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洲文明起源(二)

2009-05-21

飞碟探索 2009年5期
关键词:玛雅人多毛玛雅

苏 三

在《圣经》中一直强调以扫有红皮肤、多毛的生理特征,这是不是在暗示我们,那正是美洲的红土,美洲的荒芜呢?据说玛雅人一点也不多毛,但玛雅人却有拔毛的习惯。是因为当初由于多毛受到驱逐,从而使以扫的后代开始不断拔毛才发展为今天不多毛的这一现状呢,还是他们本来就不多毛,这是个疑问。假如一个民族一直保留着拔毛的习惯,那其4000年后的后代还会多毛吗?这是个专业生物学问题,我回答不了。不过我有几个推测以说明多毛问题:①数千年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他们的生理特征。全球人类的生理特征在经度方位上从欧洲到近东、到远东有顺序地在眼睛、毛发颜色、鼻子高低方面呈明显的群体渐变;而在纬度方位上则展示了肤色深浅的差异,显示出地理可能对人种生理特征的影响力。②最初西班牙传教士到达美洲之后故意对玛雅人的上层精英进行灭绝,玛雅人中多毛而鼻子高大的人种很可能正是被消灭人群。以上两个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我们今天在玛雅人那里看不到多毛这一生理特征的存在。

多毛这一生理特征的提出确实很有意思。撇开肤色不谈,就多毛和少毛而言,现在人类的差别真的很大,几乎可以分为多毛人和少毛人两类,即便在中国也有这个分别;并且和男女无关,有的男性皮肤光滑无毛,有的身为女性却毛发发达。但总体来看,西方人的毛发要比亚洲人的毛发浓密一些。《圣经》里对以扫多毛这一生理特征的反复提出,说明了在亚伯拉罕家族中间确实也存在着毛发方面的差别:既然有人(以扫)是多毛的,就暗示出有人(雅各)是相对少毛的。

多毛算不算是一种生理缺陷呢?

据说中东地区有为王者必须完美的传统,即便有一点身体的缺陷或者外伤损害都会有被剥夺王位继承权的危险。在中国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不可随意而为的传统,很可能与此有关。在有众多禁忌的古代社会,以扫因为某种原因(比如他喜欢外出活动而受有外伤,或者干脆只是因为多毛)自认失去了王位继承权,从而不得不主动离开中东也是有可能的。他可以选择的只是比如“你愿意以什么样的理由在家谱中表述你的离开”这类问题,而他也完全可以回答说:“我少年无知以红豆汤出卖过我的长子权。”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传统审美中非常注重人的外表,对王侯将相经常把外貌与品德联系起来看待,面貌丑陋几乎等同于不道德。据说摩西就是一个面貌出众的男人,但不幸此人舌头似乎受到过伤害,这个损害很可能导致了他的一些命运的改变也未可知。

以上的这个分析当然可以看作是针对一些具体民族的分析,但放开来看,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一个家族为代表的中东文明流向的追踪。我们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东与东亚地区文明的交流问题。

《圣经》中雅各从舅舅家逃跑进入迦南后不久,两兄弟再次相遇。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久以扫就带着家人乖乖离开了,他把家园故土(以色列)留给了雅各。这里肯定存在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古代政治秘密,原因不会是红豆汤之类的生活琐事,那只是个隐晦的表达方式而已。并且请注意雅各更名的时间发生在他离开舅舅家回到迦南的途中,这个细节不是没有意义的。在古埃及更名一般意味着一个新的法老开始掌握政权。

《圣经》说:“以扫就是以东。”后来命名的以东地理方位就在红海湾的尽头。我想这里很可能留下了以扫的根,但主要人员却离开了。并且那肯定是一支数十万的大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乘船从红海离开。

两兄弟的母亲利百加怀孕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子宫中争斗,耶和华对她说:“两国在你腹内,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这族必强于那族,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实际上就意味着雅各留下做地主,以扫要被驱逐出去,尽管他也建立新的国家,但是却要臣服于天(中东),我推测作为殖民地他们要向母国定期进贡纳税。

以扫与红色有缘,不仅直接形容其身体发红而且《圣经》后面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以扫就是以东”,“以东就是红色”。

目前全世界人种大致分黄、白、红、黑,而印第安人恰好就是红人,所以皮肤红色的以扫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我不相信这是个巧合,因为有太多的巧合都指向一个结论。而美洲以其母亲利百加的故乡Aramaean命名就更合逻辑,经过四千年的演变成为今天的America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以扫的妻子叫Judith,而中国商朝之母简狄的玉圭又出现在印第安人那里。这一系列的巧合不可能是偶然的。

你必倚靠刀剑度日。又必侍奉你的兄弟,到你强盛的时候,必从你颈项上挣开他的轭。

这是父亲对以扫预言的解读:你一路出去,必定遭遇无数战争,并且要向兄弟纳贡,一旦羽毛丰满就可以挣脱开去,自立门户。这也是所有东方殖民地的发展规律,最初与母国有联系,一旦强盛就可以独立。几千年后的美国与英国之间重演了这一幕。

以扫就晓得他父亲以撒看不中迦南的女子,便往以实玛利那里去,在他二妻之外又娶了玛哈拉为妻。她是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女儿、尼拜约的妹妹。

假如说以实玛利就是中国的禹,那么以扫就是和中国人联姻,他经过中国到美洲去就有了一个中转站与根据地。我想以扫是经水路和陆路结合到美洲去的。以扫生活的时代接近中国的殷商,确实一些印第安人在今天自称他们是来自中国的殷人。种种迹象表明,以扫带领自己的家族曾经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禹(假如是以实玛利的话)按辈分是以扫的伯父和岳父。这些信息都像是以扫建立了殷商取代了夏朝。但我觉得殷商的来历很复杂,以后会有专门的章节讨论商朝的出现,现在先说以扫及其家族与美洲的联系。

我怀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沿中国的南部海域北上,在中国的东北和山东一带曾经长期居留,一部分蒙古人、赫哲人、鄂温克人、满族人以及更北地区等民族可能为以扫后裔或与之有密切的族源关系。以扫的一个妻子就是赫人(Heth或Hittite)。在今天的英语翻译中把Heth直接音译为赫哲恐怕一般专家不会有太大意见。

美洲与中国北方民族的文化联系不可小觑。玛雅人与中国草原民族的许多习俗传统、甚至是称呼都有相近的地方,比如玛雅人在公元10世纪之后经常受到来自北方的陶而泰克人(又称托尔特克)的侵袭。公元10世纪,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正是这些陶而泰克人进入并结束了玛雅文明。其后200年,向西,蒙古人使用战马推进到今天的法兰西;向南,蒙古人把自己的政权推行到了两河流域和印度境内。古代人的许多壮举都是愈加纤秀的今人不可想象的。玛雅人属于蒙古人种这也是公认的事实。

当然我不认为美洲文明是由单一的民族建立的,它很可能经历了几个层次。

夏朝结束了中国境内的原始社会,依照中国的情形,以实玛利也同样会顺利结束美洲的原始世外桃源。我十分吃惊地闻知,玛雅的一个重要都城就叫乌希马尔(Uxmal),这不就是以实玛利(Ishmael)嘛!现在我倒是要怀疑,以扫

及其岳父谁最先到达美洲。

美洲玛雅人尽管没有埃及的法老,但是玛雅人的社会政治形制却与古代中东人大同小异:贵族(Akneg-ebob)和君王(Halaeh Uinic,即真人)处于最上层;祭司又是一个特别的阶层,与贵族一样享有特权;第三层是平民;最后是奴隶。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美洲也有中东地区的长老制痕迹。

我注意到美洲的玛雅贵族发音表现为Akneg-ebob,他们的酋长阶层也属于世袭贵族,但被表达为Almehenob。还有几个高级别的人士最后两个字母都是Ob,玛雅祭司就叫Ahjubob。远在中东的古埃及贵族就是Nob,它发展为今天英语的Noble(贵族)。

中国古代一直有个游离于政治体制之外的群体是特别受人尊敬的,那就是高人或者高士;玛雅人则称呼这类人为Chilanese,翻译为先知,属于祭司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看,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古代负有特殊神秘使命传送全球信息的人,他们会定期长途跋涉到各个国家或部落中去。他们不是王侯,但他们像钦差大臣一样有着超然于王权的决断权。但在大约2500年前这个制度就没落了,到后来他们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保存于东方和印第安文化之中。我特别奇怪定期从中国到玛雅部落中去的中国人是不是可以被称为Chilanese(先知)呢?假如他们从中东母国而来,假如中国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他们自然就是信息最充分、无所不知的Chinese或Chilanese(先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一个以远离政治为荣的传统,甚至他们远离世俗生活,可能成为了中国的道教,以居住山野为荣,远离人群社会。我觉得从古埃及的阿蒙神中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这种远离喧嚣保持极端神秘的姿态与中国这一文化特色的紧密联系。“他(阿蒙)隐藏了起来,不为人所知,他比天还远,比杜阿特还深。任何神都不知道他真实的样子……他的神秘让人敬畏。”

玛雅文化中还有一个名字叫Chinampas的水中开田方式,简单讲就是在水中放筏,多为芦苇扎成苇筏,在上面放土种田,也叫浮田。很准确地说,中国也有同样的浮田。日本人名中也有浮田,比如浮田久惠,所以日本应该也有此传统。古埃及人利用芦苇的技巧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他们甚至利用芦苇扎成大船,结苇为田当是小菜一碟。

玛雅人历史短却具有高超的数学、医疗、建筑和天文历法等文明成就。有人以为玛雅人的智慧是天生的,因为有人认为玛雅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可以创造出目前我们所见的文明来。我觉得这一推测是极不科学的。对玛雅文化假如不做外来推测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因为玛雅文明按照目前的水准起码需要6000年左右的文明积累,但实际上目前考古所知相对要短得多。

太阳神崇拜是古代中东最主要的一个神,欧洲古代人一样崇拜太阳,印度、中国莫不如此,玛雅人更不例外。美洲地区巨大的太阳神庙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他们祖先走向日出之地的传奇,他们的祖先用行动实践了对于太阳的无比崇拜。

玛雅地区重要的蛇、龙、鹰崇拜与中华民族的图腾有统一性,与以古埃及和以色列为代表的中东图腾或宗教崇拜有一致性,都说明了它们之间的文化继承关系。尤其让人惊奇的是,以色列的但家族曾经在预言中被称为An adder(龙纹蝰)In the path,这种蛇中国人称之为蝰,而印第安人中最著名的神——身披羽毛如龙一样的巨蛇——却被称为Quetzaleoade,通常被翻译为奎特查尔科亚特尔。实际上三地的巨蛇为同一种东西蝰,印第安人更是直接承袭了中国人对这种动物的发音:奎。同时玛雅人也继承了中国人对这个动物的高度崇拜:奎特查尔科亚特尔在印第安人中是王权和威力的象征,同时它还是掌管天上雨水的神灵。蛇就是龙。

人类大洪水的传说毫无例外地也在美洲玛雅人这里出现。但是比起中国的大洪水传说,似乎与世隔绝的玛雅人神话更接近中东的原版,他们几乎照搬了中东“诺亚方舟”的传奇,不同的是主人公诺亚从一个有家室的人变为一个小伙子,上帝成为大地母亲神,方舟基本没变,是方箱子,报信的鸽子成了鹦鹉。中国版的田螺姑娘神话在玛雅人那里重新被演绎一遍,并且和玛雅版的诺亚后来成为恩爱夫妻。

玛雅石文化的发达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根据,尽管石刻风格与中东不尽相同,但是表现主题却有明显的统一性。

(待续)

链接

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吗?瑞士的两位经济学家用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他们将2002年法国议员选举的候选人照片选了57组,每组两张,各有当选人跟第一高票落选人的照片。他们将这些照片拿给两个不同的受试族群。第一组是684位大学生,问他们看了照片后,选出他们觉得比较有能力的人。另一组是681位五到十二岁的儿童。研究人员将候选人的照片放入计算机游戏中,然后要儿童看了候选人的照片后,决定“要选哪一位当自己那艘船的船长”。

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跟儿童分别有60%与64%的比率选择了胜选的候选人,这个比例远高于随机选择的50%,因此这项结果显示单纯只看外貌的话,外貌与选票具有正相关。而且另外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儿童与成人根据外貌作判断的能力差不多。

所以下次选战到了的时候,或许候选人可以考虑到幼儿园做民调,看看是不是能够争取小朋友的认同。

(选自苏三破译飓风系列之《向东,向东,再向东》,有删节)

猜你喜欢

玛雅人多毛玛雅
玛雅人的预言
神秘的玛雅密码
—— 玛雅圣城
神秘的玛雅密码
神秘的玛雅密码
赫姆斯利猪笼草和哈氏多毛蝙蝠
女性多毛症怎么治疗?
福州的玛雅
玛雅文明
CSM—800永久脱毛机治疗局部多毛症27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