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采”的表现及其在作文中的辩证生成

2009-05-21侯学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采美感文章

侯学智

作文是否有文采,这是衡量作文质量优劣的一项公认的标准。何谓文采?也就是语言美。文章的语言经过修饰润色加工,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这就是文采。

写文章讲究文采,能增强表达效果,中、高考作文之所以特别强调要“有文采”,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作文时不但要“有话可说”,做到内容好,而且也要“把话说好”,做到语言形式美。

那么,文采到底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许多学生对此并不很清楚,他们常常喜欢堆砌华丽的词藻,选半文半白的句子,用生僻的字,以为词句越华丽,越古奥,便越有文采、越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采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根据审美感官的不同,可表现为色彩美、声音美。色彩美是指运用色彩词来描绘物象,通过联想,在读者视觉想象中产生美感。语言有了色彩美,就能真实地表现事物的形貌,生动地再现环境,并能把抽象的感情色彩化、具象化。声音美是指语言的音节、声调、音韵作用于读者的听觉所产生的美感。它要求语言音节匀称、节奏感强,声调高低、升降、长短搭配,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语言有了声音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容易,生动活泼,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根据修饰的浓淡不同,可表现为装饰美与朴素美。装饰美是指语言因修饰而产生的艺术美。语言有了装饰美,就有了形象性和立体感,就能绘声绘色、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地写景状物,表情达意。朴素美就是语言不重雕琢,不加粉饰,而以平淡见长、本色取胜的自然美。如果说装饰美是“浓妆”的话,那么朴素美就是“淡抹”,都是文采的表现。

根据表述的繁简不同,可表现为繁复美与简洁美。繁复美就是通过铺展、反复等进行渲染、强调,详尽地、多层次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强化表达效果。简洁美就是简明精炼,畅达易懂,干净利落,无冗句烦辞,能以少胜多。

由此可见,文采并不仅限于华美、绚丽,而且还包括朴素自然之美、简洁精练之美、整齐之美、参差之美、抑扬之美、节奏之美等。所以,文章要想写出文采,就应着眼于文采的这些不同表现,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多样地交互运用语言,力求使语言形式花样纷呈,精彩迭现。

一、朴丽交织,水乳交融

文采的“朴”与“丽”是形似矛盾、实则相反相成的。“华正与朴丽相表里”(刘大櫆《论文偶记》),“朴”与“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如果能在作文中把它们完美地融为一炉,使其珠联璧合、水乳交融,便会使文章文采斐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开头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了重建岳阳楼的经过,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而中间,则以华丽多彩的语言描写了岳阳楼上所见的壮观景象,接着又以绚丽多姿的语言描绘了“霪与霏霏”与“景和春明”两幅色调迥别的奇丽景色。而后又以朴素平实的笔调,进行议论。在这不到五百字的短文中,文采三变,朴丽交织,可谓变化多姿,相映成美,是一篇值得借鉴的艺术佳品。

“朴”与“丽”文采的使用和表现,一要看文章的题材性质,二要看文体特点。就文章题材而言,如果其本身就是姹紫嫣红、瑰丽多彩的,自然就应该用美言丽句来表现,多采用精彩形象的描写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恣意渲染,极尽装饰,否则便不足以表情达意、状物造形。反之,则用朴实无华、明白如话的语言交代说明。就文体而言,不同文体需要不同的文采,对“朴”与“丽”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说,抒情写景为主的,就会较多地运用“丽”的文采,语言要多些浓密和雕饰;记事写人的、议论说理为主的,必然较多运用“朴”的文采,语言较自然质朴,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作文中应当把“朴”与“丽”处理得恰如其分,切实做到“文采可也,浮艳不可也;朴实可也,鄙陋不可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二、整散结合,相得益彰

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或相近,长用对偶、排比、反复、铺排、顶针、回环等修辞手法,显得整饬端严;散句句子结构各异,字数参差,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讲究辞达。不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散文、小说等,都可以整散结合运用,使其相得益彰。因为整句有声音和谐、气势连贯、意义鲜明、情感充沛的特点,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而散句则有散而不乱、灵活多变、摇曳多姿的个性,可以避免单调呆板,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这都是文章写作所需要的,所以如果两者结合得好,文章就会既有整齐美,又有参差美,不仅文采洋溢,而且还能有效地传达出思想感情、氛围情绪。

例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惨相,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缕血痕抹杀了。”再如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两段话中,有对偶、排比等整句,中间穿插着散句,整中有散、散中有整,让我们领略到语言铿锵活泼的音乐美和视觉美,感受到语言整散结合的巨大魅力。

三、长短搭配,错落有致

句子长短交替、搭配运用,能给人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和美感。长句的表达效果往往是严密周详、委婉细腻;短句的表达效果往往是明快、活泼、简洁、有力。长短彼此交织在一起,便相得益彰、耐人寻味,显出文采。例如老舍的《趵突泉的欣赏》:“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例中有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八字句,十字句,十二字句,最短的为一字句,最长的为十五字句,长长短短,错落有致,灵活多变,铿锵悦耳,显示出语言长短搭配的妙处。

长句的形成主要是增加了单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运用时一要考虑内容需要,做到适当、适度,不宜过多滥用,二要避免冗赘拖沓,产生语病。

四、繁简适度,交互生辉

语言要以简洁为胜,但为了表达的需要,如为了使意思表达得更明晰、更细致、更充分或更生动、利落,有时则使用“繁笔”,让语言具有繁复美,正所谓“丰约之裁”要“因宜适变”(陆机《文赋》)。繁复不是冗繁、芜杂,而是繁复、丰赡,因此,繁简适度结合,便会使语言生辉,收到独特的效果。例如话题作文《月是故乡明》(福建考生)将话题巧妙转化为“因为深情,所以偏执”这一简洁警策之语后,直接用铺排方式将生活感受强化:“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不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

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这段话借助于一系列长句对内心感受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渲染描绘,繁而不乱,复而不冗,颇具文采。

做到文采“繁复美”,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避免堆砌词藻,二是避免语意重复,三是避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否则就会造成罗嗦矫饰,累赘不堪。

五、雅而有俗,别具风味

文章的语言当然是尚雅而忌俗的,尤其是学生作文,语言不能过于俗。但在雅语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一些俗语、口语,则显得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别具风味,一些大家的文章语言常常如此。例如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反对党八股》中“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或者中外的娘儿们上街的时候,脖子上拴了细链子跟在脚后跟……说得苛刻一点,也就是自家掘坑自家埋……刘百昭殴曳女师大学生,《现代评论》上连屁也不敢放。”这些话运用的口语、俗语,风趣幽默,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战斗性。

六、抑扬顿挫,节奏和谐

语言的抑扬美是声音美、音律美的一种表现,他是指在语言上要做到声调协调、平仄相间,从而产生一种节奏鲜明、起落对错的音调美感。语言的抑扬美在我国古代诗文中特别讲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典范。白话文写作虽然在语言上不必像古代那样讲究,但适当地加以注意,使语言具有音韵的协调、节奏的铿锵、旋律的起伏等特性,便会给人以悦耳流畅的美感。例如:“瑰丽端庄的中山公园,绿树成荫,花坛巧布,彩练横空,千红万紫。”作者有意识地把声调安排成仄仄平平、平平仄仄,读起来抑扬顿挫,如碧波翠浪,起伏荡漾。再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哨悄的,草软绵绵的。”作者有意识地安排许多叠音、迭字,读来朗朗上口,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作文中适当地引用一些名人名句、诗词歌赋等,也会增强这一效果。

总之,作文要想做到“有文采”,就得对语言美的多样化形式有充足的认识,并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的辩证关系,做到综合运用,互存并现,相映生辉。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文采美感文章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