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危”中转“机”?

2009-05-14孙春艳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币经济

孙春艳

在“危”中,中国看到了更多的“机”。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时,中国吸引力有望增加;而中国争取公平的游戏规则的努力,才刚刚开始

受金融危机打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全面陷入衰退。无论世界银行、联合国IMF的预测都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

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中国的“保八”目标,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抹亮色。

“2008年,在世界经济还是正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0%;在世界经济增长为负的时候,假如中国经济增长8%,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超过40%。”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中国经济成为避风港?

在中国大陆,有时甚至感觉不到金融危机的存在。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杨林,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外商投资项目和个人打交道。从今年年初以来,她的工作就分外忙碌。她明显感到,投资情况明显比去年刚受金融危机打击时好很多,预计今年吸引外资的幅度将增加40%以上。

与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外资纷纷撤离的情况相比,中国似乎没有受到影响。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些跨国大企业新增投资的厂房和办公楼正在施工阶段,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落户中国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企业,90%属于外资。开发区内,诺基亚的中国总部大楼分外显眼。2006年5月落户于此的诺基亚中国总部,是第一个在北京开发区内设立中国总部的跨国公司。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这里的工厂供应着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客户,在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的2009年春天,大多数工厂正在加班加点,比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厂都要忙碌。

受制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少知名外资企业的全球战略正在向中国调整。全球排名第三的制衣制鞋公司美国微讯公司、法国施罗德电气公司等,目前正在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进行落户项目洽谈中,杨林的部分工作,就是与这些大公司谈判。

发生在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投资热,使人们仿佛对大公司的资金充裕性没有怀疑。当下,金融危机已经使得“去杠杆化”成为时下全球政要、基金经理和经济学者口中的热词。而这些外资企业何以没有受到“去杠杆化”的拖累?

所谓“去杠杆化” ,是指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也就是说,把原先通过各种方法“借”到的钱,退还出去。

“去杠杆化”无疑意味着全球资金流动性的减少,但投资中国的企业,显然并“不差钱”。

长期与世界各大银行打交道的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吴志峰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刚对外开放不久,外资银行的一只脚刚迈进来,即使在金融危机下,还会继续扩张。”也就是说,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落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帮了忙。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和不发达,金融创新的手段也不够,这固然使得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极高的杠杆化,但也用不着“去杠杆化”了。

在此形势下,中国甚至成了外资银行的避风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去年11月18日,欧洲排名第七的法国兴业银行设在北京市金融街的首家分行开业;同一天,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星展银行,在北京的第一家支行金地中心支行也正式开业。

外资银行的纷纷落地,加上中国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落地在中国的企业,无论外企还是国有企业,都不愁找不到钱。去年11月以来,中国新增贷款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今年前两个月累加,已经达到了2.67万亿的天量规模,创下1998年该数据监测以来的最高纪录。

“我们的流动性很充裕。”一位央行官员如是说。

那么,在“不差钱”的情势下,A股会如何表现?

谢国忠,摩根斯坦利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去年因成功预测A股将跌至2000点,而被誉为2008年中国股市预测最准的经济学家。早在金融危机爆发时谢国忠就断言,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去杠杆化浪潮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够独善其身,中国股市也不例外。

但从2009年一开局截至3月底,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上证综合指数已经从2000点攀升到了2500点左右,并有上升之势。瑞士银行中国证券部等国外投资机构,已经有一些加仓动作。

甚至美林(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地区主席刘二飞预计,中国A股有可能成为2009年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目前还无法判断外资是否正在大规模流入中国,但美国采取由美联储直接购买本国国债的不负责政策,将使国际投资者利益受损。相比较而言,中国良好的基本面对投资者则更具吸引力。

他还认为,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探底的共识下,国际投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望期。

破除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

曾经有个亚洲鞋厂到非洲卖鞋的故事很有名。甲君看到非洲人都是赤脚的,认为没有市场。乙君看后则大喜,认为可以制造需求,立刻催促工厂加速生产。

但今日中国面对的外需萎缩,却不是一句“制造需求”那么简单。

世界贸易组织3月23日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历史性地下降9%,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这也是世界银行在今年年初预测的2.1%之后的再次下调。

3月初,第19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之一的“华交会”,与以往摩肩接踵的热闹场面相比显得极为冷清,部分纺织品企业空手而归。出口总成交比上届下降39.06%。

2008年,外贸出口为GDP增长的9%贡献了2个百分点。在每次经济危机打击后,发达国家在恢复阶段都会出现储蓄上升消费减少的局面,勒紧腰带过日子。这也意味着,即使危机结束,中国出口的恢复仍需相对漫长的等待。

密切关注全球贸易情况的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在今年全球贸易量下降9%的情况下,中国外贸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的对策,一是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一是重启对出口企业的出口倾斜政策。

“现在出台的政策只是逗号,不是句号。”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华交会”高级研讨会上表示。据他透露,国家将全面梳理目前的对外贸易政策,帮助企业减负担、增信心。

减负担首先意味着减税,或者退税。中国财政部3月29日公布了纺织服装、金属、钢铁和石化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幅度,其中,将CRT彩电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第六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提高出口退税率虽然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负担,但也容易遭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在3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与UL公司联合主办的“帮助中国外贸走出下滑困境”论坛上,参会的商务部研究中心、社科院政治经济研究所的学者均提到,应该权衡税收财政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并担忧片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事实上,这种抬头既含有国际方面的,也含有国内方面对于出口退税率的一再使用。

自去年11月G20华盛顿峰会20国集团签署承诺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来,20国集团中的17个国家,已经提出和(或)实行了约78项贸易措施,其中有66项有限制贸易的内容,47项贸易限制措施最终生效。事实证明,只要世界经济不复苏,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愈演愈烈。

中国也有一些具体行动,表示出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诚意。2月24日到3月2日,由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任团长、200名企业家组成的采购团先后到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采购,共计签下约130亿美元的采购单。陈德铭表示,面临经济寒冬,应该“抱团取暖”。

《中国新闻周刊》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在4月2日G20伦敦峰会召开后,中国贸促团将前往美国,进行另一项大单采购。

人民币和中国的机遇

在“危”中,中国看到了更多的“机”,在美元贬值的危机下,中国更加适时地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又被称为“人民币先生”。历任央行行长,也只有周小川获此称号,可见他作为人民币代言人的公共角色分量。

在G20伦敦峰会之前,周小川更首先表明了中国态度和立场。3月23日,周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周小川的目标,直指3月18日美联储决定半年内购入3000亿美元国债的决策。这个被形容为开动印钞机的举措,直接危及中国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紧随其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些弊端和不足,中国将与各国加强合作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官员的表态,一个是关注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资产安全,另一个是启动人民币的国际化,G20伦敦峰会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社科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早在2004年,“欧元之父”蒙代尔就为人们描绘出一个全新货币体系,认为人民币是新货币体系的主要推动者。目前美元的贬值,自然会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早在2005年,就开始进行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调研工作。目前,已经有多份报告递交国务院相关部门。

人民币的国际化旅程虽然还很漫长,但人民币的区域化已然开始。所谓人民币区域化,是指在边界贸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

比如,去年年底国务院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一个标志。

今年的危机和美元的持续贬值,显然使中国政府加快了这一节奏。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而这,距3月23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10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才仅仅不到一周。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很显然,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强国决定强币。支撑一国货币地位的,是一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危机下美元走软,中国应牢牢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中国显然不会错过这一机遇——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一个好消息是,周小川提出的设立“超主权的世界储备货币单位”这一设想,得到了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响应,并获得联合国和IMF等国际组织的认同。

中国声音日益受到关注的原因,是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的重要贡献。包括前述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一系列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以及中国贸促团赴欧采购130多亿美元等等,无一不是中国对于恢复经济的贡献。

很显然,中国将在G20伦敦峰会上更多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各国加强合作等。3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英国《泰晤士报》发文称,中国愿意为扩充IMF资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也意味着,中国一旦注资顺利,将增加在IMF中的投票权,并在今后发出更多声音。

猜你喜欢

人民币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认识人民币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
Currency Exchange (I)