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惊叹话奇书
2009-05-18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用不同材质镌刻和装订的奇异文书,它们或令人惊叹,或骇人听闻,不一而足。
失传的金书
1982年12月18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东北190公里外的历史名城阿努拉达普达市出土了一批公元9世纪的珍贵文物,人们在一只破碎的陶罐中发现7块金片,上面用梵文镂刻着佛祖释迦牟尼的箴言。经过专家鉴定,这7块金片是一部金书的一部分。这本金书是一部佛经,总共应有100多页。对于金书的其余部分,考古工作者正在继续发掘。这部金佛经每页长5.8厘米,宽63厘米,厚0.576厘米。这7页佛经总重量超过2公斤。撇开考古的价值,按当时的市场价,仅这些金子就值62000美元。大约在千年以前,这座名城曾有一所佛学讲经堂,由于外敌入侵,僧侣们便将金书分页拆开,藏入陶罐,埋入地下。但这批僧侣全部遇难,致使金书失传至今。
古老的水书
水族是我国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境内,现有34.5万人,水书是水族文化中的瑰宝。水书是一种字形复杂的表怠文字,至今发现了300多个单字。按字形结构分为四类:一是象形字,分为整体、局部和半象形;二是摹仿汉字,改变汉字的形体,使之倒写、反写、斜写或改变笔划的写法;三是形声字;四是天干地支一类的字,类似汉字的甲骨文、金文。水书文字特点是字少意繁,一字多意,形体构造、音、意极其复杂。水书初期是用竹片或木炭棒刻划在较硬的纸片或薄木板上,这类残片现极罕见,后来改用墨笔书写在草纸上。现在残存的水书抄本,大都是清光绪年间或更早年代的遗物。文化学者认为,水书可以跟巴比伦文化媲美。水书产生于公元10~14世纪之间,它记载了天象历法、自然地理、生产技术、历史文化、歌谣传说等内容,对水族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骇人听闻的人皮书
世界上有用猪皮、羊皮、豹皮装订的图书,还有用桦树皮、蛇皮、蜥蜴皮装订的图书,现在极少见到。但最为罕见的是用人皮装订的书。估计这种图书目前世界上至少有100册。人皮装订的图书中,最有名的一本是法国著名天文学家、诗人卡米尔·弗拉马利翁博士的诗集《空中的土地》。据说,当时有一位伯爵夫人非常喜欢这个博士的诗,她在遗嘱中提出要用自己肩上的皮装订这本书。现在,这本书的封皮上金光闪闪地烫有这样几个法文金字:“遵照一位女士的心愿,用她的皮装订而或。1882年”。这本书一直为卡米尔博士收藏,他死后,被一个美国收藏家购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一个俘虏收容所所长的老婆,对人皮、特别是有纹身图案的人皮发生了兴趣。她利用其丈夫的地位,残酷地杀害了一些身上有纹身图案的俘虏,用他们身上的皮做成了一些书的封面。其中有希特勒的影集、《我的奋斗》和她自己的日记本等。
黏土做成的泥版书
1974年意大利一支考古队在南离大马士革330公里的地方,挖掘出18000块宽80厘米、厚50厘米的泥版文书,上面刻有苏美尔楔形文字。通过对这些楔形文字的释读,证实这里就是人们百般寻觅的公元前3000年伊比莱王国的遗址。
泥版文书用粘土做成,呈长方形,表面光滑平洁。泥版正反面用细绳勒成格状,然后在格内刻写楔形文字。写好后将泥版晾干。需长期保存的,就烧制成版。泥版无法装订,就在下一块的泥版上重复前块泥版的末一行,以示衔接。每块泥版上还刻有文章的的标题和编号。最古的楔形文字是从右边到左边直行书写的,因书写不便,又改为从左到右横写。
泥版文书十分坚硬,历经几千年安然无损。
苏美尔楔形文字是公元前3200年苏美尔人用的文字。苏美尔文字的产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促成的。当时苏美尔贸易经济活跃,为了处理日常繁复的账目事务和提高财产管理的效率,人们感到迫切需要有某种记录手段,于是发明了文字。
苏美尔文字经历了象形、会意、形声三个阶段。楔形文字不仅推动了两河流域的文化发展,而且被西亚其它地区古代人民所采用。公元前2000前,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际上通用的文字,就连文明古国埃及和西亚各国往来的书信和签订的条约也都用楔形文字书写。
(倪早菊荐自《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