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历史课堂提问偏离学生认知水平的几种现象
2009-05-17张冬梅
张冬梅
一、机械地照搬教材现成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无法灵活展开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材,内容作了较大的删减、改动,可以说达到了比较精炼的程度。教材在学科知识的信息编排顺序上,主要是以学科的内在逻辑为线索而不是以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因此往往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产生较大的差距。教材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而设计的问题也会因信息容量过大而导致学生思考时思维受阻,以致对问题产生厌倦,影响到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有这样一个学习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参观现代化工厂,感受工业文明。我想,对于我们这些地处县城的学校尚且无法实施,对广大农村中学来讲,更无从谈起。因此,也就无法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学生无法解读情境信息
创设情境是历史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因为历史现象的不可逆性,使学生觉得它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因此,教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理解和解决问题。但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导致情境缺乏真实感或过于生硬,造成情境无法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供服务。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时,试图让学生体会到“三角贸易”的罪恶,于是让一位同学扮演奴隶,对奴隶贩子(另一位同学扮演)进行控诉。由于学生缺乏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课前也没有条件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再加上平时缺乏这方面的活动训练,结果一场控诉以哄堂大笑而结束,失去了创设情境应有的效果。
三、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认知发展空间狭隘
生活材料能为书本知识的学习提供认知背景,可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但是,学生在理鳃历史现象时,不管教师是否愿意,他们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教师对生活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陷入生活经验的思考而影响到历史课程目标的达成。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较准确地观察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罪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教师举了种种事例。但有学生提出异议,因为他们所了解到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这样的。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心目中,欧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文明程度高……。如果这时教师不及时地把学生引圆”历史现场”,不强调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间是19世纪上半期,那么学生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只会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19世纪上半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两种历史现象混为一谈,那么他们也就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到底怎么样。
四、将“历史课程情感教育”模式化。导致学生陷入误区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不应忽略历史思维的培养,但如果以单一的情感目标为主。就失去了历史课程的特色。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鸦片战争》这一课时,让学生总结:从林则徐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得出了教师意料之外的结论。有同学认为,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一分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正是这种思想,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而教师的本意是要学生回答“为了民族利益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如果不顾学生意见,非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一个打击。
长期以来,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一旦讲到人物、事件体现的精神,往往都是“爱国主义”,这种空洞的说教是不可取的。历史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的思想感受也应该是真实的、多样的,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要顺其自然,讲究水到渠成。
如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红军长征》这一课时。讲到青少年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长征精神”,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请大家一起回忆小学学过的课文《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联系到了“舍己为人”(老班长)、“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要顾全大局”(小红军)等可贵精神。
历史教学在本质上是为了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浸润着兴趣。情趣、理趣和无尽妙趣的过程,而课堂提问恰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只有着眼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思维的互动,才能真正做到从兴趣到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