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渔民见证南海历史
2009-05-15
本报赴南海特派记者 刘 斌
“要了解南海应该从了解渔民开始,渔民是南海最直接的亲历者。”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对记者说。自唐宋以来,中国渔民就在西沙、南沙居住和生产。时至今日,包括广东、海南、广西的渔民依然在南海打鱼。其中又以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民的捕鱼活动最为悠久。
单次航程超过2000海里
从广义来说,潭门渔民指的并不是单纯的潭门本地人,也包括潭门周边的渔民。当《环球时报》记者赶到海南省琼海市后,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潭门渔民大多都回来过清明节,还没来得及出海。通常情况下,每年的7月-10月是台风盛行的季节,大约占全年台风的总数近80%都是在这个时期生成,而从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基本上没有台风生成,这也是渔民出海捕鱼的高峰时期。
与记者见面的是4艘渔船的船长,俗称“船老大”。他们普遍四五十岁年纪,常年海上作业把皮肤晒得黝黑,说起话来也洪亮干脆。02065船的船长修谷儒是琼海市南海渔民协会会长,他祖孙四代都在西沙、南沙打鱼。他告诉记者,潭门距离南沙500多海里,全镇总共有100多艘渔船常年去南沙打鱼。正常情况下,一艘渔船一年出海4次,每次两三个月时间,单次航程超过2000海里。03026船的船长陈则波说,他的船排水量超过100吨,出海时船上有30人左右。据船老大们介绍,由于南沙路途遥远,在海上捕鱼后,必须要尽快处理,王庆鉴的02029船就是一艘收购船。他每次出海两三个星期就尽快回来,因为“收来的鱼死了就不值钱了”。
靠“北斗”掌握渔船动向
船老大们说,现在他们出海比过去安全多了,因为渔政管理部门要求极严,渔船的各种许可证必须齐全,船员也要有资格证书,否则不得出海。02048船船长王书标说,渔政管理部门还要求渔船出海时最少要两艘船一起,多时有五六艘。每支编队要指定一名船长作为负责人,以便在海上遇险时统一行动。陈则波说,现在渔船上都装有现代化的北斗导航系统,没多少人用传统记录线路的《更路簿》了。
为搞清楚渔船在海上的航行问题,记者还到南海区渔政指挥中心了解北斗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指挥中心,值班人员面前有两个大屏幕,显示着南海地区正在进行捕鱼的所有我国渔船,点击具体渔船就能清晰显示这艘渔船所属的省份、地区、船号、船主名称,还有船的运行速度和所处位置等。南海区渔政局办公室副主任黄作平向记者介绍,由于装了北斗系统,包括渔船所在地区的渔政监督部门、南海区渔政局、农业部,都能了解渔船的动向。现在的渔船都装有单边带通信系统,可直接与渔政部门和家人通话,沟通方便。
受到外国势力威胁
琼海渔民是南海历史的亲历者。上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渔民可以自由来往南沙任何岛礁,可以说是“想登陆哪个就登陆哪个”。其后30年里,我国渔民中止了在南沙的捕捞生产。1985年5艘潭门渔船去南沙探捕时,发现一切情况都变了。在那次20多天的航程中,5艘渔船曾碰见越南几千吨的军舰运大量军人来换防;也碰见马来西亚几千吨的石油探测船在工作;还遭遇过菲律宾渔船的枪炮袭击。
王庆鉴对这些年来外国势力侵入南沙深有体会。1997年前,他在外国占领岛礁附近打鱼时,与外国占领军相处还算融洽。有时越南军人并不驱赶中国渔船,还邀请渔民上礁与他们聊天。不过1997年后,越南等国经常驱逐我渔船。王庆鉴说,马来西亚军舰发现我国渔船时,轻则直接驱赶,重则抓住暴打一通,没收船上的鱼。要知道一艘船出海一次光成本就要15万元左右,如果渔船被扣押不还,100万就报销了。这些年外国无故扣押我国渔船的事件屡屡出现。像1995年就出现过菲律宾军舰扣押4艘渔船和62名渔民的事件。2006年还出现了外国武装船只打死4名渔民的事件。
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文池告诉记者,琼海渔民到南沙捕鱼不仅面临风灾等自然气象威胁,外国势力介入的威胁更大。但作为南沙的排头兵,琼海渔民从来没有退缩过。李文池说:“没有琼海渔民就没有南沙的渔业生产,而没有南沙渔业就没有南沙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