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60年外贸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2009-05-17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变迁外贸贸易

潘 平

中国贸易大国的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回望对外贸易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我国在对外贸易制度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2008年外贸总额为25616亿美元,相当于1950年(11.35亿美元)的2256倍,至今已连续五年在世界贸易排行榜上稳居第三,外贸成绩斐然。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冲击也很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对外贸易制度创新,对保持进出口贸易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外贸制度变迁的60年历史回顾

我国外贸60年的发展史,从制度层面可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制的外贸30年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开放型的外贸30年。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制的对外贸易制度(1949年-1978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效仿了前苏联实行国家统制专营的对外贸易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国家集外贸经营权和管理权为一体,政企不分、国家财政统负盈亏。与此相适应,推行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尽管国家统制的贸易制度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统观这30年的外贸演化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在制度创新、出口范围和规模上均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这从统计资料上亦可得到印证。1978年,我国贸易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仅居世界第32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开放型的对外贸易制度(1979年-2008年)

1.开放型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尝试”(自1979年至1987年)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发轫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该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之相适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也从国家统制型转向开放型,贸易政策从贸易保护逐步向自由贸易推进。对外贸易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体制、机制和政策均随着对外开放的演进而不断在摸索中得以发展。简政放权是该时期外贸政策改革的主旋律,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外贸进出口业务监督、技术检查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先声。国家在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商投资均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又改革了统收统支的外贸财务体制,籍此拓宽了我国外贸经营渠道,从而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达826.5亿美元,相对于1979年增长了将近3倍。然而该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由于多头平级部委所属的进出口公司各自为阵,出现了进出口混战的局面;摸索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还出现了逆差迅速增大的现象,1985年贸易逆差达149亿美元,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显然,摸索期我国的对外贸易改革由于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效仿,只能靠自身进行自主式的制度创新。该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体制创新处于不断“试错”的尝试期,其特点可归纳为“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在这种艰难的自主式制度创新的“试错”摸索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航母正式扬帆启航。

2.“中性”自由贸易制度演进(自1988年至2000年)

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起步的洗礼后,转入了对外开放后的磨合阶段。这一阶段进一步实行了简政放权的政策,并实行了汇率改革、加强了宏观管理。该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政策法令改革和体制完善。改革进程具体可分为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及缩小计划性指令范围;扩大从事对外贸易企业的业务范围,加强外贸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建设;改革外贸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这一系列的外贸体制改革措施与政策同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调一致,适应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1年至1993年我国逐步实现了外贸企业完全自负盈亏,取消了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以建立自负盈亏机制为契机,我国对外贸易逐步走上了公平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轨道。这就打破了先前外贸经营权的高度集中,逐渐扭转了把对外贸易仅仅视为调剂余缺的手段的观念。通过实施以出口鼓励抵消进口替代的负效应最为过渡,再向“中性”自由贸易体制演进。客观地讲,这种渐进式贸易制度创新,运用各种市场和非市场力量鼓励一些产业向出口导向型发展,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发挥了比较优势,提高了贸易利得。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5097.7亿美元,比1978年扩大近25倍。占世界贸易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32位猛升到第6位。也正是在这种循序渐进的“磨合”过程中,我国的对外贸易才得以长足发展。

3.WTO框架下有管理的自由化贸易制度(自2001年至今)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这一新的制度安排的规制框架下,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对外开放亦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政策导向型的开放转变为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制度型开放;从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开放将转变为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从单边、自主的开放将转变为双向、多边、有法律约束力的相互开放。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对我现有的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加入WTO为契机,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在引导原有机制融入WTO新规制的导向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创新。2001年我国全面开放了外贸经营权;2003年,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一管理我国的内、外贸易事务;2004年我国以调整出口产业结构为基调、以构建新型退税机制为目标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孕育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WTO框架下的有管理的自由化贸易制度。事实证明,有管理的自由化贸易创新制度符合时代节拍和我国国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三;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24倍。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不断的制度创新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宏伟乐章,正在努力成为其最强的音符。

二、我国外贸制度创新60年路径的理论分析

诺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了制度对贸易的影响,提出“制度启动国际贸易”的命题。纵览我国对外贸易的演化历程,不难发现制度因素对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从实践上很好地印证了诺斯的上述命题。总体看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经历了从管制到放松管制、从集权到分权、从计划到市场的变迁过程。宏观上考察,我国外贸制度创新的路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现了路径依赖的特点;同时又有所扬弃,历次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既是对前一次外贸制度的继承,又是对前一次外贸制度的否定。实践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进化论”式的生长路径是可取的,也是成功的。

(一)从制度创新的动因考察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是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即“外部利润”。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实的制度安排内实现,制度配置处于“帕累托改进”的状况,这种制度的不均衡促使了新制度的形成。这种利益诱致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这一动因贯穿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个演化历程之中。我国外贸制度的创新路径是不断追求潜在利益的路径,每一次外贸制度的创新都是在旧制度无法获取潜在利益时发生的。就外因而言,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外因主要来源于外部的“示范效应”。战后不仅发达国家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选择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分享了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益处,并使得自身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就是外向型发展道路成功的典范,正是这些外部环境的“示范效应”促使我国选择了对外开放之路。

(二)从制度创新的方式考察

林毅夫提出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前者是指个人或群体依据共同的利益和经济原则,自发倡导、组织实施的渐进式的制度演进,追求的是效益增长;后者指的是国家通过国家机器对制度实行强制性改变,它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行制度变迁,效率领先。毋庸赘言,制度创新必须在确保效益的基础上追求其效率。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宏观上以强制性变迁为主,同时兼顾了微观的诱致性变迁。首先从微观上考察,在制度安排上下放外贸经营权的举措,初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形成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外贸承包制所形成的激励机制则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并且使监督和组织的成本大大降低。但下放经营权和外贸承包制只是浅层次的变革,其中潜在的利益推动了深化改革和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我国宏观的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做出的理性选择,并颁布相应的法令强制实施,因而属于强制性变迁。实践证明二者并非孤立存在,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旦条件成熟,以强制性变迁引导和规范诱致性变迁往往能够实现效益与效率的统一。

三、我国外贸制度创新的新举措

当前,在世界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发展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制度创新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WTO框架下进行,而有管理的自由化贸易制度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安排。针对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在推行有管理的自由化贸易制度下,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新举措。

1.适时适度的财政政策创新

美国、欧盟、日本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金融危机蔓延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衰退已经造成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市许多企业停产减员,出口下降。可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与我国出口存在“唇亡齿寒”的关联。因此,我们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经济复兴,共同渡过金融危机。具体来说,我国政府应该加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力度,共同制定适时适度有效的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其他调控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加大对规模经济的培育。如此一来,我国将会成为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出口大国,减少传统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形成新的外贸比较优势,增强我国外贸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2.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创新

一方面,我国政府可以鼓励银行界在信贷风险基本可控的情况下,为中国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提供进出口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要审慎灵活掌握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政府要坚持汇率调整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以防止发达国家通过汇率转嫁危机,减轻由于汇率风险对出口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刺激出口的汇率政策倾向。

3.转型升级的增长方式创新

一是外贸增长目标应由单一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向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二是外贸增长格局应由主要依靠外商、国企“两分天下”的格局向以民企出口为主体的民企、外资、国有“三分天下”格局的方向转变。三是外贸方式结构优化,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一般贸易企业出口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转变。四是外贸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必须要多样化并不断升级换代,逐步实现由主要依赖有形产品向无形服务的转变。

4.有的放矢的贸易政策创新

考虑到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出口退税率调整和加工贸易限制目录实施等贸易政策应放松在以前外部市场较好情况下制定的从紧政策。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背景下,外需市场的挤压在客观上也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在政策上不能用药过猛。一是出口退税政策应将调控重点落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电与高技术产品上;二是积极寻找新的进口替代品,推动进口来源多样化,避免在原材料进口价格上受制于人。

5.多元立体的市场格局创新

目标市场分散化可增强企业的外贸抗风险能力,是规避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础因素。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下欧美等国贸易保护之风可能盛行,我国企业应当快速进行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洗牌。首先,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在危机中寻求商机;其次,推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一体化,进一步拓宽对东盟十国的出口;再次,拓展非洲市场,充分发挥我国的出口产品在非洲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优势;第四是开拓拉美市场,为我国企业进入拉美市场获得更加宽松的条件。我国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还应加大开发国内市场的力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外贸”、“内贸”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变迁外贸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贸易统计
清潩河的变迁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