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2009-05-21杨丹
杨 丹
吉安县地处江西中部、赣江流域中游,是井冈山的前沿地。全县国土面积2117平方公里,现辖11镇、8乡,46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5万。近年来,吉安县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瞄准“建全市一流,创全省强县”的目标,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经济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超6亿元,居全市第一,列全省第20位。与此同时,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的思路,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之路,农业农村不断呈现新的面貌,被国家农业部和扶贫办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吉安模式”。
一、以村庄整治为基础,建设新农村
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有新村无新貌等,是我县广大农村的旧面貌,这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也严重束缚了农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此,县委、县政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每年重点办一、二件实事。几年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注重规划的领航性。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聘请省测绘院20名专家、技术人员,分10个组下到19个乡镇进行镇村的测绘与规划,完成了乡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1402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庄测绘与规划。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思路,认真指导试点村按照省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尊重民意,从产业发展、村庄整治、生产生活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修订和完善村庄规划,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严禁未规划先建设、边规划边建设、违反规划乱拆乱建的现象发生。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保证村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追求建设的协调性。创优美乡镇。结合新农村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全县19个乡镇近三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00余万元。教育、医疗、商贸(物流)、公交、文化、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地下管网、供排水、路灯、绿化等公用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尤其通过“六个一”(配置一辆清运车、建设一批垃圾池、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建设一处垃圾填埋场、固定一批保洁人员、配套一批果壳箱)建设,全县建成垃圾池880座、垃圾填埋场45个,乡镇圩镇所在地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建和谐村庄。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8年,全县新农村建设拆除断壁残垣36.6万平方米,新修进村公路380.2公里,硬化村内道路48.8万平方米,建公厕471座,建垃圾池880座,修建排污沟124.4公里,87%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厕普及率达40%,通电、通电话的普及率达100%,90%的农户实行了人畜分离或结合沼气改栏,82%的农户用上了有线或卫星接收电视。二是抓乡村风尚净化,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仅2008年送戏下乡156场,开展文化活动145场,送电影下乡4719场,建成农家书屋72家;充分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培养“乡土艺术家”,组建了固江鲤鱼灯队、固江农民剧团、指阳振远龙灯队、敖城茅田花灯队等农民文艺团体11个。三是抓村容村貌整治,把垃圾清理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垃圾清理、收集、运输、填埋制度,农村综合示范点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实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逐渐形成一批以凤凰镇坪岭上村为代表的山水秀美型、以梅塘乡栗塘村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型、以横江镇桂花村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推动型示范新村。
二、以产业富民为核心,发展新农业
建设生态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富裕是根本,离开了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因地制宜,扬优成势,重点壮大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辐射带动,较好实现了生态富民、增效增收。
(一)政策推动。为拓宽四大特色产业的投入渠道,我们将四大特色产业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将农业开发、老建扶贫、农业、水利、财政等专项资金有效整合,向四大特色产业建设倾斜。2008年县财政预算安排3370万元专项资金,对新增葡萄种植面积每亩奖补600元;新建鸡棚补助5元/平方米,新建标准肉鸡养殖小区补助0.6万元/个;新建猪舍补助10元/平方米,新建标准养猪小区补助1万元/个;对常年存栏杂交母牛5头以上的农户,每新增1头奖补100元,对常年存栏80头以上的每户奖补1万元。截止2008年底,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辐射19个乡镇,带动农户3800余户,形成49个葡萄专业村,1亩葡萄纯收入达7000元。肉鸡依托吉安温氏和吉安正邦,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全县1300余户农户合作养鸡,建鸡舍面积48万平方米,肉鸡饲养量1330余万羽,出笼1000余万羽。全县肉牛养殖户达6.8万余户,肉牛饲养量达21万头,年出栏8万头。生猪产业依托吉安正邦发展合作养户87户,新建猪舍4.1万平方米,计划三年后年出栏生猪50万头。
(二)龙头带动。围绕肉牛、生猪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化升级。重点引进培育了广东温氏、江西正邦等高起点、高档次、超大型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对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由县财政和龙头企业出资成立担保公司,信用社按信贷担保基金总额1:10放大贷款,对需要贷款的农户,通过信贷担保公司担保,信用社按标准发放贷款,农户在产品上市时由龙头企业为信用社代扣本息。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提供资金保证。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5家。
三、以文明和谐为目标,培育新农民
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我们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民能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应有的待遇,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一)管理社区化。推选“五老”和有影响、有威望人员为理事会成员,制定理事会制度和章程,形成一套有效的理事会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农民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全县125个试点村都成立了5至8名人员的理事会,且能有效地组织村民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了卫生、自来水、沼气、绿化、村庄财务等一整套项目维护与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有人管事。建起了文化图书活动室、体育活动场所、休闲场所等,开展了“卫生文明户”、“文明家庭”、“农民致富能手”、“信用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树立了科学、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
(二)保障一体化。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着力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全面接轨。加快以村组干部、失地农民、计生对象为重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任职满三年的在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确保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补助,2008年共发放失地农民养老金补助630人65万元。社会救助全面接轨。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对农村低保进行“扩面、提标”,2008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533户1401人,达到6640户16877人,发放农村低保金926.2468万元。医疗服务全面接轨。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32.57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65%,共为农民报销医药费1975.30万元,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达92.24%。
[责任编辑:尧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