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理念彰显新变化

2009-05-21录淑兰

甘肃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新变化新理念语文教学

录淑兰

〔关键词〕 新理念;语文教学;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B)—0036—01

一、树立新理念

1.转换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道。

2.树立“大语文”观

“大语文”观强调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大语文”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多看点优秀的文章、电影、电视剧等。

二、走进新课堂

1.强化朗读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让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最终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读生字,并且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接着,教师引读,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教学重点,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2.质疑问难

问题是打开思维闸门的钥匙,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求索、发现与创造、成功与快乐,是对学生智慧的开拓,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容易忽视的要紧处、关键处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无意识生疑转变为有意识发问,逐渐爱问、善问,让学生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探究之心去读书,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例如,在《詹天佑》一文的结尾处,我这样启发学生: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大家有什么感受?大家想象一下游览的外宾会怎样赞叹?这些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作业新布置

1.分层布置

分层布置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传统的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抄写词、句、段,并能理解和运用所学字词;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理解全篇课文;对基础特别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课后的拓展练习。实践证明,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2.重视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正确、中肯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新课改强调,批改作业应尽量不出现“×”,最好运用等级、红花等给予做得好的学生奖励,同时还要求教师经常面批面改作业,重视学生的态度和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且要求教师及时评价,每次上课前都要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表扬、指点。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内容灵活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切合自然、生活和社会实际。因此,语文作业的内容不能死板、单一、枯燥。布置的作业形式要多样,教师可以布置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制作和表演作业、个人和合作作业等。比如,“神舟六号”上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杨利伟写信;桃花开了、下雪了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写;学习了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实践证明,这些有意义的作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新变化新理念语文教学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新理念下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