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2009-05-17王学峰
王学峰
“探究与尝试”是21世纪教育家的共同主张。只有让学生学会探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云亦云,不思进取,缺乏创造”的“先教后学”的机械模式,从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特点,大胆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探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方式。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适合学生进行研究的问题俯首皆是。如人教版高中地理下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工业地域的形成”、“电子通信”等就非常适合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他方面的如: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旅游路线的选择、南水北调的利弊、三峡工程的利弊、社会环境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充斥的社会,研究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研究问题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人才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的培养等目标。在传统的“讲授式”、“接受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被灌输进大量陈旧的、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地理知识。这样就出现了学生讨厌地理课、不愿上地理课的现象。研究性学习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
二、制定研究方式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表达的欲望,主动去思考,主动参与讨论分析。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后,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如社会调查类,研究方向是就某一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展开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这一类形式是大多数学生容易采纳、实践的形式,调查方式可采取实地观察、访谈、调查、资料收集等;还要提醒学生调查的资料和数据要有代表性,避免以点带面,以及要获取所需资料应该走访的相关机构,野外观察还应注意的问题和必要的准备,等等,并指导他们如何去获取。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帮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努力探索。实践证明,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更能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让学生学会地理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效果很好。如《许昌市交通状况的调查》中关于布点的选择、车流量测算、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部门等;当学生的研究步入正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可转入定期检查、了解进度、解答疑问等辅助工作。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课题研究中,有效资料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成败,同时它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过程。
三、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观念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并不意味着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应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方式,甚至也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它与其他学习活动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恰恰应表现为互相渗透和融合。因此在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清这两者的关系,使学生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师还要在转变教、学观念上下大的气力,牢固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长远意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掌握学习的钥匙,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永不落伍。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不仅充实、丰富了课余生活,更为研究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在当今高中地理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体验”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探究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满足。此时,师生都能共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