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结构问题与对策新探
2009-05-21刘雪梅
刘雪梅
教师的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乃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教师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对于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把握教师素质结构的组成,深入研究教师素质的合理结构。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素质结构“问题”成因分析
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教师素质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囊括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全面条件。理论上讲教师的素质要素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质量水平,而且越全面越高越好。但是,任何一个教师要在素质要素上达到完美无瑕、至高无上的境界是不现实的,关键的问题在于需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素质结构。”教师素质结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的,是具有历史性的。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中的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模仿型”、“继承型”的教师,知识累积式的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需要的是以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塑造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首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教育的重点由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学会如何学习方面来。教师素质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素质目标、社会状况、教师队伍三个方面的因素。
1.教师素质结构目标因素
(1)教师素质结构目标高而金,过于理想化
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大量对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借鉴别国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教师素质结构的内涵。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全面而又高的标准,包括德、才、学、能、体及心理等各个方面。“从言到行,从内心到外表,从理性到非理性,都希望能体现时代的理想准则和规范。”教师既是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也是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最终还是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这种“高大全”的教师素质目标,对激励教师不断改善自身素质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的状况、教师队伍现状等因素来看,这样的教师素质目标太理想化,使教师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感。其实研究者所提出的素质目标是优秀教师所应该或者才能具备的素质,我们不可能让近千万教师都成为优秀教师,也不可能让一个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参加工作就成为优秀教师。
(2)教师素质结构目标“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缺乏可操作性
一些研究者对教师素质的表述往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等,这种教师素质结构目标的表述,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这些“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的素质结构目标,具体操作起来困难较大,难以对教师素质结构作出科学的评价。
(3)教师素质结构目标缺乏职业特色
构建完善的教师素质结构,要着重分析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特点,突出教师职业特有的素质。然而,目前一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教师素质结构,除了“教育科学”方面的素质是教师职业所特有的外,其他方面的教师素质结构目标,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对其他各行各业的要求。既然是为教师“研制”素质结构目标,那就应该体现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殊要求。
(4)教师素质结构目标重“外铄”,轻“内省”,缺乏动态性、层次性
教师素质结构目标涉及到方方面面,这些素质是“多数研究者和教师教育者假设,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把专家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某种‘特质‘传递给师范生或一般教师的过程,而且假设这一传递过程基本是无条件的、有效的,与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时期、教师已达到发展水平无关”。教师素质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内外因素”有机结合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既需要“外铄”,即系统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培训等因素,也离不开“内省”,即自我完善与提高等因素。
(5)教师素质目标内涵不一致性,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教师素质目标的内涵,由于各研究者对教师素质理解和研究侧重点等的不同,他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三维结构模式”等。不同的教师素质理论研究者对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不同的教师所接纳的教师素质目标,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会有所不同,往往会使教师素质由于目标内涵的不一致性,而导致教师素质有高低之差。另外,怎样使教师达到这些目标,特别是如何评价教师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研究者只提出了“教师素质结构体系”,很少针对自己提出的素质结构体系而“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比较难对教师现有的素质结构如何以及提高后达到了何种程度进行判断。为了进~步完善和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有一个与教师素质结构相对应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若干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有着不同的权重,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在不影响教师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使教师素质评价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2.社会状况因素
(1)社会道德整体水准低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不是圣人,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具有“圣人”的思想品德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追求;社会风气越好,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越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也就可能越高尚。当然,教师的思想品德总是要高于社会的一般水平。这一点不仅已经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所证明,而且只有这样的教师素质结构才能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没有显现出来,教育的重要性还未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人们往往热衷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有的教师囿于住房、工资待遇等物质条件与社会各界存在的反差,出于对现实待遇的无奈,教师的职业信念发生动摇,教师的职业自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从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但投入主要是高校,虽然对贫困地区的免费教育、学校危房的改造力度都有所加大,但其中给基础教育的比例还是太小。”
(3)社会新生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近60多年来,我国的变化“再没有一种变化像人口变化这样实在、直观、影响深远”。如果人口增长
过快,学生必然就要急剧增加,国家难以培养出足够数量且质量合格的师资。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了20世纪80-90年代入学的高峰。教师的需求总量迅速增加。由于忙于应付教师“量”的亟需,对于教师“质”的问题则“无暇顾及”,致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严重下降。因此,“控制人口增长率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国民教育的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教师教育培养、培训师资的财政资源不足
财政资源决定着高校办学条件、教师培训的层次和水平。教育投资主要由国家负责,但由于国力有限,教育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水平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整体投人水平较低,是一个基本事实。令人惊讶的是,近年来国家预算内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持续走低,呈连续三年下滑之势。2002年为3.32%,2003年为3.28%,减少了0.04个百分点;2004年又创新低,为2.79%,比2003年减少0.49个百分点。”我们要在分配教育财政资源时,必须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到实处。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5)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不高
如果教师的社会地位高、待遇好,对教师职位的竞争就激烈,教师素质自然就会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尊重的需要十分强烈。他们把是否受到尊重看得特别重要,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从教师整体来讲,他们能否获得他人、社会的尊重与他们的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有重大关系。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高,教师的光荣感强,自尊心得到满足,则安心教育事业;反之,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低,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则厌烦教育事业。现实生活中,教师职业的地位不高,甚至处于被轻视的地位。“据北京市对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7.2%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地位较高,41.23%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地位低。”
3.教师队伍因素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教师队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也不合理等问题。教师队伍的现状,给教师素质结构的完善和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1)教师队伍素质起点低
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基础教育曾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民办教师。教育部2000年5月29日公布的《一九九九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说:“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民办教师人数大幅度减少;全国初中专任教师318.75万人,比上年增加9.32万人。专任教师中民办教师4.15万人,比上年减少2.49万人。民办教师占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1.30%。”可以说经过党和政府多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民办教师的问题,但是没有真正解决原有民办教师的素质问题。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已经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但包括民办教师在内的基础教育教师无论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是身心素质,都面临新课改的挑战。教师素质结构的原有基础就比较差。就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学历而言,虽然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到2006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8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34%,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6.46%。因此,构建完善的教师素质结构不能不考虑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现状。在如此低起点而又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完善教师素质结构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想在短期内使教师素质达到“合理状态”是根本办不到的。
(2)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是影响教师素质改善和提高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老教师多、身体弱的教师多、女教师多、年轻教师多,中年及男性教师少、骨干教师“断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处理新课改要求高素质与现有教师队伍现状的矛盾;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一步一步”地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素质,怎样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下提高教师的素质。如何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探讨提高在职教师素质和培养高素质新教师的机制。
(3)教师队伍流失的冲击
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在中国汹涌而起时,教师队伍又面临一次从未遭遇过的冲击,那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教师队伍人员的流失。“1992年全国流失的教师约45万人。原国家教委1995年公布,小学教师流失19.5万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52%。”“有些教师一方面很留恋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教师的清贫,欲走不忍,欲留不甘。”教师队伍流失的尽管是少数,但给“未流失”的教师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足可以动摇“军心”。给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很多、很大的困难。
二、教师素质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状态”的对策研究
我们无力开出一个立竿见影的“药方”,只想谈一谈构建教师素质逐步趋向“合理状态”的基本取向。
1.构建适应知识大变革需要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使教师教育系统的诸要素形成比较稳定的组合方式、基本结构及运行程序。现代教师教育应放在知识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改变封闭教育模式,构建开放教育模式。在知识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教育只有主动与社会大系统沟通,来调节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才能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教育发展和“知识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2.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
我国教师培养、培训体制的特点,可以说是“高水平的培养”,即一些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师范院校负责职前培养;“低水平的培训”,即一些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职后培训。要在知识大变革的时代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必须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有教师教育专业的高校要对自己的毕业生实行“定期培训”和“终身培训”。这样教师教育才真正承担起了自己的使命,才能在社会享有更高的声望。
3.完善中小学校内部竞争机制
在中小学校内部要建立有利于教师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竞争机制,使“一般教师”、“新教师”缩短成为优秀教师的时间。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有着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教师的需要进入了这个层次时,都想实现他们的全部潜力,而这个潜力是无可限量的,由此而带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绩效是很高的。“在心理上喜欢吃大锅饭,事事讲平均,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手段严重窒息了人们的竞争精神,同样影响了教师在工作中的素质培养、提高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为了教师队伍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学校必须确立和强化竞争观念,实行全员聘任制,能者上庸者下,师德败坏者、“误人子弟”者清除队伍,打破评职晋级的“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要在地位平等、条件相当、机会均等的条件下,激励教师去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让教师显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和人生价值,从而使教师自觉积极地向“优秀教师”的目标不断迈进。
4.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价值取向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在观念和行为上作出的选择。在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积极的价值取向。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竞争观念和意识增强,质量和效率观念被教师视为生存的基础等等。“教师已不再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体现教育工作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表现为消极的价值取向。一些教师终身从教的事业心、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下降,部分教师不安心工作,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少数教师行为不正,道德品质下降;师德要求低等等。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们直接进行教育和启发的教师,因而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如何,关键在教师的素质。为实现21世纪基础教育目标,教师应选择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尤其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行为的选择上。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