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改革:理念更新与思路选择
2009-05-21崔军
崔 军
摘要: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创新人才的时代需求对大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大学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在于课程设置的优化性与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与课程选择的自主性、课程教学的研究性与课程评价的多元性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加强课程领导,为大学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大学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一、理念更新:课程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1课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有宏观战略与目标、中观体制与政策、微观管理与教学三个层面,无论是哪个层面最终都可从课程改革入手。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经常被人们看做是高等教育的“黑匣子”。课程这个“黑匣子”折射出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所持的态度、施加的影响和所抱的期望,大学对课程的重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大学在回应这种要求时,总是以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拓展课程数量和类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回应社会对大学培养更多复合型的、紧缺急需的创新人才的诉求,从而达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2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一目标要靠教育活动来实现。与大学的职能相对应,大学的教育活动主要有三种: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其中教学活动是基础。大学因学生而存在,离开学生的教学活动,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学活动在大学教育活动中具有中心地位。课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理念反映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认为,大学课程的质量决定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在于哈佛大学始终把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课程设置评估委员会”由来自教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等成员组成,定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估,提出改革的建议,通过课程的变革,确保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课程是师生创新活动的发源地
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尽管其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各有差异,但教师教、学生学都离不开课程,课程是创新活动的源泉。没有特定活动内容材料的传输与学生自身的体验,教学活动将不能成为事实。从历史上看,中世纪大学就开设医学、文学、法学、神学等方面的课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求学;中国汉代的太学和唐宋时期的书院,也正是通过其开设的课程开展自学与讲授相结合、自由研学与争辩论道相结合的教学。因此,有教育的地方就有课程,课程的实践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具有创新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即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强调实践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所以,教师的教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共同创造知识,探索未知。例如,研究型大学开设的习明纳(scmina)研讨课程就较好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活动。
4“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课程的挑战
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三:广博与专精结合的知识储备、批判精神与自由发展的个性、较强的探究能力与自我认识能力,相应地,这些素质对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在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探究与实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大学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存在危机,令人担忧:课程体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内容更新缓慢;课程类型单一,学生对课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自主权;课程教学仍然没有彻底改变注入式与介绍式的模式,评价仍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及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格格不入,也对大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中体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协调发展,如何在课程类型与学生的选择中体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协调发展,如何在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中体现探究启发教育与实践创新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大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挑战意味着应对,危机蕴含着转机,根据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探究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大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遵循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把课程的改革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这一思路,其主要着力点应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优化性与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创新人才应服务于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在实施“质量工程”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因此,大学课程设置也要相应地整合与优化,需建立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又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重点要把握三点:一是处理好通识教育基础、大类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课程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实验实践课程与整个课程体系的关系,构建多层次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此外,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吸收行业、产业及用人部门的意见,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创新实践课程,并结合校本实际,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需要掌握广博与专精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开放主要是指课程内容应从单一的学科取向到学科、经验取向的融合。为此,大学教师需处理好两个有机结合:一是科研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科研课题、科技开发、工程实践、社会服务中的课题引入课程内容;二是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构建教材、网络、社会学习资源的立体资源库,并充分利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的资源共享平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课程资源保障。
2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与课程选择的自主性
创新能力所需的个性自由发展离不开所提供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大学的课程管理部门应积极拓展课程的类型及组织方式,根据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点,拓展出更多的讲授与探究、课堂与社会、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一体化的新课型,如:开放式教授论坛、教授合作开设的研讨课、学科概论课、新生研讨课、跨学科综合课等。构建理论、实践、研究的课程结构,并处理好显性与隐性、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活动、分科与综合课程
的关系,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模块课程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推进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案例式、项目式模块课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和社会精英来校讲授小模块专业课程。
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课程学习的要求上是刚性中又有弹性,统一中又体现灵活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是指允许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内自主选择课程,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自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课程应种类多样,并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要求;二是自主选择课程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出“滚动课程”、“巴士课程”,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时间保障;三是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开设分级课程,难度由低到高,向下兼容,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四是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鼓励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加入到本科教学环节,和青年教师一道,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类型教师的风采。
3课程教学的研究性与课程评价的多元性
创新人才需具备理性思考和批判思考能力,这就需要体现课程教学的研究性,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场所。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秉承整体主义的知识观: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学习者是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所以大学课程的教学不应完全是课堂的灌输模式,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形式。当然,大学课程的教学没有固定模式,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发出合理的模式。比如,高等工程教育要永远面向实践,其课程要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创的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于一体的CDIO教学模式,把工程职业实践的环境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强调学习情境中任务的“关联”,而不是具体的“内容”,强调从思考中学习、从做中学习、从运用中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此外,人文社会学科可以采用服务型课程模式,公共外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课程模式,临床医学可以采用模拟病人案例课程模式,法学可以采用模拟法庭课程模式。
创新人才的批判精神应建立在对自我和环境客观、全面的认识与评价基础上,而客观与全面的前提是多元性,落实到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的考试上,更要强调考核指标的多元性。大学课程评价应建立在知识的整体观和整体性评价基础上,不只是单一的测量形式,整体评价摒弃终结性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其特性主要有:合作性、动态性、灵活性和情境化。就大学课程评价而言,高校应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破除“一卷定终生”的观念,增加作业、练习、报告、课堂表现、测验等考核环节;拓展考核内容,使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增加隐性内容的考核,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查。
三、迎难而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
1大学课程改革的难点
一是大学课程涉及学科门类众多,知识在不断地分化与综合,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离不开学科专业所依托的强大科研实力,二是大部分专业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学习和方法训练,因此他们对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反思、批判与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三是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他们对发展个性、自主选择的需求对大学课程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
2发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大学的知识流动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广阔的场所。知识流动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实验室、课题组、课堂、大学科技园、产学研结合点、社会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实施环境,因此,专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巨大。首先,大学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具有“高深学问”的优势,提供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课程的改革不是照搬执行教务处的“指令”,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自主性,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献策。其次,要调动学院、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最后,学校需完善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并发挥教学名师与团队、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以及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对课程改革的领衔示范作用。
3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
大学的课程管理也不应局限于流程与控制,其管理力量应从单纯管理提升为课程领导。课程领导是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凭借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运行,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因此,校长或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对大学课程的领导不只是管理校本课程,不只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课程计划,不只是借助考试来评价课程的效果,而是要结合国家和学校实际,不断开发出服务于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及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领课程改革的方向,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更需如此。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8JA880035]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