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点: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2009-05-21宋大成
宋大成
一个人从刚出生时的自然人到能感知社会并融入社会的社会人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行为模仿,学会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了解了初步的社会规范,建立了简单的行为模式;在少年和青年时期,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认识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接受职业培训等。成年以后,人的社会化学习主要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接受和抵制。在这三个阶段中,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初始学习社会化的时期,有着其他时期不可比拟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在这个时期,儿童主要处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环境中。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站,是儿童实现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在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对接,找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耦合点。
一、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开始于家庭,逐步完成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社会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次级社会化的基础;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延续。儿童初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家庭,次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学校和对社会生活的介入。谢维和教授在广泛研究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之后认为,在儿童初级社会化中,父母和家庭成员是实现儿童初级社会化的“意义他人”,而这些“意义他人”带有本能特征,儿童自身不能选择,这些“意义他人”过滤和选择社会文化,作用于儿童成长过程,扮演主要教育角色,其作用儿童的方式带有亲情性和呵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方式,其内容主要是对个体进行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活动。所以,家庭教育是保持儿童有机体健康和儿童早期固有特征的训练,主要进行满足常规生活所需基本技能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家庭还要掌握初步的社会礼仪及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教育,使儿童在与同伴群体的游戏中,初步理解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涵义。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儿童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儿童与父母的良好情感是实施初级社会化的先决条件,如果在这个阶段,家庭良好的环境受到破坏或出现缺失,成员之间的亲情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儿童的初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继续和延伸,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的扩大和发展。在初级社会化阶段,学校教育是继家庭教育之后的又一重要阶段。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其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有意识的、系统的、长期的。同时,其对个体社会化的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由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教育知识、技能、以教育年青一代成为合格社会成员为己任的专业人员——教师来实施。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以及积极的情感、行为与品格,引导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与其他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相比,学校教育无疑在儿童次级社会化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因素来看,以下两种家庭结构易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一是特殊结构家庭。家庭解体严重阻碍儿童社会化过程。目前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离异父母只能有一方抚养孩子,儿童所接受家庭教育不够完整,即便是家庭教育依然在进行,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已不如以前,许多离婚者很难在短期内再婚,形成暂时“单亲家庭”,家庭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对于再婚者,孩子接纳他(她)也有一个过程,难以形成连续的家庭教育。二是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次数明显增多,过分爱护,过分照顾,过分保护,过分期望等“四过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家长溺爱子女,无形中形成了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有的对子女照顾过多,使子女形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这种对子女的过分关注,不仅延缓了儿童行为规范的形成,而且造成儿童角色认知偏差、自制与自理能力弱等不完全社会化问题。
二、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同时还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学龄前期又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虽然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要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但是家庭对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主导的作用。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化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1.家庭结构及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是利还是弊,在学术界有广泛的讨论。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可以充分享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心,精神上得到满足,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感情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健康、积极进取的品格。同时,由于子女少,父母在家庭中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少,家庭经济条件要优越些,优越的经济基础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同时独生子女的智能和品格也得到较早的开发和培养。二是消极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儿童“成人化”。伙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儿童就缺少了相互之间的学习模仿,儿童无法从在与别的儿童交往中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去了解关心别人。儿童“早熟”现象严重,儿童行为模式形成是通过模仿学习周围环境的人的言行。独生子女在家中每天面对的是成年人,因而对成年人言行的过多模仿易造成“少年老成”现象,儿童过早地失去了应有的“童心”,影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2)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随着人们对婚姻质量的不断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婚打破了原先的家庭温馨,这种变化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压力,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在身心上无疑是一次剧烈的震荡,易使儿童形成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
父母离异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控制能力。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客观自我控制能力都明显低于家庭完整的子女。二是亲子关系。父母离异对亲子关系消极影响是随着离婚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的。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离异而形成的愤怒、被遗弃感、自卑等敌视性情感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迁移到离异父母身上而造成对家庭、对父母的离心效应。离异家庭子女对父
母的离心效应通常反映在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上,是亲子关系好坏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间越长,同时间积累效应而造成的对父母不信任感的影响也越为强烈、越为严重。
2.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培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维度是向儿童提出要求;另一个维度是对儿童的责任。两个维度的组合产生了如下四种儿童教养方式: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他们遵守。他们对子女表现出热忱和爱心,耐心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的决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有高度的自控力。二是专制型教养方式。父母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子女绝对遵循他们所订的规则,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多采用惩罚行为来强制执行自己的意思。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困难。三是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采取少量控制,放纵子女的行为或者对其纪律要求表现为不连续性。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子女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奉献,只知索取,在社会中很难与人相处。当他们走向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差,到处碰壁。鉴于此,父母在培养儿童时要有发展眼光,要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着力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主意识。四是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父母在满足了子女基本的生活之后不再尽心尽责,父母与子女沟通与交流少。由于子女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缺乏感情归属。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缺乏,行为放荡,玩世不恭,易形成冷酷的、具有攻击性的性格,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高。父母应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要平等地与子女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满足子女对爱的需求。
三、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儿童社会化首先开始于家庭,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自己的行为、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潜移默化、说教等方式传承给儿童,使儿童逐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从一个基本依靠本能生活的婴儿发展成为一个合乎其社会角色系统要求的、被其所在社会环境认可和接纳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做到这一点,当儿童走进学校,融入社会的时候,感觉不太适应,已经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眼前的规范发生冲突,究其原因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没有很好地对接,没有找到他们之间的耦合点。要使儿童顺利地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在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应作好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塑造和交往能力的训练等三个主要方面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1.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
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儿童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从众、顺众、谦让、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的良好品质。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重视对儿童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一是建设一个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家庭环境氛围。二是有意训练儿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儿童良好行为常常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形成的,缺乏稳定性和自觉性。因此,父母对子女最初社会规范的培养应从行为训练开始,训练可以从儿童最基本的社会礼节开始,如不打人,不骂人,不讲粗话,爱护花草等等。三是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法。如前所述,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爱,要根据子女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行为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尊重,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2.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儿童交往是其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前奏。儿童早期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交往技能,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人际关系。父母要为子女创造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一是家庭要建立较好的亲子交往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是人生第一次交往,这种交往活动对其成年后有重要影响。在交往中,父母与子女要保持平等的自我状态,与子女平等交流,使子女在心理上保持平衡。二是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成为子女学习交往的榜样。子女的交往首先向父母学习,这就要求家长在与邻里、亲朋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要对人保持真诚、信任、平等、热情、有礼、友善,为子女树立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楷模。三是引导子女与同伴交流。儿童通过与同伴交流,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如何求助等,作为父母要为子女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儿童相处时间越多,对儿童成长越有利。对儿童之间的交往要注意观察,适当地纠正子女的不当交往形式,不断提高儿童的交往技巧。
3.儿童社会角色的培养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培养儿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儿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父母要让子女逐渐知道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对待同伴,如何对待老师,如何使自己行为更符合自己的角色。二是培养儿童的角色行为。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来塑造子女的人格,实现对子女的角色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激励是儿童未来成功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动力。三是尽量避免角色冲突。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对子女社会角色培养的时候,常出现角色期待的冲突。如社会期望每个成员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家庭却片面追求智能的开发。有的家长从成年人的思维角度强迫子女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导致儿童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家长要树立起对子女的正确的角色期待,与社会对子女的角色期待相协调,和子女自身的愿望和个性相符合,促进子女的社会化进程。
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社会化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社会化进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作为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一定要为子女进入学校和社会打好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确保社会化的连续性、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