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09-05-19张宝强
【摘要】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立足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总结和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并就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如何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促进就业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就业;对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近期,美国次贷危机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转手,全球经济持续动荡,金融危机正在肆虐全球。最新公布的美国AP-GfK民调结果显示,近1/3的美国人认为金融危机可能令自己职位不保。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动荡,企业裁员,大量人员失业的趋势几成定局。因此,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和关注的一个焦点。
1.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
1.1 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特征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当前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以流动性危机所反映出来的危机。该危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美联储的再贷款和美元货币的过快增长,二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极度扩张,三是证券化资产增长非常迅速,四是金融货币的创造能力过度强化。
1.2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从2007年开始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一系列带有严重危机色彩的事件。2001年,伴随着美国国内股票市场狂跌、大批网络公司纷纷倒闭和“9.11”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美国政府为扭转经济的不景气,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信贷业务,使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周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使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人们的购房热情不断提高。而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降低贷款信用门槛,住房贷款首付率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历史上标准的20%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导致连续多年的房贷市场繁荣。然而,从2004年6月起,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开始了一个连续17次的加息周期。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从2003年6月的1% 提高到5.25%。连续升息的过程在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的同时,也促发了房价的迅速下跌,以及抵押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成为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形势
2.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就业拉动能力减弱
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目标取向。从理论上讲,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通过研究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得出一个结论,即“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尽管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上的差异,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出不一致性。但总体来说,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的长久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使得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
2.2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使得企业招聘人数减少
由于市场进入门槛低、经营灵活、可以用较小的投资成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一般在40-55个,如日本每千人拥有企业53个,99%是中小型企业,近80%的劳动力在中小型企业。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目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以及浙江地区,破产、倒闭者亦不在少数。《中国青年报》2008年10月20日记载:最近以来,珠江三角洲以及浙江的中小企业发生了一些破产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涉及生产玩具以及纺织品的中小企业。在这其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位于东莞的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董事会》杂志2008年11月12日记载:2008年似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冬天,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困难,石油价格上涨带来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劳动合同法》下劳动力成本的显著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利润下降等,在这样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区的大量民营企业步入微利、无利甚至亏损、破产的艰难处境,一场“民企保卫战”已经悄然打响。生产经营的持续低迷,许多企业不仅减掉了招人计划,裁人计划也正在出炉。
2.3 经济发展持续萧条使得现有岗位流失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的持续不景气,许多企业出现了低利润、零利润甚至亏损,不得不倒闭、停产或者外迁,致使岗位流失严重。还有一批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并没有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但是职工确实是在放长假、等订单,或者生产自救,处于隐性失业的状态。据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企业有一半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岗位流失增减相抵,就是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这个统计还不包括大批的农民工,因为我们掌握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率是以城镇登记为基础,所以很多农民工或者回乡,或者继续留在城市里找工作,他们没有进行登记,所以目前登记失业率还没有明显的反映。但是,如果统计在内的话我们会发现问题更加严重。
3.金融危机影响下促进就业的主要策略
3.1 政府方面:加强宏观调控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使得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作为政府,必须采取了一系列更加积极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进一步带动劳动就业。一是继续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二是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有关政策的落实。要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三是要在加强就业服务上下功夫。要抓好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个体经营者收费优惠、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资金管理使用等五个配套文件的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推进对地震灾区的对口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3.2 学校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纷纷开始裁员,以便抗击经济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原本沉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变得雪上加霜。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企业大量裁员,工作岗位减少的现状。因此,作为学校要正确面对新的形势,就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作出理性分析,指导学生更好地就业。一方面激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或自身素质的束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争取获得满意的工作。不要过于自信也不要不自信,客观评价自己,低调进入社会,低姿态地求职择业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就业态度。另一方面,要全方位的做好就业服务。要适时充实就业机构、人员、经费,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同时,要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3.3 学生方面:积极调整心态
对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应该有所准备和思考,盲目是在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的最糟糕的心态。虽然整体就业环境比往年有所恶化,但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够在找准定位、应聘部门、应聘地区三个方面深思熟虑,还是可以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第一笔。首先,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切忌好高骛远,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其次,要对应聘的岗位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岗位。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岗位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最后是对应聘地区的筛选。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等以出口为主的地区的降温,以及全球金融业动荡对上海的波及等,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都要有所顾及。因此,毕业生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可以选择有潜力的二级城市,避免扎堆,以致竞争激烈丧失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 .经济学动态,2008,(9):
12-13.
[2]杨公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J].金融研究,2008,(10):21-23.
[3]孙伟利,冯治库.金融危机爆发前投资者预期的变化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8-19.
[4]叶铁桥.金融危机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高校师生携手抵御[N].中国青年报,2008-11-19.
作者简介:张宝强(1975—),男,陕西洋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