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客的孤独意识

2009-05-21

青少年日记 2009年5期
关键词:萧峰郭靖侠客

袁 文

4月23日晴

侠是什么?是在人世与出世的夹缝中矛盾的人,“仗义”与“超逸”是他们的共同人格。而侠客的结局也大概可归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理想抱负而战死,另一种就是归隐山林。那么,在他们伤感式结局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精神色彩?

前者如郭靖、萧峰。“知其不可而为之”,郭靖因对大宋王朝的忠诚而选择了战死。然而,就是他用血肉为之捍卫的襄阳城,竟被守将拱手相让于蒙古铁蹄。昏君无能,奸佞当道,郭大侠的碧血丹心又有谁人能知?萧峰将断箭刺入小腹自杀的那一刻,他的脑海里回荡着的是对契丹父老的愧疚,还是对大宋故土的不舍?不,是渴望硝烟不再燃起,生灵不再涂炭,民族矛盾消弭于无形的济世情怀。但是,他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换来的只是痛惜的唏嘘,没有人聆听到这—惊天之举的实质。

后者则是大多数侠客们的结局。“天生是隐士”的令狐冲与一心要权力的武林中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斗争之后,在《笑傲江湖》的曲声中,何尝没有“高处不胜寒”?当袁承志在安邦定国的大志化为泡影,远征异域时,内心自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怆;当连城诀的宝藏被发现,所有人如狼似虎抢夺财宝时,狄云在师父的质问里“拔剑四顾心茫然”。

由此可见,无论侠客们的结局如何,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孤独意识。对于那些战死的侠客们而言,江湖险恶,个人之力注定了失败,但理想的追求要重于自我人格,因而他们选择了以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剧命运结束肉体生命,使灵魂超脱于这个世俗星球之上。为的只是对理想的极致追求。而后者的那些隐士们,面对江湖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仗义”变得无能为力,“超逸”使这些侠客们急流勇退,躲进山林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像竹林七贤一般放逐个性。正是“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是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了不同的结局,然而,他们人格深处的孤独意识是重合的。

江湖,是中国文字中创造出的人类社会政治的缩影。《笑傲江湖》中的江湖世界,是其中的代表。正如金庸先生在《后记》中写的:“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由此可见,侠客就是中国历史上那些政治失意、怀才不遇、屡遭贬谪的文人名士的写照,他们的精神个性尤其是孤独意识是相同的。

侠客们“定天下,济苍生”理想、追求自由道义的个性解放性格、光风霁月的胸怀造成了他们在政治上的遗弃感、社会中的无归依感,而自命不凡的道德优越情绪,更使自己孤立于社会边缘,由此产生了“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旷世无知音的孤独意识以及个性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的觉醒形成的天地过客的孤旅之悲。这就是所谓的“孤独意识”,一种超越时代主流的伟大人性的光辉。于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们用他们力能扛鼎的气概创造了“侠”,“侠”也因此而被赋予了一种暗蕴着孤崛超拔的精神力量和深沉的悲悯感。

江湖的纷争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那些灯火阑珊处的孤独永远闪着光……

猜你喜欢

萧峰郭靖侠客
挂羊头卖狗肉
侠客
护鹿小侠客
侠客李白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持之以恒的萧峰
谁才是萧峰最好的朋友
妈妈辛苦
郭靖对黄蓉言听计从只因亏欠
“学酥”郭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