥求异思维,寻求多种答案和结果。它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自主选择中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3.语文活动课能促进整体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的各种观点能够存异求同,从而让学生实现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
二、农村中学语文活动课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师只关注每年中考升入重点中学的指标。这无形中影响了一些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很多学校难以把语文活动课当作真正的课程来开展。
2.活动课的内容比较单调。农村中学的语文活动课内容相对单调,由于没有整体性的教材,语文活动课往往变成学生的阅读课。
3.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里没有课外读物可供阅读,也没有很多自我展现的机会。这样,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语文活动课的意识。
三、探索适合农村中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培养兴趣,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上好语文活动课,教师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选取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基础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如可以开展语文接力游戏、开火车游戏、猜词游戏、语文智力游戏等等。教学字、词、成语时,教师可以以对联、猜谜语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可将成语分类整理,如植物成语、数字成语、生肖成语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类、表演等。这样,学生会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并对语文活动课产生兴趣。
2.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活动课的兴趣
语文活动课集开放性、综合性于一身,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爱好,而不是负担,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步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操作实践,主动获取了知识,学会了技能时,就会强烈感受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无穷乐趣,并逐渐意识到智慧的力量,从而体验到克服学习困难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广泛选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神话单元后,教师可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神话,开展中外神话故事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语文活动课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开展综合性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以宗璞的《花的话》一文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物、化学、医学等学科去学习,延伸到养生、美食等领域去探索。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尝试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整合,从而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