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不当行为之分析

2009-05-21苏明珠

中国教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读书课文

苏明珠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然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怎样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跟进,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不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若干行为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教师实现教学行为跟进。

一、曲解对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快乐的小公鸡》的一个片断。

师:小公鸡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怎样才能快乐?

师:小公鸡的问题解决了吗?

生2:解决了。

师: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3:他去问别人,问了老牛、青蛙、小蜜蜂……

师:他们都是怎么跟小公鸡说的呢?(学生分别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说的话读了一遍)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

生4:他爱动脑筋,他有了问题就去问别人。

生5:是一只很虚心的小公鸡,最后接受了爸爸的意见,帮人们做事了。

师:小朋友们觉得怎样才能快乐呢?(很多孩子谈了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学生马上进入角色表演)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对话,即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指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建构意义。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对话与《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盲目综合

《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对于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极易走向极端。

有位教师在执教《春天的手》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以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在参与式讨论时,执教老师谈了自己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综合的设想,好评甚多。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学科分担目标。我认为,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无度开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总结全文时与学生有如下对话: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1: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2: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3:乌鸦很勤快,渴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4: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5: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找根吸管喝水多方便。

生6:乌鸦还上过狐狸的当,挺愚蠢的。

生7: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的四种意见大加赞赏。)

这种开放已经走入了误区。开放性的思维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经越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引导。如果教师在肯定文本“动手动脑、实践创造”价值取向的同时,再让孩子发散思维,如让孩子说说“乌鸦要喝水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学效果会好得多。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次、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四、泛化体验

感悟和体验是《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些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我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追求读书中的“真情实感”和有见解的感悟与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读书与思考,即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当前,教师似乎不太愿意提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更愿意谈论“自读会悟,个体体验”。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能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或是肤浅片面的白话,缺失了悟性、个性、灵性,也就谈不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五、淡化整体

语文学习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在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必须经历“整体——部分——整体”,这也是认识论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感悟与体验,而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最重要的首先是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听课中,我发现教师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才初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结果,学生所说的只是些枝枝节节、琐琐碎碎的东西,所提的问题比较肤浅,对主要内容的感知也比较片面。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喜爱的内容来读,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学习不能单凭自己的好恶和兴趣,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与艰苦努力,如果学生的读书所得只是来源于“喜欢读”的内容,“不喜欢”读的就可以不读,那么长期下来,这种不完整、不系统的阅读就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上的缺陷。

我认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为突出某一重点、围绕某一目的,适当选读是可取的、有益的。不把握整体,直接割裂文章的选读是有害的。有的教师喜欢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子,或在某些段落中着重标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诵读。试想,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的词句、语段还会有多大魅力?教学中对于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至少要以整段文字呈现,且要加强前后内容的联系,对于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感悟更要在师生创设的大的文本背景下进行。《标准》强调“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用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六、误解实践

《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里的“语文实践”至少应该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表明了语文的性质;二是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三是强调了语文教学实施的途径与方式。可是很多老师一谈“语文实践”,就是认为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社会、自然、生活中开发利用大千世界的学习资源,去开展带有“语文性”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参加社会实践,亲历过程。对照《标准》对“语文实践”含意的解释,我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

那么,语文实践内涵的核心是什么?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是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实践——在识字中学会识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认为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上——让学生琅琅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体验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全面提高语文修养。一句话,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活动是更重要、更经常、更核心的语文实践活动。除此以外的所谓“语文实践”,可能是音乐美术活动,可能是综合实践活动,也有可能是教育考察活动,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活动。

七、削弱基础

《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在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目前语文课堂中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不写字,不读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短短的课文读不熟,这样的课怎么看也不是好的语文课。如果语文课上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读书课文
语文课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