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们的品质
2009-05-14陆斌
陆 斌
行事低调
首富们最基本的品质莫过于低调了,有时这种品质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004年,德国的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总资产达到411亿美元,其中哥哥卡尔以230亿美元居全球第三富豪之位。而人们发现,关于两兄弟的采访最新的是在1953年,而最近刊登过他们照片的报纸是在16年前出版的。惟一被大家知道的是:他们中哥哥卡尔如今已83岁,弟弟特奥也已经81岁。
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奥•奥尔特加•高纳是另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欧洲老头。这位铁路工人和家庭妇女的儿子现在已经是世界时装界财富总值第二的有钱人,他所经营的时装连锁店开在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大道上,可是在几乎所有的西班牙报纸上都没有一条关于他的新闻,他也从不在媒体前露面。
性格沉默
在绝大多数的现任首富中———特别是在欧洲大陆,低调与性格沉默似乎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质。跟很多人想象的完全不同,他们往往不定居在伦敦、巴黎这样的大都市,而是常年生活在一些不知名的小乡村和小城市里。他们几乎从不参加群星闪耀的派对或嘉年华活动,尽管这些奢侈光鲜的活动很多是由他们的公司所组织或出钱主办的。他们也很少出现在诸如“财富论坛”、“领袖年会”这样的商业盛会中,世界很少听到他们宣讲自己的财富智慧,或为自己著书立说———“不着文字”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首富传统”。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地一天又一天地把自己的财富累积,让那些金光闪闪的金钱拦挡住任何射向他们的好奇的眼光。
生活节俭
与低调相伴的是生活的简单和节俭。一度被认为财富很可能超过了比尔•盖茨的瑞典首富坎普拉德是宜家的创办者。这位农场主的儿子、第二代德裔移民用一生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家具连锁帝国。人们对他的描述是这样的:坎普拉德从来就缺乏光鲜的外表,他没有时髦的服饰、昂贵的手表和豪华的轿车,出门旅行总是坐经济舱。如果公司为他预订了昂贵的东西,他会非常恼火。在宜家总部吃工作午餐,他会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钞票付账。他喜欢喝酒,但不一定要贵重,一瓶廉价的威士忌能让他更加愉快。他会开着老式的沃尔沃汽车到处乱窜,或坐着公交车去菜场淘廉价蔬菜……节俭虽然不是首富必备的品质,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为首富们带来令公众满意的形象。
家庭稳定
作为公众人物的首富往往都处于各个国家最关注的核心区域,因此他们的言行也格外具有标杆意义,尤其是情感问题。让以色列首富谢里•阿里森成为媒体关注目标的原因,恰巧是因为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因为在她刚走过的47年岁月中,她成为过3位男子的妻子,而每段经历带给她的都只有痛苦,她最终只能一个人生活到远离以色列的美国,被所有人抛弃。
谢里•阿里森是首富部落中的特例,其他大多数人都严格遵守着情感的基本道德,在21位首富中只有5位有过两次婚姻经历,其余大多数均为一次。
行业垄断
“垄断是暴利惟一的源泉”,这条犹太商法似乎迄今仍未失效。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无数巨商通过与政权的联姻或交易,强权拥有矿山、铁路、航船及主要农产品的专营权,从而血腥地完成了原始积累,并成为一国之首富。而随着国家制度的健全及商业文明的进步,这条暴富路径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在当今所有的首富中,惟一与资源型垄断有关的大概就只剩下两家,其中之一是南非的奥本海默家族,他们控制了全球钻石资源的70%,而其他的各国首富大多无一例外地通过完全市场竞争的手段,在各自的主营行业中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垄断效益。
拒绝多元化
除了亚洲地区之外,在当今欧美各国的首富中,几乎没有一家是多元化的财团。相反,专业背景下的全球化是一个流行的趋势。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全球化的策略,使得一些并不出众的传统公司一跃而让人望尘莫及。
喜力啤酒原本是一家濒临破产的荷兰公司,1971年,弗雷迪•海涅根出任公司总裁,他富有远见地预见到了欧洲统一市场即将出现,喜力啤酒走出荷兰,成为第一个实现了跨国界生存的欧洲啤酒公司。今天,喜力已经是世界上最多不同国家的人在共同享用的啤酒。
热衷慈善
当一个人拥有了或许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钱后,那还有什么是他值得追求的?答案是:一些抽象、形而上的价值,而反馈到现实中,则是一些回归人性的善举。在所有首富中,一半以上的人是他们国家中最大的慈善捐赠者。比尔•盖茨已经宣布将在身后将所有名下资产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只为两个子女各留一千万元美金。法国首富利利雅娜在她丈夫去世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惟一热衷做的便是经营以她父亲与丈夫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现在它是法国获得捐助最多的基金会之一。
远离政治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财富与政治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的寡头们。上个世纪80年代里俄罗斯的“经济私有化”运动为像霍多尔科夫斯基、阿布拉莫维奇等人创造了聚敛财富的最好时机,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舞台,也基于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获得巨大财富利益后,都选择了向政治靠拢。但在那场游戏中,不少人连同他们的财富,最终都成为牺牲品。
(聂勇摘自《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