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山 见证阳光
2009-05-21何志强
移民扶贫开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地处江西于都老区北部山区的银坑镇嶂脑村一百来户农户,2004年开始通过扶贫移民开发,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世世代代窝居深山苦守穷困的命运。
一、搬出深山,易地发展,走出贫困的唯一出路
嶂脑原是个行政村,2003年并入邻近的银坑村。一个村子120户人家620人,全住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陡峭山坡,居住也分散,离银坑圩镇最近6公里,最远23公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村居民房、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是全县有名的“扶不起、啃不动”的贫困硬骨头。
进村极为不易,只有一条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的山径,路窄坡陡,村民生产生活所用都只靠肩扛手提。2001年,嶂脑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后,村民曾满怀脱贫致富的希望,规划修一条进村简易公路,一测算,光开山整路基的投资就得200万元。这对于都老区条件稍好的村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嶂脑这种深山区贫困村了。2002年路刚修了300多米,就被泥石流冲毁。村民们只能困在山旮旯里,过着年收入不上五百元的穷困日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村民苦不堪言,仅一百来户的村子无一栋砖瓦结构房屋,无房户和危房户占80%,除少数几户脑筋较为活络的村民拦住山涧水发电自用照明外,95%的农户不通电,小孩上学困难,解放以来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搬出深山成了他们最大的梦想。
2004年初,于都县扶贫办调整了嶂脑村“十五”扶贫开发规划,决定把嶂脑村列为全县第一个深山区移民扶贫试点村,开始实施整村移民搬迁工程,将全村所有农户全部迁入银坑圩镇的平坦区域。
二、政府搭台,理事会唱戏。村民搬迁有底气
把嶂脑村居住在深山的120来户人家全部搬迁出来,这是节省扶贫成本,彻底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难题的重大决策。可是,贯彻落实这一决策,需要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第一,需要有接收的地方;第二,尽管是整体搬迁,仍必须贯彻自愿的原则。
什么地方能够接受这么多移民?县外乡外是不现实的,银坑境内条件好一点的村也不太愿意接收,因为谁都明白,移民的到来,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带来不小的负担。经过一盘考虑,镇具体负责落实移民计划的副镇长和扶贫专干兰朝鸣想到了银坑村。在他们看来,嶂脑已在行政区划上并入了银坑村,且该村靠圩镇区域已列入全镇小城镇圩镇开发规划,银坑村有义务安置接收移民。如果能在政府统一征用的圩镇规划区内找块地方安置嶂脑群众,不占用村里其它村民的用地,少了几份争地纠纷,而且集中安置到圩镇边,嶂脑村民以后生活有所依靠。他们经过几番周折,终于说服了银坑村同意紧靠银坑圩的竹林组为安置点,征地20000平方米,安置嶂脑深山区移民户。
但是,第二道难题紧跟而来:嶂脑一些群众对搬迁不理解,在穷山沟里生存了几百年,虽然困苦难当,但毕竟故土难离。更关键的是,尽管山里的地收成少,可搬到新地方连田地都没有,搬出去后如何谋生。村民在搬与不搬上顾虑重重。为说服村民搬迁,银坑镇政府安排一批又一批镇村干部上山,做群众的动员工作,帮他们细细算账,把各种优惠政策和利弊摆开来说。还把群众请下山,到安置地亲眼看一看,让群众眼见为实。很快,村民们终于动心了,因为安置地方的发展前景,是他们那种住破土房和种贫瘠地的穷山沟生活根本没法比的。
“政府引导、移民主体、干部服务、理事会动作”是银坑移民扶贫工作成功的一条经验。
为了让村民搬出大山有底气,银坑镇政府充分利用上级给的政策,一切让利于移民。一是在竹林组征用22000平方米的安置地时,每平方米只40元,仅此一项,镇、村两级无形中让利于移民100余万元;二是向上争取配套资金22万余元,用于安置点平整地基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采取政府筹措和移民户出一点的办法,投资水泥50余吨用于安置点的房前屋后道路硬化;四是政府投资40余万元通水通电通电话电视问题。这样一来,安置区基本上达到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五通”要求,实现了路面硬化、社区绿化、环境美化,为移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政府主持协调落实安置用地和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及帮助解决困难户建房贷款后,银坑圩镇的移民组织、移民住宅工程施工、安全秩序及各类矛盾排解等具体工作全部由村民公推的移民新村建设理事会自主进行,由移民户推荐产生的理事会负责工程队的落实、与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政府只在必要环节予以适当支持,由于充分发挥了移民理事会的作用,使得移民工作成为“阳光工程”,消除了移民户的猜疑和怨言。
特惠政策和美好未来的感召,让村民对搬迁后的生活更有底气。2005年元月,第一批12户53名移民告别了生活多年的深山沟,搬进了竹林组移民新区。一年过去了,还待在深山里的那些人发现移出去的人的生活真的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心也动了,于是,连续不断、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深山。从2004年竹林安置区建好至今,嶂脑有80户人家搬进紧靠圩镇的竹林组安置区,另有14户自愿插花分散安置到圩镇边上其它地区。嶂脑移民的实惠让其它山区的农民也动了心,从2006年起也陆续搬进了这个移民基地,光银坑镇琵琶村的深山区农户就有28户。
三、全新生活,憧憬未来,移民的日子越活越滋润
走近银坑圩镇移民新区,大家都能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景象。青壮年人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老年人在阴凉处打堆摆龙门阵,孩子在街道上游戏玩耍,整个新区景气旺盛。“告别深山感谢移民好政策,喜迁新村铭记政府扶贫情。”看到村民新房上贴的这副对联,我们深深的感触到,当山民们深情地告别生之育之的故土时,他们内心深处所写满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以及对未来全新生活的憧憬。
老管是首批从嶂脑搬到靠近圩镇的移民小区的移民户,由于擅长木工活,人也活络,很快成了乡亲们上请下迎的“小鲁班”,不但赚钱比以前多,小区内12户居民还一致推举他当了移民新村建设理事会会长,每天忙碌而充实,按他自己的话说,已经“乐不思蜀”。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提起山沟里的“老家”,老管说那地方“不养人”。儿子上小学,为了赶5公里山路,天不亮就得出门;新娶媳妇怀孕眼看就要临盆,车无法上山,只能抬下去,路窄地陡,抬到半山腰婴儿就呱呱落地……银坑村党支部书记林秦虎底气十足的对笔者说:“我们村的嶂脑整村移民是成功的,这些移民搬迁后住房的变化就不用说了,你自己去看看,小洋楼、自来水、照明用电、电视电话,
分明是城里人的居民小区。嶂脑人原来银坑圩镇赶圩,至少得3小时的路程,现在就在家门口赶圩做生意找活干,搬迁前的8名单身汉全部组建起家庭,没发生任何一户比移民前更差的农户。”
“搬得出”仅仅是移民扶贫工作的基础,“稳得住”和“富得起”才是移民扶贫工作的根本目标。年近50的银坑镇扶贫专职干部在谈移民出山后如何生活时不假思索的说:“嶂脑农户移出来后,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获得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宝贵机会。安置区靠近银坑中心市场,通电通水通路,为移民户脱贫致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移民搬迁后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他们中不少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现在因受到各种新事物的刺激而积极寻找就业门路,能利用便利的交通和较丰富的信息在本地劳务,外出打工或开办商业服务业,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我们银坑镇镇村两级的干部也千方百计给他们提供信息,帮他们寻找活干。具体地说,我们在移民扶贫后续管理上也跟上了一些措施:一是我们根据移民的各自特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靠圩镇的优势,引导和扶持他们自主创业。二是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切实利用扶贫办的“雨露计划”,三年来共培训1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整体素质,使企业愿意为他们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现在移民户中在本地务工人数120余人,占劳动力的54%,外出务工人数达80余人,占劳动力的36%。嶂脑移民实现了人人就业、人人有事做的格局。2007年这些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了1683元,比2002年的水平翻了近三番,接近银坑镇平均1845元的水平。全村现有23辆摩托车,程控电话70部,户平用上了1部手机。三是将移民点的户籍、就医、就学、计生、文教、卫生、治安等纳人银坑村管理,移民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四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设立治安保卫、环境卫生组织,共同抓好移民点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等工作,确保移民点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银坑深山区的移民扶贫只是赣南老区各地移民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各地和银坑一样,都创造了符合本地的方法、形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银坑嶂脑人移民的成功让我们完全相信,虽然老区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那一天还比较遥远,但总会来l临的!在一批又一批的山民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村,迁往全新的地方重新安排全新的生活时,让我们为他们祝福,祝他们早日远离贫困,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作者简介]何志强,男,江西省于都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