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9-05-21谢早春聂裕鹏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双师型实践教学

谢早春 聂裕鹏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高职物流教育的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199-02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它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主要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一般由学校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的仿真和模拟训练及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和岗位实践等环节组成。根据这一培养目标,高职物流教育必须高度注重物流实践教学,对于物流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加以解决。

一、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专业设置中实践教学比重过轻

许多高职学院的物流专业设置不科学,范围过宽,总想将学生培训成物流专业的全才、专家,而不是精于物流行业内某一个领域的合格的工作人员,将学生当成物流主管、物流经理培养,其实这是不现实的。不少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物流工作岗位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多不必的课程都设置了,而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必须的实验实训课却没有设置,或者学时太少、比例过轻。部分课程适用性较差,直接结果是毕业生学无致用。很多暂时根本用不到的东西被列入学生的专业知识中,结果一到实践中,发现根本用不上。

(二)物流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职物流教育的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许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多擅长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是强项。另外,大多高职高专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师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同时也缺乏物流实践经验。物流师资匮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规模和质量。试想,一个没有任何物流企业实践的教师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物流技能?

(三)针对性强的教材匮乏

当前高职物流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优秀教材太少,很多教材都是本科教材的微缩版,尽管教科书的封面都印有高职高专优秀教材,或什么规划教材,其中真实性有多少?许多教师都心知肚明,因为很多都是为评职称而赶凑出来的,有人一年能编出好多本这种教材,在目前这可以说这已成为一种公害,真正优秀的教材实在是不多见。

(四)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

高职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摇篮,但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基本上不具备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条件。即使一些院校现行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它们大多也只是物流仓储配送企业的缩小模型,在几十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放置几排货架,其间穿梭着几辆叉车、自动搬运小车、巷道起重机等,配套的条形码系统等。这样的投资动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不是每个院校都有实力购置,也不是每个院校都能把物流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来投资。而且这样的实训基地过于单一,学生所学习到的技术也很单一、简单,不能适应企业复杂工作所需。因此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十分薄弱,物流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物流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得不到训练。

二、解决当前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困境的思路

(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准则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在附件中更明确提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这些规定明确地体现了以实践为重点和核心的高职课程取向。根据上述要求和实际情况,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应该加大。

(二)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

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把学历教育同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性。应及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调整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同时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系统化、高效化。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采用“模块”体系,即由“公共必修理论课、公共必修实践课、专业必修理论课、专业必修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自修课程”七个模块构成

(三)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选择教学骨干到高校、企业甚至到国外进一步地学习与深造;同时邀请科研院所著名专家、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到学院做专题讲座,以扩大广大教师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参观、学习;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产、学合作,使部分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联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到企业进行轮岗工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每年都安排一些实践经验少(如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教师全职在企业轮岗工作一年或半年,或者安排短期的参观、实习,并将企业的工作场景、流程以及工作单据等制作成为精美的实践教学素材。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教师能够了解现代企业发展的前沿,同时锻炼他们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处理能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

(四)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各种方式,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得以落实,为培养出能为当地经济发展起保障作用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

(五)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首先,学校要根据物流专业的需要和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工作岗位特点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职业环境”,熟悉物流构成要素及生产过程和实际操作方法。另外,高职院校必须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大量依托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物流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或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采取下述形式:由企业出资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并定期派培训师给教师和学生作短期培训;学生到企业接收统一的岗前培训,并在实际岗位上实习,由老员工带新徒弟,学生在“干”中“学”;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形式。有企业参与的实训基地可以使得学生更能深刻理解。

(六)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对于采用项目学习法教学的课程,可以按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进行评分。对于专业课程减少笔试内容,增加操作技能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行毕业设计、岗位训练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将毕业设计环节放到企业里进行,同时进行上岗训练,并作为企业接收安置毕业生的考察过程。总之,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务必建立面向市场可操作强的物流实训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尤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建设符合教育方向的实验室和各种实训手段,从而为社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性物流人才。

三、结语

面对市场需求和挑战,高职物流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的劳动者,让他们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一定要抓住高职物流教育的特点,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大力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培养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物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欣.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对比与解决方案[J].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1).

[2]张龙.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合格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5,(1).

[3]王骏,孙守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及其人才培养[J].物流技术,2003,(9).

[4]黄中鼎,周艳军,蔡卫卫.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5]高履强.物流实习教学的现场环境与虚拟环境[J].职教论坛,2003,(18).

[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Z].

[7]杨明.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刻不容缓[J].物流管理,2006,(9).

作者简介:谢早春,男,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主任,副教授;聂裕鹏,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

猜你喜欢

双师型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