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留学生犹豫是否回国

2009-05-18

环球时报 2009-05-18
关键词:甲流倡议书回国

本报驻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日本记者 王新萍 余歌 陆乐 陶短房 谢德良 本报记者 钟玉华

“现在上网,每天都能收到家人和朋友发来的问候,他们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学习西班牙语的邓晓茜对于暑假是否回国已经犹豫了好几天。让这些中国留学生担心的是,中国国内目前已经确诊的3例甲型流感病例都是从北美回国休假的同学。就在几天前,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论坛上发出倡议,呼吁留学生假期尽量不要回国,即使回国也应主动先行隔离几天。倡议书经国内一些媒体和网络转载,很快引起激烈讨论,有人支持、叫好,也有人质疑、反对。在环球网进行的相关调查中,支持倡议书提法的人和“如果我是留学生,将响应号召”的人占了相对多数,但在美加墨三国计划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也有实实在在的苦衷和不便。国内网民的主要观点是,祖国是留学生的家,他们选择暂时不回来是爱家,他们回来,同样也是因为眷恋着这个家,因此作为一个呼吁完全可以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国内有关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对防治疫情的重点不是限制旅行,而是加强对疫情的本地控制。

倡议书被炒得偏离主体

在波士顿大学读书的小于5月13日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发出的倡议书。当时国内刚确认了第一例甲流病例。刚到美国一年的小于说,哥大留学生一向关注国内事件,并会迅速做出反应,因此当他看到这封倡议书时并不感到惊讶。他身边的留学生对此看法虽不尽相同,但总体都持正面态度。倡议书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意识,很多人表示回国时会在飞机上“勇敢”地戴上口罩,在入关时积极配合必要的检查,万一需要被隔离也充分理解。对于国内有一些“美加留学生是甲流传染源”的说法,小于表示理解,但他希望大家能体会和理解留学生回国心切的心情。目前,正是美国高校毕业季,很多留学生家长专程赶到美国,参加子女的毕业典礼,典礼活动结束后有些人会和子女再一起回国。小于在一些毕业典礼上遇到不少从国内来的家长,还没有听到有人要改变返程计划,有些家长还流露出让本不想回国的子女尽快回国,远离疫区的想法。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美国留学生大多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完整名字。康奈尔大学一位姓吴的同学刚从国内回到美国。她说,回国才发现,国内对这次流感的紧张程度大大高于美国,可能是非典让人们记忆犹新。小吴认为,无论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先对自己负责,然后才能谈得上对别人负责。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小许同学认为:“倡议被网络等媒体一热炒就有了哗众取宠的味道。媒体和公众应该关注的是流感病毒的危害,而不是把它引向对某个国家、某个人群的关注,这样往往会偏离主题。”纽约大学的小程同学说,纽约州的确发现了不少甲流患者,也有几所学校临时关闭,但是一切公众活动都照旧,餐馆、博物馆、商场里的人一点都没有少。她理解那位同学的建议,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健康,买好了机票,要推迟回国是不实际的。她告诉记者,保留票据倒是一个可行的建议。

“回国成了应慎重考虑的问题”

即使没有这样的倡议书,《环球时报》记者在加拿大温哥华地区也能感受到,当地华人华侨,尤其是经历过非典的人非常理解国内防治甲流的措施。早在4月30日,在加拿大OMNI多元文化频道中,华裔政论家丁果就曾表示,鉴于中国大陆人口稠密,卫生防疫条件也不如加拿大,华人华侨如非急需,最好不要在此时回国,万一要回也请主动自行隔离7天。丁果的提法得到不少当地华人的认同。

想回国的留学生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一年中难得回家团聚一次,而暑假是一年中最长、也是票价最便宜的假期。很多人的机票早已买好,很难改签,大多数学生经济条件又一般。还有些人已经把住所短期出租,若临时改变回国计划,在住宿问题上也会遇到不便。在美国,理工科的博士生通常要提前和导师请假,安排好科研项目才可回国,临时改变行程会带来很多麻烦。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学习西班牙语的邓晓茜还在犹豫中。现在墨西哥处于疫情中心,据说还可能有第二波来袭,这让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邓晓茜感到有些害怕。由中国政府公派到墨西哥学习西班牙语和石油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吴二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在墨上课,10点钟的课程,9点45分才允许进入教室,学校还给大家发放洗手液和印有西语的注意事项,这些措施让他觉得在这里的生活和学习目前是安全的。至于回国,吴二林说,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早一天回国或晚一天回国都没关系,重要的是看是否于国家有利。从网上看到中国留学生假期不回国的倡议之后,他和同学之间就有过讨论,并表示支持。他个人认为:“回国问题现在事关全局,更应该慎重考虑。”

在墨西哥教汉语的老师金娅曦说,她考虑回国与否跟自己的假期长短有关,墨西哥到中国的旅程需要时间颇多,一个月的假期如果再加上隔离时间,她能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所剩无几。金老师还表示:“因为回国后与自己亲密接触的是自己的家人。他们的安全也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事实上,截至记者发稿时,在墨的公派留学生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无一人回国。

专家认为旅行限制已没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新闻官陈蔚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世卫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需要限制旅行来预防流感蔓延。不可能要全世界的人都不去旅行,而且现在这个阶段,不仅是北美,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有病例,因此限制旅行已经没有意义。”至于中国在美留学生主动倡议推迟回国的时间,陈蔚云表示,那是个人的事情。她还说,现在不能只针对北美地区来的人,如果只注意来自这个地区的人,而忽略了欧洲、亚洲等其他地区来的人,也许会漏掉病例。美国曾对墨西哥有旅行限制,但现在已经取消了。非典期间,有些国家和地区曾建议公民减少或尽量不去疫区。陈蔚云告诉记者,中国目前为止在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上做得都很好,现在的重点应该是放在本地怎么控制上。

不算每年从中国去美加墨三国经商、旅游、出差的人数,仅在北美的中国留学生就已经是个庞大的群体,2008年赴美求学的人数有8万人左右,赴加拿大留学的也有近万人。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员流动广,如果没有严格的措施,回国人员就像一滴水滴入了大海,寻找的难度可想而知。5月17日,北京市卫生局通过网络分别致信海外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两封信的内容都以呼吁积极预防疫情为主,提醒要回国的人员保留好登机牌及酒店房间号等信息,回国后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并表示“面对这种急性传染病,请您不要恐慌,因为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但需要大家的参与和配合。不少网民认为,这样的公开信有人情味道和指导意义。

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告诉记者:旅行限制在一个国家还没有病例的时候是有效的,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而且有多少隐性病例还不清楚。北京已经给在海外留学的人发出公开信,没有限制他们回国的意思,只是希望他们回国后最好在家待一个星期观察,尽量避免聚会和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而且同样需要积极预防甲型流感,保证个人健康。黄建始说,中国防止病例输入方面做得很好,在目前这个阶段,中国最应该做的是狠抓一级预防,做好健康教育。

加拿大一位媒体专栏作家认为,除了加强出入境管理外,像北京市卫生局那样给要回家的留学生发一封信,既表欢迎和慰问,又提出注意事项和卫生建议,让人觉得舒心、安全,也乐意照办。他认为,如果片面炒作“倡议书”,仿佛归国华人都是“毒源”,就让人很不舒服,“何况病毒也不只是附着在华人身体上”。

美加“疫区气氛”不明显

留学生的倡议并没有引起美国人太多的关注。与日本人抢购和戴口罩不同,美国和加拿大戴口罩的人并不多。高校云集的波士顿是离重疫区纽约很近的一个大城市。由于近期是高校毕业季,波士顿比平时更多了几分生气。总的来说,甲流对当地热闹的生活影响不大,甚至在人口密集的公众场合也见不到戴口罩的人。有刚从美国回来的中国公民近日撰文批评说,2003年发生非典后,西方媒体曾给予特别关注,大篇幅地进行长期跟踪报道。而今天,在亚洲各国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纷纷采取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之际,美国这个流感肆虐的国家,却视而不见,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加拿大虽然是确诊病例数居第三位的国家,但“疫区氛围”并不明显。街头和机场等场所戴口罩者并不多,原因是联邦卫生部认为口罩对此次防疫作用不大。加拿大的情况也与亚洲不同,这里医疗体系较为完备,微生物防疫技术全球领先,而且地广人稀,可以从容地对本国进行“外松内紧”的防疫。加拿大人的心态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这种防疫态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正常秩序影响较小,很对重视家庭生活的加拿大人的胃口;另一方面,这种有点过头的自信和过分的漫不经心,加上公营医疗保健体系固有的反应迟缓的“通病”,又让一些加拿大人觉得“不保险”。实际上有不少加拿大人还是挺担心的。▲

猜你喜欢

甲流倡议书回国
学写倡议书
“学写倡议书”主题写作指导及习作展评
六上第六单元:学写倡议书
英文“倡议书”写作须知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甲流警告被提至最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