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本资源的一点尝试

2009-05-21柳金平

甘肃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本利用课文

柳金平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本资源;

语言;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B)—0037—01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都为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笔者就语文素质教育中对课本资源的利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课本中规范的语言,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材料,以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l.加强学生对文字词汇的理解,要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学会据“意”识“言”,“言”“意”结合。据“意”识“言”,即让学生根据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表现方法来理解语言的特定意义;据“言”识“意”,即让学生根据语言形式的特色及语境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2.重视对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优秀篇章都是极好的朗读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让学生学会从声音的大小、语调的高低中品味语言,以提高其对语言的“悟”性。

3.背诵课本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篇章。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搜集个性语言,积累语言材料。语文课本应该成为学生语言积累的根源。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摘录、背诵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二、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语文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供了好的平台。在语文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对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改编成小品或课本剧;对场景不太集中,但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可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成评书进行表演,以锻炼学生写与说的能力;对说明性较强的文章,可让学生实际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对历史性较强的文章,可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上利用课本资源进行的各种语文活动,既可使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又可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利用课本范文要求学生进行仿写、续写和改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术,跟游泳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就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就必须反复实践。”而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是最方便、最实用的仿写途径。可以让学生从仿写句子、段落开始,其他如构思、立意的仿写,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学生仿写的时间久了,自然就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2.对课文的续写、改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续写和改写训练除了要紧扣文章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突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重视联想方法的指导,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作。

四、利用课本资源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

1.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皆源于生活。教师应该让学生进入作者用语言所创造的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与假、恶、丑,领悟生活的真谛,使学生对社会多一层认识,对生活多一份理解,对人生多一些体验。

2.大多数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进入作者用语言所创造的精神生活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崇尚美、感受美、追求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完善自我、实现理想的信心。

猜你喜欢

课本利用课文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