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道的地理特征

2009-05-17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纬线经线热带雨林

白 杨

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线型”地理问题。下面以“赤道”为例,谈谈关于“线型”地理问题的复习。

一、数值地理特征

1赤道是纬度最低的纬线圈,其度数为0°,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南北纬度划分的起始线。

2赤道是长度最长的纬线圈,也是最大的圆,半径约为6378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毛主席所说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对赤道的形象描述。从赤道开始向南北两极纬线圈长度逐渐减小,南北两个极点可以看成是两个最小的纬线圈。

3赤道上点的自转线速度最大:1670千米/时。地球上其他各点的线速度由此开始向南北两极递减。

4赤道上地转偏向力最小:0。越向两极地转偏向力越大。

5赤道上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6赤道上全年任何时候都昼夜等长(平分):12小时。以12小时为分界点,若已知某点的昼长(或夜长)大于12小时,可以判定该点所在半球处于夏半年(或冬半年):反之相反。

7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这两点及经过“最高点”的经线圈和赤道的交点把赤道四等分,每相邻两点间隔经度差为90°,时间差为6小时,这在时间汁算题中经常用到。

8赤道与任何一个大圆都有两个交点,这两点既平分赤道同时也平分这个大圆。

9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内的变化范围为:66°34′~90°。

10赤道所在平面与黄道面夹角为23°26′,与晨昏线平面的夹角为:90°-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赤道所在平面与晨昏线平面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互余。

11赤道地区大气对流层高度最大。可达17-18千米,并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随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时,对流层最大高度也向北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时,对流层最大高度也向南移动。

12在赤道上观测北极星的仰角为0°。由此向北(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随着纬度的升高,观测北极星的仰角也增大,到北极点为90°。

13在赤道上所有经线都平行,且每相差1°,其长度相差约111千米,这是用作距离计算的依据;时间差为4,这可以作为时间计算的依据。

14赤道穿过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15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约9990千米)。

16赤道两次被刚果河穿越。

二、静态地理特征

1赤道所在平面垂直地轴,并且通过地心,而其他纬线所在的平面虽与地轴垂直,但不通过地心。

2赤道是非洲大陆的中央纬线,可以此将非洲大陆一分为二。

3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相交于几内亚湾,与180°经线交于基里巴斯(国家)。

4赤道穿越的地形区主要有: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亚马孙平原。

5赤道穿过的国家有: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印度尼西亚、基里巴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等。

6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7赤道穿过的水域:海洋有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三大洋。湖泊主要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面积约694万平方千米)。

8赤道地区有世界最大河流的人海口——亚马孙河口。

9赤道地区由于有两次太阳直射,获得热量较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所以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其次,由于地形的影响,还形成了热带草原和高山气候等。

10赤道地区的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主,其次还有热带草原带,且在该地区的山地自然带最完整(当海拔足够高时)。

11赤道纪念碑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约24千米处,高10米,碑身四面刻有东南西北字样,碑顶有一横放的石刻地球仪,地球仪腰部有一条标志赤道方位的白线,一直延伸到碑底的石阶上——这就是地面上的赤道。

三、动态地理特征

1赤道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春秋分日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获得的热量最多,因此气温最高,热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在不考虑地形影响的情况下,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赤道多雨带,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从而使该区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

3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虽然温度高,但由于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较低;在陆地上,形成以热带雨林为主的自然带,但由于地形的影响,导致水分差异,在某些地方又形成了热带草原带,如非洲东部地区形成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景观。

4赤道地区由于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又由于赤道地区没有地转偏向力,所以形成了赤道无风带,自然也就没有台风现象。

5赤道附近海域受东北、东南信风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南、北赤道暖流,又由于陆地影响形成了赤道逆流,它与赤道暖流方向相反,自西向东流动,若赤道逆流发生异常,可能引起特殊的气象灾害,如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可能导致太平洋东西两岸与正常年份不同的气候特征等。

6赤道附近地区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其自然带以热带雨林为主,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热带雨林遭到了极大破坏,而热带雨林又有“地球之肺”之称,这样就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线型”地理问题关键是空间定位。这就要求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狠抓一些具有原生性的基础知识,就“线型”地理问题来说主要抓典型的经纬线。纬线主要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北纬40°、南北纬60°、南北极圈;经线主要有:0°(东西经的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90°和西经90°、西经120°、东经120°、东经150°、西经180°以及各个大洲的中央经线等。

2从不同侧面对这些经纬线进行把握。例如它们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所经过的大洲大洋、穿越的水域、山脉、地形区、国家等,并能对这些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3养成用这些经纬线进行空间定位的习惯,尤其是那些典型的小地形区的定位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4平时复习多用问题复习法,即带着问题去复习,抓好空间定位。

猜你喜欢

纬线经线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斑秃”之谜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为什么要保护热带雨林?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热带雨林之虎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鲜茧丝与干茧丝在梭织纬线上的使用比较
复合管注塑机自动检测装置应用
专项突破:日界线与日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