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
2009-05-16梁俊英
梁俊英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十三名科技工作者以每枚均由五百一十五克纯金制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表彰大会上,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饱含激情地说:“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七名功臣中,有一个让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郭永怀。这颗当年夺目的科技之星不幸过早陨落,他的功绩和优秀品格却让后人永怀。
考上“庚子赔款”的留学生,登船前发现领到的护照竟是日本政府签发,于是怒不可遏,
毅然放弃出国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滕家镇西滩郭家村一个家境殷实的普通农家,他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文吉夫妇将他视若掌上明珠。郭永怀十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了本家叔叔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十七岁那年,郭永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疃第一个公费中学生。二十岁那年,郭永怀考取了天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那时,在南开大学的校园内,经常活跃着他那瘦削高挑的身影。在校档案馆两本发黄的档案里,至今还保留着郭永怀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1年7月,郭永怀在预科班毕业后转入本科学习,由于在数学方面的专长和对光学的爱好,他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当时的南开大学物理系是由著名光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饶毓泰教授任系主任。郭永怀入学时,饶先生已去德国做访问学者,陈礼教授也在休假中,只有新来的顾静微主持教学工作。这位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博士很快发现了郭永怀的超人天赋,经常让郭永怀到他住的百树村寓所给予辅导,使他对物理学更加爱好。饶毓泰从欧洲回国后,被北京大学挖去。郭永怀决心追随他所仰慕的饶先生继续深造,于是在南开物理系学习两年后,便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饶毓泰对这位来自南开的学生极为赏识,1935年7月,他把完成本科学业的郭永怀留了下来,做他的助教和研究生。
1938年夏天,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在三千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而考试结果是,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五门课超过三百五十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
郭永怀一行于1939年12月从上海登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谁知上船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护照上竟有日本签证。他们认为宁可不留学,也不能接受侵略者的签证。于是他们不惜牺牲这一难得的留学机会,当即带着行李下了船。直到1940年,郭永怀才又有机会赴加拿大学习。
1941年5月,郭永怀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空气动力学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他的出色研究成果使美国同行刮目相看。此后不久,他又与钱学森合作写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此后,名声大振的郭永怀一发而不可收,最终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五星红旗让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他毅然放弃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途
1946年,郭永怀写成了高质量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到康奈尔大学担任教授,并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突破音障,实现超音速飞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凭着他的研究成果和业务能力,想到美国任何一家科研单位都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他在回答 “为什么要到美国来”这一问题时,却十分坦率地说: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正因为这样,在美国,他就不能进入与国防尖端技术有关的实验室去工作了,而他自己也有意不去和那些“敏感部门”打交道,免得将来给自己的回国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消息,久久撞击着郭永怀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从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到祖国母亲的怀中。他在后来发表的《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一文中说:“自从1949年人民政府建立以来,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工具被逐出了中国内地,广大的人民就真正地抬起了头,有了办法,有了保障,这个保障便是中国共产党。这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辉煌成绩,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河山。”
知郭永怀者莫过钱学森。当时已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1956年6月写信给郭永怀,盼他回国的急切之情跃然笔端:“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其实,早在新中国诞生前夕,郭永怀便在康奈尔大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进步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其中就有一个非常秘密的话题,那就是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样的时机,把他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贡献给自己的祖国。
他们在焦灼中等待着。
郭永怀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引起了美国当局的高度警觉。
1955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
不久,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
郭永怀的老伴李佩教授回忆说:“禁令一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那时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已经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一面是美国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一面是祖国的需要,何去何从?他没有任何悬念地选择了后者。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在和学生们聚会的篝火旁,掏出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书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烧成灰烬。在场的学生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夫人李佩教授当时也感到烧掉这些非常可惜,便劝阻说:“何必烧掉?留下回国还有用。”郭永怀说:“省得他们再找麻烦,反正这些东西都装在我脑子里了,属于自己的知识,美方无法扣下。”
经过一番波折,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李佩等科学家到达罗湖边防站,他们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当郭永怀他们走过罗湖桥时,何祚庥和胡翼之已经在那里迎接他们了。
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焦急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回到北京,郭永怀很快便见到了先期回国的钱学森,他兴奋得流下热泪。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焦急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郭永怀全力以赴地投入高超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电磁流体力学、飞行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之中。他经常是早出晚归,埋头书案,甚至连听音乐的时间也没有了。他十分喜爱摄影,现在也顾不上了……
在我国“两弹”发展的关键时刻,钱学森再一次向党中央推荐了郭永怀。
对于郭永怀来说,这意味着将要接触机密,将要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去献身。这位在美国坚持拒绝接触机密的科学家,在祖国召唤的时刻,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了研制原子弹的秘密工作之中。
在党中央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后,由一百零五位科学家组成了一支特殊的科研群体。郭永怀当时担任了九院副院长,主管力学部分,并负责武器化的设计指导。1963年,他与科研队伍迁往青海新建的基地。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经常要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动力难题,被戏称为核研究领域的“三尊大菩萨”之一(另两尊是理论、试验部门的负责人)。
在郭永怀的倡议和积极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
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等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他提出了“争取高的,准备低的,以先进的内爆法为主攻研究方向”。为确立核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方案不仅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投爆所采用,而且一直为整个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沿用。
在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中,郭永怀既是一线科学家,又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
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试验现场更是寂寞荒凉,寸草不生……加上缺氧,不少科研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浮肿反应。为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郭永怀必须经常奔波于北京和青海之间,这样就更加重了其高原反应。
1963年7月25日,美、苏、英签署了《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这个条约十分明显,就是要妄图阻止中国成为核国家。党中央下达了更为明确的命令:做好一切准备,在1964年年内爆响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高原浩瀚的沙漠上,一声巨响,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炸响了!
当蘑菇云扶摇升腾之时,郭永怀和他的战友们无不欢呼雀跃!
1965年5月30日,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贺龙等七位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郭永怀等参加第一、二次核武器试验的专家和学者,并为他们设宴庆功……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党中央的鼓舞激励,使郭永怀等科学家们士气大振,紧接着,他们又投入了新一轮战斗……
1965年9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在郭永怀牺牲不到两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在郭永怀致力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八年多时间里,从原子弹到氢弹装置再到核航弹、导弹核武器,郭永怀究竟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又有谁能说得清楚!然而,郭永怀在生前谈及这些时,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这样的话:“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
在飞机失事前的最后一瞬间,他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夹住了装有宝贵科研资料的公文包
从外貌看,郭永怀身体瘦弱,不到半百便已双鬓斑白。他平时不苟言笑,总爱沉思。但他工作起来,却精力超人。为了及时研究新情况,郭永怀频繁往来于北京和基地之间,有人劝他少跑一些,但他为了工作全然不顾。在生活上,郭永怀的简朴是出了名的,一支钢笔从中学时代竟一直使用到牺牲。
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叮嘱郭永怀等科学家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乘飞机,但郭永怀为了节省时间赶进度仍经常飞来飞去。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做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可谁会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倾注了四年心血的试验基地了。
1968年12月4日,在研制基地待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于是就让人抓紧时间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研制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四百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平衡,偏离了降落的跑道,歪歪斜斜地向一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机前舱碎裂,紧接着,火焰冲天而起……
当迎接郭永怀的人们从惊骇中醒过来后,急忙向出事现场飞奔过去。当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已烧焦了大半,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全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可以说,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一瞬间,郭永怀想到的只是用身体来保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技资料!
在郭永怀牺牲的第二十二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又一朵中华民族的蘑菇云状精神之花,为我们的这位英雄冲天怒放!
鉴于当时的情况,国家只是为郭永怀举行了一个小型追悼会。但追悼会非常隆重。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致悼词,钱学森、王淦昌等郭永怀生前好友参加了追悼会……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1985年,郭永怀又被补授了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00年12月27日,在纪念郭永怀牺牲三十二周年的日子里,《人民日报》发表了该报记者金志涛等人采写的《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共和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追记》一文,以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相关链接
新中国的栋梁:中国第七代和
第八代留学生
中国的第七代(1927~1937)和第八代(1938~1948)留学生群星璀璨,贡献卓著。知名的有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李政道、朱光亚、唐傲庆、孙本旺、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侯祥麟等,他们有的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了好长时间才回到国内,可他们为后来新中国的教育、科技、国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一时期,中苏联系依然密切。中共方面不时派人赴苏学习或工作,其中就有叶剑英、陈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